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只在旦夕(下)(1/2)
() 第244章 只在旦夕(下)
开贞元年七月二十rì,新任唐皇下旨,出兵兖州,讨伐汉室,为曹家复仇。伐汉大军共分四路,赵云带领北郊校场驻军、黑山军、赵家军共计六万人从泰山出发,张辽带领徐州驻军三万人从徐州出发,于禁带领并州驻军三万人从并州出发,王双则是带领两万兖州军从淮南出发。
四路共计十四万大军成半包围之势,围剿汉室。统领乃是大唐骠骑将军二等侯爵赵云赵子龙,副统领的人选颇是出人意料,不是诸葛家二十年的老臣张辽或是于禁,也不是大唐军中的新锐王双,却是一个大唐权贵中绝大多数人没听说过的名字——北宫诞。
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养伤的我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这个家伙也终于要正式地登上诸葛家的舞台了。
在泰山城北的一处幽静小院,周围密密麻麻站了数十名士兵把手,若是有百姓或是官员入内,必须事先登记方可进入。
比起周围动辄上百亩的豪宅大户,这处院落可以说是颇为玲珑,在灰sè的壁墙上爬满了碧绿的藤蔓植物,朴素的白sè照壁后是几株梨树,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端坐在树下,手持着一本《孟德新书》,抑扬顿挫的朗朗阅读着。
“文若先生,亮来看你了。”我带着笑容,跨步走进了这个院落。这位在认真看书的老人,正是在几天前还在大唐红极一时的大贤荀或荀文若,不过是因为在唐皇登基那天冒死劝阻,如今被免官削爵,赋闲在家。
荀或继续摇头摆首的读了一段,方才微微抬起头来,道:“没想到或获罪在家,还是有人赶来看望,真是稀客。”
说起来我还真算是稀客,在荀或获罪之前,我与荀或之间的来往也并不算多,他获罪之后在登门拜访,的确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我拱手道:“文若天下名士,岂能因一言不慎就断了来往?亮想这次亲自来拜访,让那些有心人看到,文若的境遇或许会好些吧。”
荀或笑了一下道:“或哪里算得上什么天下名士,顶多也就是交游广阔些。<。UienG。>不过在以前每rì踏进我这悦己草庐的各层官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自免官在家以来,昔rì同僚唯恐避之不及,这悦己草庐可谓是门可罗雀,这六天来,孔明你可是第五位访客。话又说回来,孔明你亲自登门,倒还真定会让那些官员吃了一惊呢。”
李通控制下的贼鹰早有探子来报,这几天来,出入荀或被软禁的,只有四人,二叔诸葛玄、管宁、父皇以及刚刚被任命为曹家军统领的曹彰。我们两人实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些rì子来到荀或这悦己草庐的,有哪个不是权倾一方的大员?那些品秩低一些的官员不来看望荀或,也是因为看不清形势,不敢冒险而已。
虽然当初荀或加入诸葛家是由我引荐,但父皇自不必说,管宁和二叔诸葛玄和荀或同为父皇身边的三大亲信之一,曹彰更曾经是荀或的学生,比起这四人,我与荀或的交情就显得相对淡薄得多,因此在这种非常时期,我特地选择了这个时机来拜访荀或,也不会显得特别突兀。
我走到荀或旁边的一个软垫上,轻轻坐下,摸了摸面前伸出的帧扳,笑道:“文若,你力阻父皇登基,在世人眼中已经是大逆之罪,不株连九族,仅仅罢官免职,已经是父皇法外开恩了,除了我和二叔、管大家、子文几个不怕死的,还有谁敢来着悦己草庐?”
“呵呵,孔明晋位宁王,如今已经是位高权重,自然是不怕老夫牵连。只可笑老夫平rì为了保持这悦己草庐的清净,立下规矩,每天只接待三个客人,不想今rì人来得稀后,倒有些患得患失起来。”荀或放下了《孟德新书》,自嘲地笑了起来,话语间不见一丝对于我所掌握情报的惊诧,毕竟所谓二公子党的主心骨,总是要掌握着很多别人所不知的情报来源的。
“文若,你休得怪那些官员,他们如今也是在观望形势,就是我,也是特地在管大家他们过来之后才来的,估计过不了几天,他们看父皇对你的惩戒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你这悦己草庐可就又热闹了。”我道,“正好文若也可借这机会认清一批人,其实看文若现在也显得悠然自得,仿佛胸有成竹父皇不会继续降罪般。”
“哪里哪里,老夫不过是得过且过而已,说实话,老夫对大唐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荀或摆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