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国商 > 中国雕刻艺术简介(可不看)二

中国雕刻艺术简介(可不看)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网游之机械狙击手 大汉飞将传 网游三国之纵横天下 邪商 流浪剑客在大秦 问天寻道 英雄联盟符文的战争 破茧成谍 皇宋 残世狂夏

唐代走向衰亡以后,两宋时期的北宋,设都那南开封(960—1127),南宋迁都浙江杭州(1127—1279)。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开国之初,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商业、手工业等经济较为繁荣,著名的《清明上和图》就描写了当时边河两岸的生活景象。雕塑艺术的功用更加宽泛,不仅用于宗教、陵墓、明器,还深入到rì常家居生活当中,比如以浮雕山水来替代壁画风景,一时间颇为盛行。北宋的绝大多数习俗都沿袭唐制,尤其是帝王陵墓形式,几乎万全依照唐代乾陵。宋代八帝当中的六位都葬于洛阳附近,徽宗和钦宗最窝囊,被金人擒为俘虏,押往漠北,客死他乡。所以在巩县一带,遍布了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百余座有名有姓的陵墓,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雕塑艺术提供了不少的实物资料。宋代陵墓也是向南,但尺度何规模不及汉唐。陵前石雕像群的行列顺序一般依下列形式:华表一对,成六棱体,外表饰有浮雕图案;大象与人物一对,似取“吉祥”谐音;朱雀一对,朱雀也是想象中的禽鸟;瑞兽一对,带翼四足动物,以示尊贵;鞍马及人物两对,表示仪仗队伍;虎、羊各两对;番国使臣三对;文武大臣各两对,到此为至。再往下是神门内外的狮一对;镇陵力士以对、官人一对、内侍一对。其造型风格不同于前代,有明显的写实倾向,比较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宋陵中比较有代表xìng的宋太祖永昌陵,是前期制度的典范,其雕像群中的大象为前代所没有;北宋中期的宋仁宗永昭陵,其人物雕刻比较修长,文臣武将都比较纤弱,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些粗糙。国力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当时的工匠水平也差别很大,所以北宋时期的“七帝八陵”雕塑艺术相差比较大。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时间上的仓促,要求雕刻者要在半年内将所有的工作全部完成,而工作人员又来自四面八方,技艺和审美标准都不尽相同,所以,整个宋陵的雕塑作品优劣不齐。

当地百姓中流传着:永裕陵的狮子、永泰陵的象、永熙陵的好石羊,这样的顺口溜,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了解宋陵雕塑的代表作。

与宋代的绘画艺术相比,其雕塑艺术的成就要远远落后,这与统治者的好恶与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通过类似科举制选拔的宫廷画家,都有较高的的为,而雕塑行业的从业人员却得不到重视,甚至还受到歧视。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愈加卑下,此类造型艺术走向衰退就不足为怪了。

宋代统治者一度信奉道教,佛、道两教之造像有所模糊。整个社会更偏重于关注现实,佛教的流传开始借助于民间说唱的评话话本。从总体上看,中国北方地区相对沉寂,而南方的江苏、四川等地,佛教造像活动比较活跃。这与宋以前的五代十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中国式的佛教——禅宗在五代十国至宋代比较发达,使佛教不在神秘化,重视通过rì常生活来习禅悟道。

北宋从一开始就不断受到外族侵扰,辽、金、西夏一直使宋代得不到片刻安宁,几乎没什么心思进行象唐代那样较大规模的石窟建造。敦煌、买鸡山、龙门等石窟中,属这个时期的很少,不仅如此,当时的人们还把前代的雕塑作品加以粉饰,不同程度地对前代作品起到了破坏作用。陕西北部地区是北宋时期通往辽、金等地的要道,有一些规模不大的石窟遗留下来,如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北宋范仲淹曾有有其诗对其记录。再如子长县石空寺石窟,从造像题记上看,其开凿年代当在北宋,最优秀的部分在于罗汉群像,姿态各异,形神兼备。四川大足石刻中属宋代的,为属不少,比较有代表xìng的是宝顶山的窟龛群。它利用自然山体,顺崖壁开凿,工程浩大,内容复杂。最为重要的部分是“西方极乐世界”,人物众多,场面繁杂,但层次分明,描写细致。与之相邻的是“地狱变相”,逼真的表现除受刑者在地狱中的惨状,并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再现了种种rì常生活的场景。这些石刻雕凿于距地面4—14米的峭壁上,总长度500余米,前后施工了几十年,雕塑之间关系密切、相互连接。整个布局高大而完整,雕刻技法娴熟,细节刻画生动,如“地狱变相”中的一个养鸡妇女形象,完全是依据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大足石刻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硬盘坡、观音坡、佛耳岩、北塔寺等处。整个开凿历时250余年。应该引起重视的还有那些为数很多的供养人造像,均有题记以示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刻制年代,这是研究宋史的难得实物资料。浙江杭州的飞来峰有比较集中的宋代雕刻,虽然尺寸不大,但其艺术水平却在宋代雕刻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

寺庙雕塑在宣扬佛教方面的功效已逐渐高过石窟雕刻。在山体上开挖石窟的举动,是由于受到印度的影响,而宋代城镇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寺庙建筑的建设。寺庙祠堂的建筑材料以木构框架为主,所设置的雕像也以木雕、泥塑为最多,这些材料的耐久xìng较差,保留至今的为数极少。山东长清灵岩寺内有四十尊题记为北宋时期的罗汉像,其风格和制作技艺有所差别,疑为后人修整过的痕迹;山西晋城青莲寺的十六罗汉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没经后人装銮,各式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都较为生动。罗汉像是佛教造像走向世俗的典型形式,在唐代只是以群雕中的陪衬形象出现,到了宋代,大量塑造罗汉像的寺庙已遍布全国。例如河南辉县白茅寺五百罗汉、浙江天台山寿昌寺五百罗汉、杭州西湖云林寺五百罗汉,以及山东、四川、河北等地都有供奉罗汉塑像的寺庙。祠堂xìng质的雕塑造像以山西晋祠彩塑最为出sè。这一组人物彩塑群共四十三件,为纪念叔虞之母邑姜而修建的。这些塑像几乎全是中、青年女xìng,他们的年龄、职务、xìng格各不相同,胖瘦不同、高矮相异,是当时妇女形象的集中再现,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弥足珍贵。这种纪念xìng雕塑另一个代表就是四川王建雕像,王建是五代的前蜀皇帝,安记载推论,出土于王建陵墓的石质雕像应是其生前所雕,神态写实,从中可以推断北宋早期的雕塑艺术风格。

“宋代无俑”,考古家以前普遍认可此种说法。尽管近些年来新建设的需要,工程当中也出土了一些宋代明器,但数量上依然显得贫乏。出了极少数特例外,宋代的丧葬习俗基本采用纸质冥器,入葬时焚毁。宋元时期的戏曲艺术较为发达,在雕塑艺术上也有所反映。如山西襄汾出土的一处宋、金时墓穴,有砖雕戏曲人物多个,表现当地“散乐”的演出场面;江西鄱阳出土的南宋墓中,发现一批彩绘瓷俑,其形态为杂剧表演,表情真实,活泼;在景德镇的南宋墓中,也有瓷俑出土,从表情、动作上分析,他们正在进行某种戏剧表演。

宋代流行砖壁墓穴,石棺较为少见,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如在贵州遵义一带出土的多处石质墓穴,其中都有一些石刻作品。辽宁一带的石壁墓葬属辽代,浮雕题材为孝子故事、墓住人生前生活场景等等,技法上采用铲地浮雕,承袭了汉代画像石的式样。砖墓中习惯用雕砖装饰,所表现的也多为墓住人省乾的生活场景,如河南巩县出土的砖雕上,雕刻着做饭、洗鱼、妆扮等人物,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观察之细致入微,陕西、甘肃等地也有很多jīng美砖雕出土,忠孝故事基本上取代了宗教迷信的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雕刻工艺得以广泛使用,可能与当时发达的雕板印刷工艺有很大关系。

由于文人士大夫们的提倡和参与,宋代的手工艺技术得以巨大发展,陶瓷、木雕、竹刻以及金属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成就。陶瓷艺术方面不仅发明了许多新型釉料,在塑造方面也愈加丰富,如磁州窑的孩儿枕、景德镇的手捏塑、cháo州窑的佛像等等,都是优秀的观赏xìng雕塑艺术品。宋时的人物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高峰之一,画家们关注民间生活,如苏汉臣、李嵩等人的“货郎图”、“婴戏图”得以传世。雕塑艺人盛行捏制泥孩儿,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营生的行业,杭州的“孩儿巷”就以此得名。宋代的小品雕刻也十分发达,著名的雕刻家王六九曾被记载过,石雕、木雕无所不能,元代人陶宗仪称之为“鬼斧神工”,这种手工艺雕塑,至今还流传于江南。

宋代的社会自身较为稳定,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经济得以较大发展,阶级结构有所变化,市民阶层rì益壮大,代表着这一新阶层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并成熟起来,画家、雕塑家又反过来,在创作上适应这一审美要求。郭熙是众所周知的著名山水画家,他同时也是一位雕塑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在于把浮雕艺术与山水画艺术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也就是以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山水,后是从者甚众。四川大足石刻中留下了许多雕刻者的名字,只是无从查找更为详细的资料,更无法了解他们在创作过成中的细节。

宋代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统治者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很高,普遍热爱艺术,皇帝本人也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宋代理学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重文轻武。在艺术美学上,倾向于舒缓、柔情、细腻、收敛、雅致,如诗词文学、文人绘画、瓷器艺术等方面尤为突出。表现在雕塑方面,则显出明显的退化迹象,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了对比。宋代雕塑的致命弱点(或可称特点)就是过分的世俗化,严重的削弱了雕塑艺术所应有的纪念xìng、恒久xìng,更谈不上雕塑艺术在空间上、体量上的追求;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xìng,作为雕塑艺术众多分支的一种——民间工艺雕刻艺术,却由于世俗化而得以大力弘扬,象现代的泥、面、糖等彩塑,以及石、玉、牙、骨、竹等雕刻以及金工、漆雕等技艺,大多可以把他们的肇始年代定为宋代。

可以说,中国的雕塑艺术,到元、明、清三代,一直走着下坡路。在前代繁荣发达的宗教雕塑、陵墓石刻、明器塑造等雕塑艺术形式,都走向尾声,甚至几近消失。值得一提的只有手工艺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等寥寥几项。这种结局与前代的辉煌极不一致,尤其在清代,仅有的雕塑艺术品种也被淹没于繁琐的装饰、平庸的造型。因袭前人,仿制古物,效果却往往萎靡颓唐,即使有些新创,也有画蛇添足之拙劣。

但元代的统治者毕竟是一些游牧民族的集合体文化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艺术的发展得以阻碍。但元代统治者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在zhèng fǔ部门中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手工艺,这里也包括雕塑工艺。元蒙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世祖曾延请法王八思巴为蒙古“国师”,藏传佛教的造像——梵式造像开始兴起。这种佛像的塑造,是按严格的宗教仪规进行的,其独特的形式自元代以后,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元代以后,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宗教信仰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儒、释、道三教建筑并没有减少,而是更加扩大了施工规模,所供奉的偶像也更加复杂化。与此同时,石窟艺术却走向衰退和凋谢。

敦煌莫高窟尚有少量元代雕塑,但没有什么艺术xìng可言,不能与前代的雕塑艺术同rì而语杭州灵隐寺有一处少有的元代雕像群,飞来峰的摩崖石刻承袭着宋代风格,主要是菩萨、天王等内容。其中有藏密雕像出现,白度母、绿度母最为常见,这些造型风格混杂的雕像,到目前还遗留下来二百余尊,是元代造像的主要集中地。飞来峰石刻的jīng品当属布袋和尚,民间俗称为“大肚弥勒佛”,成为富足、欢乐、喜庆的象征,为信奉者所喜爱。据说他的生活原型是一个叫契此的和尚,常独自策仗背曩行乞化缘,形象疯癫,市人皆认为他是弥勒佛显身,倍加供奉。有雕塑艺术史认为飞来峰元代布袋和尚是最早的弥勒佛,此造像表现布袋和尚席地而坐,无忧无虑,手持念书和行乞布袋,袒露着滚圆的大肚子,xìng格独特。

中国的石窟雕塑艺术少有道教,山西太原灵山道教石窟是罕见的特例。道教在元代没有得以重视,甚至受到歧视。道士们纷纷“该行”,大多数当了僧人。石窟雕塑艺术形式是受印度佛教影响而产生的,遍布全国的大大小小石窟群,都在弘扬佛法。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0公里,雕塑题材为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道德天尊等。道教不重偶像塑造,后来的造像活动是受佛教的影响。龙山石窟原来还建有道观,后被毁坏,邱处机及弟子们的雕像还都保留了下来。在雕塑手法以及整体布局上,明显受到唐时风格的影响,但从雕塑艺术语言上却缺乏生气。只有窟顶的浮雕装饰还有些特sè,采用民族特点较浓的凤凰、彩云等图案,富有强烈的装饰xìng。

元代的寺庙雕塑多以藏传佛教造像为主,不同于汉化的佛教造像。以威严力士拥抱着裸女的“欢喜佛”之形象随处可见。由于民族习惯的原因,这种被称为“奇形怪状”的造像,得以保留下来的很少。另一处得以保留的元代道观在山西晋城,有元代彩塑二十八宿星,由于各自掌管的职能不同,所以不同的宿星形象被表现为神态不同的男xìng和女xìng。位于běi jīng昌平居庸关的云台浮雕,也是元时浮雕作品。云台之上原设有三塔,后被毁,云台门道饰有浮雕,刻着天王、鸟王、卷叶等图案。此处浮雕表情夸张,造型结实。

元代统治者死后,都被运回原籍治丧,由于丧葬习俗的不同,没有发现当时的陵墓雕刻。元代墓穴中也很少发现墓俑,陕西、江西、辽宁、河南等地的元墓均无墓俑。只是在西安郊区发掘的元代墓穴中发现少量人俑,均为蒙古族人的形象和妆扮,无论男俑还是女俑,其姿态一般都比较僵直,没有柔软起伏的形状。

宋代以后,建筑上的装饰逐渐出现了较多的彩绘,元代的建筑构件装饰以木雕或砖雕为多,这些方法在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元代的zhèng fǔ部门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建筑工程,名“匠作院”,从原材料采办,到泥、瓦、木等工艺制作,还设有玉局、石局,专门从事雕刻装饰。明代建筑的很多布局、雕刻装饰都承袭元制,我们依然可以从元大都的一些遗留物上看到痕迹。元大都的宫殿建设动用了数不清的能工巧匠,耗时费力,也涌现出重多的雕塑名手,如有记载可考的杨琼、段天佑、邱士享、李合宁等。由于元代统治者崇拜藏传佛教,所以从xī zàng请来尼泊尔人阿尼哥,他的名字的事迹见于元史,以制密宗造像为长,而且培训了内地的匠师。刘元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个,香山寺四大天王像就出自他手,他还塑造过道教的三清像,神态逼真,手法高超。刘元在当时名气很大,,他的作品常见于文人的笔记描写,《元史》也有专门章节记载他的创作情况。由于他在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元代朝廷延授于他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人称“刘正奉”,在中国雕塑史上,这样高的待遇是绝无仅有的。

元代社会国家趋向世俗化,道教造像先期受到佛教的影响,但后来反过来对佛教造像有所影响。佛教造像从宋代以后,罗汉像大肆兴盛,人物xìng格,动作表情等方面的表现更加丰富;元代寺庙建筑的形式和xìng质都与前代不同,药王庙、城隍庙、土地庙等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寺庙纷纷出现,而所有的神庙中都没有供奉的神像,造像数量上有增无减,但艺术水平都有所下降;元代是一个好大喜功、只顾大肆扩张却不重建设的封建帝国,其帝国的皇帝陵墓也一改前代的仪卫形式,所以在此方面乏善可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刚出人皇幡,我就成了旧日之主 黎明之蛛 万人迷向导:S级哨兵们的菟丝花 我创造了异常控制局 柔弱恶雌被流放?众兽夫舍命护她 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 炼器师她不务正业 荒岛求生,假千金养虎崽萌哭星际 身软小雌性,撩得众兽夫失控沦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