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不传六耳(2/2)
从左到右,依次盘坐的是太清、玉清、上清、红云、鲲鹏、女娲。他们的目光都在“道”字上盘旋。陆陆续续有来客至,看到在座的各位都在看“道”字,也将目光投注其中。紫霄宫鸦雀无声,众人也都只是在参悟着,却没人敢露出法相去修炼。
也不知道参悟了多久,忽有两个面露苦色的男子进入。其中一男子进来就仿佛有莫大怨气一般,向所有关注道字的数千听客诉苦,只闻其人神念曰:“吾与师兄从极西之地从未歇息就匆匆赶来,跨过东海,穿越半个洪荒,又经过混沌,才来到此处。未曾想还是来迟了。吾二人现已筋疲力尽,却连个能盘膝调息的地方都没有,苦也,苦也,苦也!难道就让我师兄弟二人在紫宵宫门口盘坐吗?”
另一苦色男子连忙劝道:“师弟,不可,即使我兄弟二人就此损了根基,也不可无理。”
像是陷入了修炼世界不可自拔般,三清充耳未闻,继续参悟着“道”字的奥妙。鲲鹏面露不屑,毫无体谅之心,女娲倒是想让座,但却被伏羲按住。其他众位也无座,自然不存在让不让座的情况,只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八位。
红云坐不住了,连忙起身道:“我之位就让予二位吧,二位可以盘坐休息。我等均修炼之士,站着听课倒也无所谓。”
先前先开口诉苦的正是备受后世争议的准提。另一位就是接引。此二人也是根基深厚者,乃八宝功德池中二灵根所化。一为婆娑(音:posuo)树,化接引;一为菩提树,化准提。可惜二人虽根基深厚,却无甚伴生灵宝。其所在极乐世界也别无他物,只有八宝功德池尚可。二人出世后,落地极西,却发现西方比之极乐世界还要贫瘠。
在这样的世界以苦为乐,成为二人不得已为之的现状。
此次听讲,极西之地还要穿过四海,才能到达洪荒东方中心世界,然后穿越半个洪荒又要穿越混沌,生怕错过机遇,哪敢停留半刻,是故,形象也极其狼狈。
众人都听说过极西之地的情况,也知道其之远,看到红云让座,三清又不可惹,女娲伏羲兄妹二人一座,就只有鲲鹏老神在在,面露不屑的样子让人讨厌。
因此,众多神念不由鼓噪,鲲鹏不敢惹起众怒,只好将其怒火隐于心中,发于目光,射向红云。
接引和准提向让座的二人深施一礼,然后坐下,开始调息。
此时,只听一声磬(音:qing)响,迎接诸位的两位童子已收起虹桥,回到了讲台,分左右站在台下两侧。
台上蒲团上已经出现一个长须老者,但具体何种模样,着何衣冠,却似看的极清,又看的极模糊。
“恭迎老师!”众听道者起身躬迎,神念统一发出恭敬的信息。
鸿钧略一回礼,神念曰:“以后听道就按现在的座位坐,不可再争。”
鸿钧这话让一腔怨念的鲲鹏更是怨恨红云,由此二人结下莫大的因果。
鸿钧所宣大道无声。后来太清道人曾著道德经,用人类的文字描述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说,我所用文字竭力记录描述的道并不能充分的描述出鸿钧所讲之道,所以非道。即使鸿钧所讲之道,也不能充分描述出大道之形,所以也非道。而且,所谓道,只不过是我等修炼之人不知如何来称呼而强行找了这么一个字来命名它,它其实根本就不叫道。
当鸿钧就要讲到金仙之道时,旁边的玉磬再响,神念曰:“法不传六耳”,然后才开始继续其道之讲述。众人不明所以,成为鸿钧讲道之不讲理的规则之一。众人还以为是不讲给第三者听,因为讲者两耳,听者两耳,若有第三者,那么就是六耳了。从此众人传道也总留一手,不会轻传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