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吊唁(1/2)
() 慕容复接到紫光明旗报信,知道磨古斯遇到刺客后,非常紧张。他心中明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磨古斯是摩尼教从室韦草原上找到的不可多得的良将,不能有闪失。马上运轻功来救援,同时让风波恶率领大队在后。结果由于慕容复一来快刀斩乱麻一般收拾了苏文艺和萧笑天,风波恶的大队到来后只能打扫战场了。
此役,辽国方面,萧笑天下落不明,苏文艺被俘虏。摩尼教方面取得了惨胜,紫光明旗的摩尼尊者阵亡,磨古斯的卫队损失了七十多人,磨古斯受重伤,没有几个月恢复不过来。摩尼教最大的收获就是俘虏了苏文艺,慕容复希望能从他口中了解辽国派到草原上的刺客的情况。
慕容复在刚结束战斗后,马上就去看磨古斯,仔细检查了一下磨古斯的伤势,发现有几处刀伤深可见骨,幸亏磨古斯身体强壮,又穿着特制的皮甲和特制的内衬复合甲胄才没有丧命,显然辽国派来的刺客也有不弱的内力。慕容复在庆幸的同时,感觉到后怕。如果自己晚来一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磨古斯伤后需要静养,为了防止辽国继续派人来行刺,慕容复和风波恶护送他回到了营地,并在此仔细守护。慕容博也暂时将摩尼教总坛平时自己处理教务的帐篷转移到狼居胥山以北紫光明旗的营地内。
慕容博也慰问了一下磨古斯,让他安心静养,然后大家都感觉事态严重,聚在一起商议军情。慕容复道:“今天我在护送磨古斯回大营的路上,听他说起一个人,名叫耶律天敌,是辽国第一高手,这次的刺客应该是他派来的。他可能还有别的同党在草原上,磨古斯让我们千万小心,他说这个耶律天敌十分可怕,早年曾利用武功在草原上做了很多大事,可以说是威震草原。”
一听慕容复这么说,慕容博和四大家臣都很吃惊,他们久在中原,还没有听说辽国有这一号人物。慕容复又提到,在战斗中,他曾经用参合指击中了一个对手,可那个对手逃到了草丛里就再也找不到了,让慕容复百思不得起解。能从慕容复手里逃走,可见此人本领非凡。
慕容博道:“大家今后一定要小心,谨防辽国高手再来行刺。公冶乾主要承担情报、防卫的事情,这次出了这样的事情,以后要引以为戒。”
公冶乾很是惭愧,道:“是!”
慕容复道:“这次也是对手一直隐蔽得很好,我们派到各处的细作也还没有完全到位,对手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派到各处的细作马上就可以到位了,到时相信辽国的一些情报就会到我们这里,其他草原各部也在我们的监控之下。这次战斗,我感觉我们有一些准备还可以加强,我们作战时,不同的队伍之间靠狼烟、响铳、鸣镝联系,但这些方法都有局限,比如今天这次战斗,由于信使被杀,磨古斯他们的情况一直无法传递出来,如果我们有一些应急的方法能够传递紧急情报就好了。”
公冶乾道:“我有一个办法,是从江湖上一些武功门派帮会处学的,用火箭和哨子传递信息,不同的响声和次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情报。”
慕容博道:“你既然已经胸有成竹,就马上去办。我只要结果。还有,这次我们损失太大了,紫光明旗的摩尼尊者战死,阵亡的兵士有七十多人,包不同要马上安排合适人选替换,并负责对死者的抚恤。”公冶乾、包不同领命而去,紧急催办,按下不表。
慕容博道:“我们前一阵接到乃蛮部的信,说他们考虑同意与我们合兵,但有一些条件,具体还要在下一个月与我们谈判。复儿怎么看?”
慕容复道:“我一直认为,乃蛮部与我们合兵的事情不会太顺利。有几点原因。”
慕容博道:“合兵对他们没有什么损害啊,我们合兵之后力量增强,再对付辽国就更有把握了,甚至可以主动进攻辽国,消除东南方的威胁,他们如果不容易合兵,为什么又要与我们谈判?”
慕容复道:“我看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注意我们,在我们打败辽国的大军后,他们发现我们力量突飞猛进,担心我们对付他们,所以才主动提出与我们结盟。他们在草原的西方,额尔齐斯河东,与辽国接触比较少,受契丹人的欺压也更少一些,毕竟东边还有很多部落在顶着,所以他与辽国谈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同我们结盟共同对付辽国的yù望应该不强。”
慕容博不愧一代枭雄,能举一反三,道:“复儿的意思是,乃蛮部一直因为地理的原因,称霸草原西部,对东部的草原一直虎视耽耽?因为我们的到来,他感受到了威胁?”
慕容复道:“实际上,我们安排到乃蛮部的细作到位的比较早,因为乃蛮部很早就有我们摩尼教的教众了,我们还是得到了一些乃蛮部的情报。从地利上,乃蛮部应该有统一草原的条件,乃蛮部在整个室韦草原上居于偏西,离辽国最远,可它的文化比草原上其他部落更开化,它的实力也仅次于克烈部。可是多年来,乃蛮部一直都没有扩张的意图,好象与事无争的样子。它为什么要和我们联合对付辽国,我感觉他更怕我们,担心我们在对付辽国前先灭了他们,所以先和我们结盟,让我们无法公然讨伐它。”
慕容博道:“这倒是一个合理的解释,那结盟后保持平和的边境就是他们的目标,为什么还要和我们谈判联兵呢?”
慕容复道:“我认为他们和我们讨论联兵,是为了消除我们对他的疑虑。因为,如果他光与我们结盟,不联兵的话,我们未必真正信任他,下一步马上就会提出联兵的建议,他们不好拒绝。他们先提出来,再和我们谈判,向我们显示友好,但谈判未必能有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