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华夏大同 > 第十章拉开序幕(上)

第十章拉开序幕(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娱乐王朝 六道轮回魂卷 究极领域 重生之吴应熊传奇 笑傲星海 血洗长空 扶得起的阿斗 大唐腹黑录 盗走海洋的人 元始无极转身录

咸丰元年五月二十五rì,早朝,养心殿。

距离大朝立威已有十天时间,这期间兆华通过对一些rì常事务的处理渐渐可以较为稳妥的拿捏事情的分寸,于是兆华决定开始启动他已经构思多rì的政治改革。一来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来自然是要打压满洲贵族的势力。

“祁大学士,朕昨rì让你召集的臣工都到齐了吗?”

“回皇上话,御前大臣四人、军机大臣六人、六部尚书、侍郎、科道九卿衙门有关人员均已到齐。”

兆华稳了稳情绪,开始发话:“今天朕把大家招集在一起是有三件重要的事情要商量。第一件是关于六部尚书设置的问题。六部尚书一职设一汉一满为本朝定制,好处是有事大家商量着办比较稳妥,但不好的地方就是碰到棘手的事情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承担责任。如果是在承平之世到也无大碍,但如今兵祸连连,四境不平,若中枢各部院继续沿袭推脱的风气,地方官员也上行下效,如此于国家甚为不利。朕以为六部尚书只设一人,无论满汉任人唯贤方为妥当。你们觉得如何,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兆华说完之后,下面的臣工们开始低声议论,过了大约半炷香的时间,大臣们基本统一了思想便开始表态。代表御前大臣的载垣首先出班奏道:“皇上圣明,臣等以为可行。”;接着代表军机大臣的祁俊藻也奏道:“皇上明察秋毫革除旧制实乃社稷之福,臣等觉得可行。”;最后代表科道言官的苏廷魁也说:“皇上以任人唯贤为吏治之本必能振奋朝纲,……”

其实这都是兆华提前和祁俊藻、杜受田、载垣他们打过招呼的,所以自然没有太大阻力。既然没有不同意见,那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实行了,兆华暗自激动了一下,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出手从体制上改变“祖宗旧制”。

但就在这时,御前大臣中定亲王载铨站了出来,有板有眼的说道:“启禀皇上,六部尚书一职素分满汉,此为本朝定制。其中利弊高宗纯皇帝早先已有过定论,奴才斗胆建议皇上再多征求一下各部院尚书和侍郎们的意见才好。”

定亲王载铨是乾隆第十一子永璜的曾孙子,道光朝袭定郡王爵位,咸丰帝继位后升为亲王。载铨在道光朝就不断结党营私,而且排斥汉人官员,甚为嚣张。道光临死前以他为顾命八大臣之首,所以咸丰继位后更加肆无忌惮。

兆华可不像咸丰帝那样能隐忍,他决定首先把载铨干倒,作为削弱满洲贵族的第一步。

可没等兆华出手,载铨却提前出手了。

此番改革六部尚书一事兆华通知其他三位御前大臣,深知六部尚书都提前打招呼了,唯独没有通知他。

这不是摆明了不把自己当回事,对于皇上突然的冷落,载铨显然有着强烈的不满。所以在从其他渠道得知兆华的计划后,便秘密召集党羽做了准备,打算在早朝上拿着“祖宗定制”和兆华理论一番,打压一下这个不懂事的“小皇帝”。

兆华看了载铨一眼,只见载铨镇定自若,不慌不忙,明显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道,看来这六部尚书和侍郎中有不少人要借着载铨的话反对这项改革。于是便决定先发制人,擒贼先擒王,不给载铨的党羽们说话的机会。

“定亲王,大家的意见刚才已经说过了。不过,你既然说高宗纯皇帝有过定论,朕却不知是何定论?”兆华望着载铨说道。

其实清朝尚书满汉分设的目的就在于防范汉人,大家对此心知肚明但谁都不能说破,尤其是在朝堂之上。兆华拿捏准了载铨不敢挑明说的弱点,所以想逼着载铨不了了之,不再纠缠。

令兆华想不到的是载铨早有准备,他避实就虚,既不点破,而且还把乾隆的原话搬了出来,“回皇上话,高宗纯皇帝固然知道分设满汉尚书之弊端,然高祖爷也说过‘此乃必要之举’的话,请皇上明察。”

这没有上下文的半句话兆华估计是《高宗实录》或者满文朱批上的原话,否则载铨不会如此有恃无恐。而单看这半句话,确实是定论,而且也没点破防备汉人的意思。

这下兆华就有些骑虎难下了。

至此,载铨的计划还是很顺利的。载铨的设想是,兆华会知难而退,说句“高祖爷果然是这么说的?”,然后他就紧跟着来一句“皇上锐意改革实乃社稷之福,但此事恐还需从长计议为好。”接着其党羽纷纷表态。而面对乾隆的定论,那些支持改革的大臣们确实也不好反驳。

事已至此,兆华也感到十分不好办,不过关键时刻他急中生智,随口说了句,“高祖爷难道只说了这么半句话呢?”

这看似很无聊的一句话,其实等于又把皮球踢回给了载铨,而载铨这下就真的是进退两难了,因为后面的那半句话说不得。载铨也知道若说了后面的半句话,一定会犯众怒,若不说就犯了当面欺君之罪。

思考片刻之后,载铨用满语小心翼翼地对兆华说道:“高祖爷的原话是‘此乃必要之举,不如此无以钳制汉臣也’。”

这样的话语就是借给载铨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当着满朝臣工的面在朝堂底气十足地说出来。别说汉臣不容他,就是亲王大臣们也不愿意看到如此明目张胆得调拨满汉关系。

不过,兆华既然能听到,载铨身边的大部分人也自然也能听到。军机大臣中何汝霖和彭蕴彰是听得懂满语的,所以周围的大臣们都向他们打听载铨说些什么。一些不识大体的满洲臣工更是把载铨的话原原本本地翻译出来,还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

而兆华也没想到载铨真敢把事情挑明。众多汉族大臣们此时脸上虽然没有什么表情,但兆华觉得他们内心肯定不是滋味。满、汉大臣的斗争从清初到宣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历任皇帝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偏袒满人。

对兆华来说,如果载铨不说破满汉畛域的意思,收回自己的意见,也就不再和他计较了,但没想到载铨竟然把乾隆这个最不要脸的满酋搬出来做靠山,还扔下这么祸乱人心的话,逼得兆华一点退路都没有。

“nǎinǎi的,看来你小子今天是铁了心来砸场子的,老子不发威,你当老子是病猫啊!”兆华心里暗骂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