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洪荒农业(1/2)
不去管随他们而至的建筑队参照他的房屋建筑风格,如何去改造后土部落的原始洞穴,胡徒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遍后土部落。
不像共工部落,聚居地一片平原,所有风景一目了然。这里群山环绕,有很多不能觉醒血脉的巫族人,老死也走不出百里之地。这对他的农业设想可非常不利。
到底将植株栽在哪里?到底要找什么样的动物来养殖?还能不能培育一些可以丰富餐桌的植株?
这些都要他实地考察。
在他到达后土部落,盖好房子的第一天,他就和后土部落的族长以及长老有了比较深入的交谈。
有了共工部落的榜样,巫镇天长老和部落首领都对他言听计从。而且,除了打猎之外的时间,大多数巫族成员无所事事,所以,打架就成了大家共同的娱乐了,给这些精力过剩的家伙安排事情做,也是部落的好事一件。
收起长老给的五行土之源,顺手融入自己的土之丹田中,让其在丹田中安家,并温养丹田。然后胡徒给长老和族长了一个任务,那就是修路。
首先,每一个小部落的每一个家庭之间必须有宽可站立十人的路互通。能铺上石头更好。然后是每一个小部落之间必须有路可以互通,实在不行就或钻山或架桥都可以。每一个小部落最少要找到一块比较大的空地,届时要用来晾晒粮食。
安排完成后,胡徒开始了后土部落的考察。
他发现,在坡度比较缓的两个山谷之间,完全可以开出很多的地,以供种植,这些地还不需要靠天吃饭,山里透出的泉水经过截留,完全可以达到养地的目的。恰好的是,后土部落的众巫们选择聚居的地方都是在这样地势比较缓的山峰。
经过十多天的观察,他还发现了一些可以移植的果树,将这些果树移植后,就种植在房前屋后,不仅使部落多了一景,而且,也多了一种食物。
疑似后世的野猪,他掏了好几个窝,弄了三十多头小猪仔,准备驯养。
然后回到部落,他率先在他所居住的周边种上果树,然后下到他开辟房屋的时候,滑下土的山坡底部,将滑下的土,平整了一块地,地的两头挖了两个深坑,用来蓄水。使用法力平整地面,松土,是分分钟钟的事情,在洪荒大地又没有冬天的存在,热的地方永远是热的,冷的地方永远是冷的。所以,也不存在四季之说。
在他种植的时候,长老总是跟着,看他的一举一动,仿佛看怪物一样。众多问题不期而至。
“为何要修整的如此平,把种子洒在坡上不更方便吗?”
“为何留下两个深坑呢?”
“种种子为何弄得那么的整齐呢?”
“为何养这些小家伙?等他们长大了直接猎就可以了,何必如此麻烦?”
“这些树的果子可以吃吗?能酿酒吗?”
“为何树还要修?让它们自己长不更好吗?为何要砍去这个树枝?多一根树枝不是长得果子更多吗?”
看来智者就是智者。所问问题都在关键处。胡徒一一解答后,说道:
“就和吾等生灵是一样的。吾等要经过残酷的生存考验才能生存下来。植株也是同样道理,不修剪就不会成材。不修剪所生之果就会稀少,大多都长在了树枝和叶子上了。吾等生灵也是如此呀。不经过锻炼,就无法成为高手。不经过生死磨练,就无法超脱。世事之理相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