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三十五章 魏源进京(三)

第三十五章 魏源进京(三)(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本章资料比较多,但都是经过细心整理的“jīng华”,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

自打派了阮孔厚去传谕魏源,兆华便开始琢磨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让魏源干什么?后世但凡提到魏源总会让人想起那句闻名遐迩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敢于公开承认中国的不足,并立志学习西方的人,魏源确实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但魏源独步天下的学术成就却并不在于“夷务”,“治夷”也不是魏源的真正特长所在。

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大部分采用西方传教士编写的二手资料,他本人亲自和夷人打交道的次数也很有限。和同一时期清朝的“夷务”专家徐继畲甚至耆英相比,魏源无论在“夷务”的理论水平还是实际cāo作经验上都远为逊sè。

徐继畲在福建布政使和巡抚任上不仅和英国领事阿礼国这样的“中国通”打过多次交道,而且还和美国的水手、医生,传教士等各sè人接触过。凭着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加上“遍阅西人著述,钩摹地图,易数十稿”,徐继畲终于在1848年原创出《瀛寰志略》一书(历史上,《海国图志》后四十卷多参考此书而编写)。

就夷务的理论水平看,魏源还停留在“制器”的阶段,而徐继畲已经开始关注西方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其中盛赞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一段尤为著名。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一有悖于中国传统政治实践的观点,《瀛寰志略》遭到清廷查禁。此外,书中还论述到世界资本主义化的发展趋势,披露了欧美诸国侵略扩张的殖民目的。对英、美等国以商业立国进行了理xìng的阐述,并认为西方诸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向外扩张,是为了通商贸易,掠取财物,谋求富源。

徐继畲还彻底走出传承几千年的‘天下’观念,客观地将中国降为万国之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后世曾有海外论者说:“《瀛寰志略》一书深刻地影响着十九世纪中国整整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作为变革维新的微妙宣言,它为十九世纪的自强运动奠定了根本的思想基础。当他说连苏录人都能实行自强时,其弦外之音是中国人应该做得更好。”

从这个意义上说,徐继畲才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也是兆华安排徐继畲而非其他人,担任首任“总理夷务衙门”大臣的真正原因。

那么魏源的的真正特长和他独步海内的学术成就到底在哪里呢?答案一是:今文经学;二是:经世致用。

先来说说这今文经学。今文经学的本意是指和古文经学相对的,研究“今文经”的学问。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民间的儒家藏书被销毁殆尽,而项羽在阿房宫放的一把大火又把秦朝官方所藏之书全部焚毁,于是儒家经典基本彻底消失。

汉朝初年为复兴学术,朝廷开始设立五经博士,于是儒生们把世世代代口授相传的经书内容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体撰写出来,成为正式的经书,这就是“今文经”。

至西汉末年,刘歆在官方收集而尚未整理的藏书处,校阅古书时发现一些民间的古老藏本,因为是用chūn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文字写成,所以称为“古文经”以区别于用汉代隶书写成的“今文经”。

今文经学曾长期垄断汉代官学,代表人物有著名的董仲舒、何休等人。西汉后期,今文经学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同时,古文经学却因王莽当政而一度得立学官,发展到东汉后期古文经学逐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

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马融、郑玄兼采今、古文之说,今、古文之争遂息。至清代,今、古文经学之争再起,古文经学的治学路数为乾嘉学派所发扬,今文经学则为常州学派所复兴。

魏源便是常州学派的正宗传人,龚自珍死后,他成为一段时期内今文经学在庙堂之上的重要代表(尽管魏源只是个四品知州,但和同期的其他今文经学大师相比,他的官却是最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