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族之始(1/2)
即使这样,女娲也花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项任务。后土和冥河已经从最开始的震惊过渡到了习以为常,开始帮助胡徒安置这总计十万八千的第一批人族。
这些人族需要吃、喝、穿,而且他们大脑一片空白,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照顾他们的拉洒问题。照顾过婴儿的人都知道,这有多么复杂。婴儿的大脑,青年身体,即使走路都要学习的。所以,也忙得他们不亦乐乎。
胡徒不知道历史中的人族初期是如何渡过这个最难的难关的,也不知道女娲有没有照顾出生的人类,很多类似的记载之中只是说女娲造人后成圣,但人族呢?
胡徒始终不忘自己是从未来的人族穿越过来的。所以,他的到来,就不允许出生人类面临那种没有必要面对的危险。
犹如现代一般,我们也是不会让婴儿去提早面对人生的问题的。他和有些穿越过来的人想法不同。他们或许认为,让人类面对各种困难、磨练,方有利于人族的成长。这其实是一种责任逃避,精英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大多数普通的族众。这在任何族群都不会例外。人族初生,没有什么精英,所以,他既然来了,就要承担起这个责任,教育好、保护好这些“祖先”。
为了这一天,胡徒做了多少准备,他也不知道,反正,粗布衣服不缺,饮食也不缺,缺的就是教育。于是,在后土和冥河奇怪的表情之下,什么都不顾的胡徒,就开始了给这些人族进行启蒙教育。
在后土和冥河的心中,看到胡徒乾坤袖里取出的各种住宿、饮食、衣物等等生活必备品,能不猜测胡徒的这些简直就是为这一刻准备的吗?
人族的适应力是很强的,而且毕竟他们是第一批人族,无论资质还是先天条件比之后世人族那要强大不知多少倍。
每天上一个时辰的文化课,教授大家基本发音,学的就是胡徒创立的天文。然后带领大家学习打猎、建造简单的建筑、制造简单的兵器、尤其是建立基本秩序,如五人一伍,有伍长;三伍一队有队长;三队一部有部长;三部一路有路长;三路一族有族长。而且男女有别的观念、交配有条件的观念、家庭的观念、部族的观念等等。
在新的成员不断加入的时候,他会将这项工作交给各种长,让他们习惯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后土想起了胡徒在教授巫族各种技能时的认真态度,看到此时胡徒对这个新生族群的教授态度,心中更是充满了对胡徒的那种情意,不自主的也投入其中,分担了大量的工作。冥河可没有照料过这么多新生儿的经验,也在学习,不愧是大能,学起来非常快。
就这样,半个月来,女娲沉浸在造人的玄奥中,越造越顺利,所造出的人族资质也越高。而胡徒带领后土和冥河就沉浸在了照顾这些新生族群的忙碌之中。
帮助巫族接生、观看女娲造人、辅助胡徒照料人族的冥河,心中也开始渐渐的对自己的道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此次出来收获真是不菲。而且,他隐约觉得,他也有一个机缘逐渐到来,但到底是何机缘,他还需要等待。
看着胡徒将人族照料的无微不至,后土不由想到自己部族的刚开始,汗颜不已。他们这些大能论修炼可能很少有谁能比得过,但论起生活,却个个只会被动的享受,想让他们主动的给予,基本没有可能。对这种情况,这些大能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美其名曰“磨练”。
胡徒已经将自己的三尸和千余弟子全部调了出来,唯一藏而未露的是自己的五个分身。这一日,女娲终于停止了造人工作,看着胡徒的弟子们将她刚造出来的人引导特别的地方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安置,她扔掉手中的藤条,身体慢慢的朝虚空飘去。与此同时,天际仿佛已经被玄黄气染成一片黄色,却迟迟没有降落下来。
胡徒赶快传音道:
“还请女娲道友给新生种族起个名字吧!”
女娲恍然大悟,看了看胡徒,又看了看后土、冥河,对天说道:
“贫道观天地万物皆生而有像,唯盘古之像不存矣。故贫道参盘古之态、合修者之神、融五行于一体,创盘古之像与洪荒世界,愿其长存此世,造福众生,曰‘人族’,意生而道体之族。此约!”
话音刚落,天上那如倾盆大雨一般的功德便降了下来。那根创造人族的藤条也获得了不少功德,从量上来讲,虽占不到女娲功德的百分之一,但相对其他同类功德宝物来说,却是远远超过并有富余。胡徒因已就建议和女娲了却了因果,所以,只能和后土、冥河甚至自己的分尸、弟子享受一样的待遇,获得了安慰奖。
这个情景,凡洪荒生灵无不震惊,那功德仿佛无穷无尽般的降下,女娲向天道约定的命名,然后被天道传遍整个洪荒的“人族”到底是何种生灵,竟然可以因此让女娲获得如此收益?
这还不算完,女娲在海量功德引动下,其元神中的鸿蒙紫气终于开始震动,并将那海量的功德一吸就是一半,然后引导剩下的功德将女娲的三尸融合成了一体,吐出了一点阴极阳之力反馈给了女娲的阳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