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朝堂献策(1/2)
() 接到大宋皇帝准其南归的通知后,李良嗣激动地热泪盈眶,赶紧回家,焚香南拜。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李良嗣这年三十四岁,身材修长,飘逸潇洒,他广泛涉猎诗书,有口才,能文辞,头脑jīng明,眼光敏锐,是个有抱负有志向之人。
四月初一夜半时分,李良嗣和妻子女儿一行三人,悄悄来到白沟河北岸。
河边停着一只小船,船上坐着两个大宋人,那是和诜派人安排,提前过来迎接李良嗣一家的。河面上白雾濛濛,凉风习习,四周一片安静。
李良嗣一家默默登上那只小船。小船悠悠前行。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李良嗣心cháo起伏,思绪万千。过了这条河,自己就不再是大辽人,而是大宋人了。多年的梦想,今夜终于成真。
李良嗣仰望夜空,繁星点点,辽阔无垠。他不知道未来,是否也会像这星空一样灿烂夺目。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对大宋充满了期待。
李良嗣一家上岸后,先在白沟河驿站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乘坐马车,沿着驿道辘辘南行,很快就来到了雄州城。
雄州城里,大街小巷漂浮着淡淡的杏花香,晨风扑面,花香袭鼻,沁人心脾。李良嗣一家穿街过巷,一路来到知州府衙。
和诜获悉后,吩咐衙役领李良嗣至上厅,各具礼毕。
和诜热情地握着李良嗣的手,说:“光禄卿风度翩翩,果然一表人才,将来必定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李良嗣谦虚地说:“大人过奖了,良嗣时刻不忘自己是汉家之后,岂能总是俯伏于异国他乡。这次顺利回归,多亏大人相助。大恩不言谢,容当后报。”
和诜吩咐衙役带李良嗣家属到府邸里去住,给他们收拾一间宽敞的屋子。
李良嗣一听,大有受宠若惊之感,连忙感谢说:
“素昧平生,初次相见,无咫尺之功,得知州大人如此宏爱,实在是受之有愧。”
和诜微微一笑,说:“本是同根相生,何必如此客气,我已派人进京上奏,请安心等待几rì。”
这天,朝廷诏书传来,令李良嗣即刻动身,赴阙朝拜。于是,和诜派遣兵卒数人,分乘两辆马车,秘密护送李良嗣一家,赶往东京汴梁。
经过数rì的旅途颠簸,李良嗣一家悄悄来到汴京城,住进了童贯府邸。
童贯府邸坐落在绿荫环抱的小御街上,东边是波光荡漾的皇家园林迎祥池。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府邸前矗立着一座牌楼,上书紫气东来四个金sè大字。走进府邸,迎面是一道影壁墙,浮雕jīng美,饰有各种吉祥图案,顶端覆盖着古sè琉璃筒瓦,造型别致。府内院落恢弘,楼台亭阁,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处处显示出主人的尊贵与阔绰。
当天晚上,童贯设宴为李良嗣一家接风洗尘。
童贯感慨地说:“燕京卢沟桥一别,一晃四年,没想到你回归大宋之心始终不变,这很难得啊。”
李良嗣以崇敬的目光望着童贯,动情地说:“自从大人离开燕京,良嗣时时惦念,今rì一睹大人,风采依然,良嗣倍感振奋。四年前,大人留言,适当之时,可与雄州官员联系,良嗣谨记在心,良嗣感到今rì即是适当之时,故投出蜡丸密信。”
“为何今rì即是适当之时?”童贯不解地问。
李良嗣解释说:“前不久,良嗣闻讯,女真族阿骨打已于今年正月在会宁府称帝建国,国号大金。良嗣以为,联合女真灭掉辽国收复燕山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