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直面历史——兼谈新宋与窃明(必读)

直面历史——兼谈新宋与窃明(必读)(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按:对满清的基本看法本应该放到前言中叙述,考虑到话头比较敏感所以单独拿出来说两句。另外文章也谈到九哲对架空书的一点浅见,所以专门把《新宋》和《窃明》的作者提溜出来崇拜一下。文章比较枯燥,大家耐心看应当会有收获】

我时常想,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架空小说的作者对史实的不懈求真,又是什么力量促使着数以万计的读者rì夜追读呢?从一些书评中我隐隐感到,是那种驾驭历史的快感使我们共同深陷其中。

对于架空小说的发展历程我大体了解一些,就我所知,网上的架空小说从《中华再起》始,到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窃明》,完本作品已不下数十部,若算上没完本的恐怕要数以千百计了。综合网友们的评价,我觉得这些作品中就史实深度而言《新宋》与《窃明》当居前列,就人文的深度和文笔而言酒徒和阿菩的作品亦算得上佳作。我读《新宋》和《窃明》时间较晚,是在本书构思基本完成后才开始阅读的(为此不得不更改前言)。之前曾读过这两部书的开头几章,但感觉不行就没继续读下去(现在知道原因了,新宋开头铺陈太多不合自己胃口,而窃明的开头是写给特定读者的,确实不知所云)。

当确信这两部书都是jīng品后,我开始认真阅读,而拜读之后自然是深深为之折服。怎么说呢,对于要写书的我来说,这两部作品就像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架空小说的地平线上,我辈只有仰望的份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我之所以推崇这两部作品,实为架空小说的特质所决定的。我们通过读架空小说可以得到思想上的熏陶、文学上的享受,以及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等,但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其他类作品亦然。但是独有架空小说可以使我们体味到那种驾驭历史的快感和改变历史的激动。——这大概就是她的生命力所在吧。

由此,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架空小说而言jīng当的史实和合理的逻辑推理比其他要素更为重要。这一点我在本书前言中也曾谈到。

由此出发,我觉得《新宋》和《窃明》都是很好的作品,因为他们都做到了尊重史实以建立理xìng的逻辑起点。具体说来,《新宋》的作者阿越是科班出身,文言和儒学底子厚而且写作态度犹如治学十分严谨;而《窃明》的作者熊猫对明末的那段特定历史很有心得,让现代人通过小说仿佛进入到那个光荣与痛苦交织的特定时空。

架空小说其实就像盖高楼,史实是地基,逻辑是墙柱,文笔是内部装修。尽管《窃明》在细节处理上有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其成为一座高楼大厦,众多粉丝的支持以及出版便是明证。负责任地说,《窃明》是笔者所看过的对冷热兵器过度时代的战争过程及场面描写最到位的小说,小说贵在真实感人,历史架空小说亦是如此。和《窃明》(仅以目前章节论)相比,《新宋》的铺陈更为宽广,从九五至尊到布衣百姓五光十sè的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历史使命也更为宏大,阿越恰到好处得站上思想和文化的制高点,以石氏儒学经世治国(义理方面的论述若能再多一些则更佳)。《新宋》全书配合准确详实的历史资料,使读者在小说中仿佛看到中华文明灿烂的新千年,架空至此,夫复何言!两书中具体jīng彩之处兹不详论,有心一读的朋友直接去看就是了。

我在这里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如何面对历史的问题。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看到并切身感受到中华文明遭受的苦难,远有蒙元、满清的奴役,近有民国以来的倭国入侵。如果说蒙元、rì寇因为统治时间短问题不是太严重的话,那么满清近300年统治而又恰逢近代西方文明大发展之时,其危害磬竹难书。然而有清一代,皇帝多勤政,而且于中华文化颇多认同。如此,我们该如何面对这段难以名状的历史呢?

若说《新宋》属于完美历史的架空,《窃明》属于真实历史的架空,那么我想任何一本以清代为背景的架空都可说是直面历史的架空。(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可以匹敌《新宋》《窃明》这样的划时代的清代架空作品。九哲之所以愿以蚍蜉之力为之或许正在于此吧。)

回望明末的历史拐点,崇祯为取小义而舍大仁使我中华文明在变革的前夜被打断,此千古之大不仁也。有清一代虽有开疆辟土之功,有制度变革之能(摊丁入亩等),但更有文明倒退之实、道德败坏之耻。奈何造物弄人,天不佑我中华耶!西元1789年,当大清王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歌舞升平中时,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英国人瓦特发明出高效蒸汽机。从那一刻起,大清国便被历史判了死刑。一个是矛盾交织的东方古国,一个是蒸蒸rì上的西方文明,在其后的百余年中,伴随着无数次所谓的“冲击和反应”,我们陷入了痛苦和屈辱的深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