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 > 第十章:张居正改革

第十章:张居正改革(2/2)

目录
好书推荐: 倾寻天籁 一夜倾城 重掌洪荒三界 凤皇 少林门徒 女神之耶路撒冷 无敌浪子 神雕惊雷 本宫不在线 修真之风流才子

好,我想讨论的就是这个,万历心想。他知道张居正的意思,忙说:“那依爱卿所见,这田地如今应该怎样治理?”

“皇上,田地自古按亩入税,有多少亩地,就缴多少田赋。但近年来天灾不断,不少百姓上缴不起税粮,富贾地主趁机收并土地,用谎报、诡寄、投献等各种方法逃避赋税。富人少交,穷人多交,国之弊端啊。”

万历说道:“户部尚书何在?”

“臣在。”杨巍出列应道。

“你给朕说说,全国土地有多少亩,那田赋又有多少?比之以往,可是大幅减少?”

“回皇上,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共有土地八亿五千七百万亩,到了弘治十五年时丈量,只剩六亿两千余万亩,隆庆元年时再丈量,仅余四亿一千五百万亩,比之开朝,整整少了一半。田赋乃是国税之本,因此国库收入也大大减少,去年全年税收上缴国库的,只有两百七十万两,支出则是四百一十万两,入不敷出啊皇上。”

万历知道,这少掉的一半土地,绝对不会凭空消失,肯定是在那些王公贵族、土豪劣绅手里。这些人对上欺瞒朝廷,对下欺压百姓,实在可恶。

“看来重新丈量土地势在必行,即ri起着令全国各省布政司监督执行。”

“皇上,应该再加一条:以前的土地数目从现在起都不算数,重新上报,如发现少报者,以一陪三,少报一亩,就充公三亩。这样方可令行禁止,不至于出现前几次丈量越量越少的局面。”

“嗯,还是张爱卿想的周到。”万历想了想,又说:“但是根本问题,仍是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张爱卿可有良策?”

“皇上,其虽名为兼并,但仍是两方愿买愿卖,朝廷不好插手。只要我们与民生息,相信百姓也不会轻易卖掉祖宗留下的土地。”

万历心想也是,土地一事牵扯着很多人的利益,不可cāo之过急。

“皇上,微臣认为,除丈量土地之外,税务方面,也有弊端,”张居正那黑而深邃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芒,几十年的想法,恨不能一口气说出:“我朝赋役,分为丁赋、田赋、徭役,从开朝以来,沿用至今ri,弊端已经明显,百姓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在于,两种赋税所缴的乃是实物,农民则交粮食,山民则交特产,渔民则交干鱼,杂乱无章,无法制定细则,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漏洞,百姓所交赋税,大多流入贪官私囊。所以臣以为,以后应该统一只收银两。”

以前税收不用银两,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但明朝事实如此,在张居正前,岂止是百姓交赋,就是朝廷发放官员俸禄,也大多用粮食、棉花代替,财政混乱,可想而知。万历很清楚,张居正现在提出的,就是“一条鞭法”的雏形,当然应该大力支持:

“张爱卿所言甚是,就这么办。”

丹陛之下,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对于张居正的改革,大部分官员都是赞成的,只是突然改变祖制,都有些担忧。

户部右侍郎王国光出班奏道:“皇上,此赋税变革,兹事体大,不可草率,微臣建议,可在一省试行,如果确有效果,再全国推行不迟。”

这个建议相当中肯,当下又有数名官员出列,表示支持王国光所言。

“那依众爱卿所奏,应该在哪个省试行才好?”

“回皇上,”户部尚书杨巍说道:“这试行省份不宜在江南富庶之地,亦不可选西北贫瘠之地。臣以为,可选福建与山东二省,一北一南,可胜任矣。”

张居正点了点头,说:“杨尚书所言,正合我意。”

……

万历与群臣又接着讨论起了具体细节,如粮食与银两兑换比例,百姓所交碎银如何浇铸,徭役的重心由户丁转向田亩,取消原里甲户丁编制……等,不知不觉,已过了辰时。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