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夜袭(2/2)
戚少商等人一听都大呼:“真是天助燕三也!”当下按照路上几人商量好的计策行事。燕三率领的乔扮百姓的几十名武功最强的弟兄先混进西京城内,要趁夜攻占城门。然后大队发动总攻。
辽西京城全城城墙周长为二十多里,城墙上建有许多敌楼和箭楼,守御设施齐全。四面城墙纯系土夯而成,每面城墙各辟一门。东曰迎chūn门,南曰朝阳门,西曰定西门,北曰拱极门。城内是一条条整齐的十字街,将居民区划成若干个“坊”。守卫西京城的是大辽后族的显贵萧达底,也是耶律重元的亲信,指挥作战不行,但搞人际关系是一把好手,善于左右逢源。他的府邸就设在城的西门边上,义军正好就选择这边作为突破方向。
入夜三更,燕三带着从连云山寨的五千兵力中jīng心挑选的几十名轻功格斗最佳的弟兄身着夜行衣摸到了西京的西门,先扔了一块石头到城上去,没有什么异常的动静。燕三一纵身就扒到了城墙的垛口上面。他站在城墙上向城内望去,只见远方灯火点点,城内一片安静。城墙上每隔几丈一个火把树立,城墙上不是很昏暗。再仔细一看,注意到远处有一小队六、七个辽兵在城墙上巡视,慢慢走了过来。燕三静静地伏在垛口的黑影处,辽兵毫无察觉,待他们去远了,燕三本想闪出来,但转念一想,又按住冲动,等待下一队辽兵巡哨,大约一刻钟的间歇,辽兵巡哨的队伍又来。如此几次,发现辽兵巡哨大致的规律是每隔一刻钟一队军兵路过一处。燕三摸清了这一规律,待一队辽军哨兵路过很远,马上窜出,将绳索扔到了城下,那几十名弟兄的轻功虽然不弱,但毕竟不是江湖高手,借助绳子才能轻松地上城。几十人都陆续上城,由于平时训练有素,声息皆无,先上来的人隐藏在城墙上昏暗的角落里。又来了一小队辽军哨兵,几个弟兄见了也不抽刀剑,而是施展暗器功夫先shè倒当先三人,燕三然后趁后面走的两个辽兵惊呆的瞬间,又一手一个扼住两个辽兵的脖子,两个辽兵一命呜呼。这些巡哨的辽兵从城墙上一个堡垒到下一个堡垒都有人在替换,时间一长这一队契丹士兵没有到达下一个堡垒,必然有人会怀疑,所以燕三明白带着这几十弟兄不能在城墙上昏暗的地方久留,与其迟早被发现,还不如主动出击,先攻下西门,打开城门放大队进城再说。一行人登上城墙的地方正好处在两个堡垒之间,料理完一队辽军哨兵后,燕三先带着几个弟兄换上辽兵的衣服,模仿辽兵巡哨的样子向远方的堡垒走过去。那个堡垒刚好就处在西门的斜上方。当燕三看到堡垒门前的形势时,心中暗暗叫苦,原来虽是大开中门,但灯火通明下,有二十多名辽兵分散守卫着,戒备森严。要想混进去不难,但难就难在这么重要的堡垒里面的敌人必然不少。即使能靠自己和带的这几个人顺利处理掉堡垒内的敌人,必然引起外面这些辽兵的注意,而一举杀掉这些辽兵肯定会惊动辽军的大队。到时就看自己能不能尽快打开西京城的西门。
到了现在,燕三明白有些事是必须要硬闯才能过去的,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靠出奇的办法能度过的,想太多也没有用。而是带着几个弟兄昂然而入堡垒。门口的辽兵没有一丝怀疑。根据燕三的安排,是他先带少数人进入堡垒,先探明里面的情况,如果可能的话先控制这个堡垒,只要控制住这个堡垒,再夺取城门就不难了,否则即使夺取了城门光从这个堡垒上shè出的弩箭就是大队人马也承受不起。
堡垒内的构造象一座大楼,一层一层的,共有三层,每一层都有辽兵固守。有一道石阶往上延伸,两旁的墙壁每隔十步许便有个凹位,放着盏油灯,石阶尽处是另一道虚掩的门。燕三和几个弟兄都拔出兵刃,一步两级,直走上去,到了门前,先拉开少许,往外望去。一阵凉风吹来,带来了泥土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