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无处安放的青春(1/2)
() 本该是我的一片天,我却没有活在这片属于我的天的感觉,因为二十多年我和父亲的话语加起来估计不超过一万句,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我心中作为父亲的感觉。
父亲个子不高,一米六都不到,却有着那高大的背影,那厚实的胸膛,但我却从来没有去认真感受过,这些我都是凭个人感觉出来的。父亲家中兄弟六人,还有两个姐姐,两个姐姐都嫁出去了,住着近点的兄弟间的感觉却是如同路人,几个兄弟间都是时常争吵,反正我感觉在这个大家庭中却感受不到兄弟间的关怀,别说普通的问候,连招呼一句都是一种奢望。其实他们也没什么好争的,在我看来就是几棵树的所有权,但是在他们开来却是自己的财富,靠着几棵树能够衣食无忧?还是高人一等,还是让全村的人看一个现实版的笑话,我不予评判,也没这个权利,毕竟这也算是家事。
父亲脾气很好,话也不多,在我们村子里可以说没有一个人说过我父亲的不好,典型的说就是大家影响中农民的那种特有气质:淳朴、憨厚、老实,连笑起来都是那种傻乎劲。父亲和母亲一样对我都很宠溺,只是父亲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我却都能看出来,因为我感觉我和父亲是活在一个世界的人,xìng格、爱好,连脾气都是模仿着父亲。我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但是我感觉父母给予姐姐的爱不及给我的一半。想到这里我想起母亲给我讲给的一件事,我祖爷爷那一代,家中也是七个兄弟,大概那时候是晚清时期,家境应该属于那种富农,就相当于小地主,我祖爷爷的母亲和别人吵架的时候都是很霸气的一句话“老子七个儿子七杆枪,加他老子八大王”,现在想想多么霸气的一句话,到了现在却家道中落,变成了这个社会最普通、最基层的人群,甚至刚刚达到温饱的水平,我当然不是在抱怨什么,富不过三代,也许这个解释可以给我最大的安慰。
在我姐姐刚出生时,我父亲的几个兄长都已经诞下一双儿女,记住是儿女,儿子在前面,老大是儿子,多么值得骄傲的啊!我二婶和母亲吵架的时候都是骂我母亲“变牛都下不了一个子牛,变猪都下不了一个子猪”,我母亲是个好面子的人,你可以想想在当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下,我母亲是有多么的难受,我不知道父亲对这件事的想法以及看法,因为父亲总是一句“别管别人那么多”来带过,因为父亲不是那么的争强好胜,这种心态也“传染”给了我,想到这里,我突然知道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爱,是寄托着多么大的希望,我也是母亲证明自己并不别别人差的寄托。你们也许就可以想象到父亲和母亲对我的宠溺会到什么程度,虽然父亲不说,但是我永远都是最懂他的人,仿佛他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而我就是他身体中的一部分。
记忆中父亲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出门打工挣钱了吧!毕竟两个孩子需要抚养,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也只是能让一家可以吃的很饱。到现在我出门在外才知道离开家的感觉很难受,有时候听着母亲在电话里诉说父亲兄弟对我们家的所作所为,我都心痛的不能呼吸,可是我却不能回家,只是想多挣点钱回家,尽我的绵薄之力来改善家里的状况。父亲因为没文化,人又老实,只能去工地上做体力活,毕竟建筑不需要你多高的文化,只要你有一膀子力气,工头都会要你,我不知道工地上的情况怎么样,因为我没去过,只是每年chūn节父亲回家的时候头发又变白了,皮肤晒的更黑了,连脸上的皱纹都是那么的深,那仿佛不是岁月刻在父亲的脸上,而是刻在了我心里的最深处,还带着那么一丝的痛,可这也是我在自己长大以后,懂事了才会去深深体会的感觉,我想要是我那时候懂事点,也许就是另外一种情况,现在说这些我也只能嘲笑自己的白痴,自己的愚不可及,过去的事你还能怎么样了?父亲明年就满五十岁了,现在却还在外面拼搏着,我也劝过父亲回家种点地,在家养养身体,我一个人能够挣钱养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一场天灾**,让已经可以好好过rì子的家庭又陷入了困境,并不是父母有恙,只是一场地震,让我彻底失去了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所以说,人算不如天算啊!但是所幸的是亲人没事,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因为我相信只要亲人健在,那怕是失去了整个世界都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自己努点力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我所拥有的记忆中,父亲哭过两次,第一次的时候,我还小,估计还没上学,不知道什么原因,父亲只是一直哭,家里来了很多人一直在安慰我父亲,我的记忆中也就只有这么一点片段,后来问过父亲,父亲却尴尬的什么都不说,只是自己笑笑。另外一次我记得很深刻,因为发生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就是在家过年的时候,去拜祭外婆,在舅舅家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因为没有和同一个人打招呼,母亲抱怨了父亲一句,父亲当时没说,但是后来在舅舅家吃饭都没吃,只是说自己胃痛,我还信以为真,到后来去给外婆烧纸的时候,父亲一个人要回家,看着那孤单落寞的背影,我想那也许就是几十年以后的我吧!一样的落寞,一样的凄凉,我跑着去劝父亲的时候,父亲执拗着不跟我走,抱着他我才发现,父亲健壮的身体力气却没有我大,我想岁月你带走的东西也太多了,连父亲唯一拥有的一把力气你也给带走了,还有什么你是不给摧残的,父亲当时就哭了,像小孩子一般的无助,诉说着自己的委屈,以及别人的不理解,那种哭声让我知道我可以给父亲一个依靠的肩膀,虽然没有他那么健壮,但是却和他一样充满了责任感。
我不知道在将来,父亲老去的时候,我又去哪里去寻找一个可以让我寄托jīng神依靠的人,又有谁给我指路导航,因为这个世界太大,我真的怕迷失了方向。
我一直认为在同龄人中是个很另类的存在,不打架,但是偶尔会逃课,却又是很听话,也许听得多了,就有点叛逆了。
调皮是每个孩子的天xìng,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剥夺孩子拥有的一切,那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真正在父母的督促下成长的孩子有几个是拥有健康的心理,自闭,傲慢,呆板,最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那才是影响小孩的关键因素。
我,就是从小在家庭环境影响下长大的,但是我所说的缺点我一个都没有,当让不是说自恋,因为我的那份天xìng一直保存着,任何人都剥夺不去,直到现在我都是童心未泯,才发现大了这种天xìng也会带来很多坏处,任何事情都做得丢三落四的,不能拥有一份成熟的心理。
我一直都是个怕老师的学生,尤其是数学老师,所以数学一直都不好,也没好过,也许心里有种yīn影,数学老师都是可怕的,其实按照我这个xìng格,应该是个标准的理科生,木讷,这个词就是理科生的代名词,但是我好死不死的却去选了文科,从小的影响一直根深蒂固,理科也就跟我绝缘了。我不偏科,因为没得偏的,都是一样的烂,而且烂的都很有水平。
我想我其实并不是坏学生吧,只是管不住自己一个蠢蠢yù动的心而已,这个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自己给找的一个还不算很牵强的理由,读书时候,自己从没接触过网络,手机都是只在别人手中见过,那都是眼中国宝级的东西,电脑都是单机的,玩的最多的游戏居然是那个纸牌接龙,聊天工具真的从来不知道,连红遍全球的NBA,我也是在一份老师报纸上第一次看到,消息闭塞的简直让我现在都有点经验,仿佛是为了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最高境界,那时候看到篮球朝我跑来,我都还使劲跑的人,能想到有多么的“书痴”么?
变化是在上了高中以后,到了更好一点的地方,第一次问别人QQ的时候,那家伙居然忽悠我,他因为姓沈,所以QQ账号里面有个S,但是S是穿插在数字中间的,老实的我居然相信了,直到后来自己有了QQ号以后,才知道被忽悠的真惨,果然是没文化真可怕。
记得高中的时候,上完晚自习偷跑出去上网,因为一般去的话都会在寝室里叫下,看有没有人一起,人多了胆子也大一点,一楼装了防盗栏,所以说只能从二楼往下爬,我因为胆子有点小,再加上有很严重的恐高症,在二楼往下踩的时候,感觉比触电抖的还厉害,那一刻感觉自己完蛋了,要一直掉在窗子上到天亮,现在回想都有点想笑,最让我笑疯了的一次,老师知道我们会从二楼下宿舍楼,等到宿舍熄灯以后在下面藏着等学生下去再抓,直接抓你个现行,我是住一楼的,而且每天窗子有个沙坑,学生都是直接往下跳,我当然是不敢做这种事的,怕跳下去小命基本都没了,那天熄灯没多久,有个家伙跳下来,还没走几步,从下面台阶窜出个老师,但这个老师不一样,我一直认为是这个学校最具有爆发力的老师,那肌肉完全是一块块的,没错是个体育老师,直接对着那学生吼了一句站住,后面情节简直是一部现实的喜剧片,那学生一看要被抓,估计这辈子也爆发不了几次的人生极限直接被他瞬间引爆了,那体育老师居然没追上,那货居然一直围着足球场跑起来了,体育老师边追还边吼,追了一圈半,估计那货也没劲了,直接往院墙上冲,当然被体育老师给拎下来了,后面的事不知道怎么处理的,估计体育老师也给气疯了,完全是个疯子啊!现在想起这个家伙我都一直想笑,也算是个人才了。
我当然干过的蠢事也不少,记得那年地震,因为恰逢要高考了,我这个年级在学校补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住在以前楼里的宿舍或者是外面的活动板房,我跑到女生宿舍去玩,刚进去才和女生说话不到一分钟,年级主任就来了,我给吓的直接躲进了女生宿舍厕所,主任顺口问了句都休息没,宿舍里的都说休息了,主任直接叫我的名字了,而且还是把我从厕所里给拎出去的,我那个悲催,幸好没多少人知道,不然真的把老脸都丢了,我当然没什么不好的想法,完全是赌脾气上的楼,最后我还被停课了几天。
我当然知道老师是为我好,毕竟他以前也是我的班主任,可能觉得我是真的无可救药了吧,他以前让我转班的时候,给我说令**头不做凤尾,我想那时候他就对我已经不抱希望了,真的怕我把整个班级给弄臭了,毕竟做为年级主任,再加上班主任,他的责任和压力是很大的,我理解他的做法和想法。
一直到高中毕业,我都是浑浑噩噩的度过的,因为我自己都觉得自己爬不起来了,跌的太厉害了,高中也给我的求学之路划上了感叹号,因为没有完满,更谈不上完美。
而我,毕业晚餐上用一支烟释放了整个青chūn。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是书有好有坏,就像人一样,有好人也有坏人,当然也有滥竽充数的“滥好人”,就像一部很烂的作品,因为舆论而致使很多人争相拜读,却不敢说出心中真实的观后感,像极了小时候语文课本里面的那篇《皇帝的新衣》。
我不知道自己算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时好时坏的人,有时会看见某个可怜的人而心疼的流泪,这就是所谓的同病相怜,但是下一刻就忘记了之前的种种难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