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法不传六耳(1/2)
紫霄宫坐落在盘古天柱不周山上方的混沌之中,是鸿钧成圣后,用大神通开辟而成的一方世界。
这方世界,五行俱全,天空竟有一个紫色的太阳,经此紫光一照,普通的生灵都能立刻生出灵智来,比之后世备受推崇的人参果树,还要好上几分。
其他地方仿佛是洪荒世界的缩影一般,凡洪荒世界有的,这方世界都有,奇诡异常。故而被鸿钧命名为紫宵。紫者,紫气也;宵者,天空之所在也。
在这方世界也有着一个天柱,只不过被一个巨大的建筑代替。这方建筑并不是用土木石筑成,而仿佛是用所有规则凝聚而成,仍然是实物,却浑然一体。
其高有三十三层,每一层均独立存在又与别层相连,每层高达数十万丈,具有名称,还有牌匾,牌匾上书写的是先天神文,不可名状。此建筑即为紫霄宫,乃是此次鸿钧讲道的道场所在。
宫前正门所对是自下而上的白玉台阶,共十二万九千八百阶。阶的两旁有石像,各个高耸入云,形态也从未在洪荒之中出现过。知道内情的人,认识这些石像的原型都是混沌生灵;不知道内情的人,仅是看这些石像都觉得有一种灵魂威压,让其深有感悟,以为鸿钧在借用这些石像教导他们。其实,鸿钧的大多数道法,都来自与这些矗立的石像原身,也有怀念传承之意。比如,这些石像之中就没有盘古、鸿钧、扬眉、陆压、罗睺等人的石像在。
在世界入口处,是一座七彩虹桥,跨越了两方世界。来者只要站在桥上,不用举步,就可直接到达紫霄宫。桥下,仿佛是虚空,漂浮着朵朵白云,一副仙家气派。
只有上桥的生灵才知道,也许是瞬间,也许是许久,桥下的白云上会如立体电影般,照出桥上生灵的过往一生。比之后世的三生石也不逞多让。
桥头站着两位童子,一男一女,皆先天道体。正是后来的修轮回**的玉皇大帝昊天与天下女仙之首的王母娘娘瑶姬。此二者也是不凡:头顶发髻,发髻上插着一根发簪,发簪上发出种种玄奥的气息,不用细看,也知是不简单的灵宝;身着七彩霞衣,连体,袍状,中间绣有一个玄奥的黑白色阴阳鱼,此阴阳鱼还在变换游动着;足踩麒麟靴,靴顶有麒麟状兽首仰天长啸;手拿拂尘,丝丝缕缕均无实体,似透明却真实存在;身具金仙修为,却不亢不卑,对来客均客气称师兄,然后分别引入虹桥之中,安置好进去的听道之人,重新回来站在虹桥两旁。
其他地方是何景,来者不知,也不敢去探索。鸿钧成圣之时,那种遍布洪荒的威压,使得即使身为大罗金仙的这些来客也不得不俯首。这种威压,至今记忆犹新,令诸位大罗不敢在此放肆。
尊重来自实力。这是自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
首先到来的是三位不周客。只见其中一老者模样,一手还拄着一根龙头拐杖。另两位中年模样,一位气势雍重,一位气势凌天。三者着装简陋、朴素,一看桥头的两位童子的着装及修为,心中不由生出惭愧心态。幸好三位均非普通生灵,乃盘古元神所化,没有失态。和童子互相稽(音:qi,三声)首后,就上了虹桥,直达凌霄宫。
之后来者是一全身红袍样的和煦男子,乃北部洞天火云洞之主红云。
再然后是一臃肿蓝装模样的小眼挺鼻男子,乃东部北海域一洞府之主鲲鹏。
刚送走此二者,又来一男一女,正是凤栖山之主伏羲和女娲,也是六耳跟随的两位大罗。
就在二童子忙于迎接听道者时,紫霄宫中却一片安静。
紫霄宫中讲道室内,正面有一图,图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先天神文“道”字。此字正是进来者安静的原因之所在。
众人并不知“道”为何物,却能感知其上蕴含的各种玄奥气息。
“道”图下有一讲台,台上有一蒲团,无人。台下第一排并列有六个蒲团,现在已经坐满,尚有一人站立。正是最后来的伏羲。伏羲将座位让与妹妹女娲坐,自己就站在妹妹的后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