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些毒蛙类的资料(2/2)
食xing:
分布:厄瓜多尔西南部及秘鲁临接区域。
形态特征:体长16.5-26.5mm。
生活习xing:栖息于海拔150-1700公尺间各类型森林中,依种群的不同彼此的繁殖行为亦有所差异。可产15-40颗卵其后每15-20天产卵一次。
如果依照拉丁学名看来,这之在宠物市场中被称为幽灵箭毒蛙的个体,应该被称作三sè箭毒蛙,然而却因为饲养者早已习惯于如此的称呼,因此对于在名称间的使用并没有过多的争议。
如果参考相关的书籍资讯,一定可以发现模式种的个体在体sè表现上是以红底及其上分布白sè线条为主,然而却因为幽灵箭毒蛙在栖地的分布状态上,是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为中心,而向四周广泛分布,因此随著产地的不同,个体体sè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表现。
幽灵箭毒蛙在体形上虽难与染sè箭毒蛙相比较,然而如果就繁殖产卵的数量来看,幽灵箭毒蛙的成熟雌体一次可以产下15至40粒的惊人数量,确实教许多一次仅能产下个位数卵粒数量的种类相形见绌。
幽灵箭毒蛙喜欢cháo湿凉爽的通风环境,因此在原生栖地中,它们多数时间活动於积水的叶腋环境,或是离地有稍稍高度的凤梨科植物叶片间。雄xing个体在繁殖季节不但会有明显用於求偶的鸣叫声,同时雄xing间也会相互占领地盘,藉由叫声与驱赶,建立属于自己的领域环境,并在环境中等待雌xing的出现。
幽灵箭毒蛙与网纹箭毒蛙体形相仿,皆是属于小型种类,加上个体生xing羞怯,因此多数时间都是躲藏於茂密的植栽环境中
紫蛙(purplefrog)
呈亮紫sè,嘴与猪十分相似,看起来像一个饱满的李子。根据科学家分析,这只蛙属于生活在远古恐龙时期的一种特殊蛙类的分支种类。
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6ri(běijing时间10月17ri)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西部被科学家发现。
对于科学家来说,高止山脉是研究生物多样xing的热点地区。
经dna分析表明,这种蛙不仅是早先未曾发现的蛙类,而且还隶属于一个未知蛙科。目前,人们发现世界上有4800种蛙类,隶属29个蛙科。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asikabatrachussahyadrensis”,它最近的亲缘关系是生活在印度洋塞舌尔的“sooglossids”蛙。这两种蛙类都是白垩纪时期一种特殊蛙类的分支。
这种奇怪蛙类的发现者是弗兰克-博斯苏怀特(frankybossuyt)和比利时布鲁塞尔ziyou大学的sdbiju,此项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他们在杂志中指出,“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发现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恐龙时代的蛙科可能有许多分支种类,目前我们仅发现在塞舌尔的四个种类,以及新近在印度发现的一个种类。”
巨雨滨蛙
学名:litoriainfrafrenata(gunter,1867)
分类:两栖纲、无尾目、树蛙科、雨滨蛙属
俗名:grandtreefrog,newguineatreefrog,巨树蛙
型态:大型的树蛙,体长约6~14公分。眼睛大而突出。瞳孔水平,下唇部白sè是其主要特徵。身体背面为绿sè或棕sè,腹部为白sè或接近白sè。四肢修长,小腿上有条纹(雌蛙白sè,雄蛙粉红sè)。
习xing:树栖xing,可以灵活的在枝叶间攀爬,但是在地面活动时很笨拙,主要栖息于森林及庭园里。
繁殖:在夏天繁殖,雄蛙会聚集在池塘边,于离地3~4公尺高的树上鸣叫,但产卵于水中。蝌蚪大型,全长可达6公分,蝌蚪期约两个月。
分布:原产于新几内亚及澳洲东北角,爪哇岛有人为移入的族群。
因为体型大、美丽,而且不难照顾,台湾有些水族馆也会贩卖,可以喂食面包虫或蟋蟀。
南美牛蛙
别名:五趾细趾蟾
学名:leptodactyluspentadactylus
分类:两栖动物、无尾目、细趾蟾科、leptodactylus属
食xing:以各种节肢动物或其他蛙类为食。
分布:自洪都拉斯起,南至哥伦比亚沿岸地区及巴西北部西至秘鲁及厄瓜多尔。
形态特征:雄xing体长140-169mm。雌xing125-181mm。
生活习xing:栖息于原生林床的大型蛙类。夜行xing。会在近水的林床上挖掘泡巢并产下约1000颗卵。
南美牛蛙,其外表和习xing都与北美牛蛙类似,体型大而凶猛,但是二者没有什么亲缘关系,不属于蛙科而属于细趾蟾科。
海蟾蜍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七十年前引进了能在甘蔗地中捕食害虫的蔗蟾蜍。悉尼大学研究人员经长期研究发现,一些蔗蟾蜍已经在昆士兰进化成“同类中的强者”,它们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澳大利亚本土物种。
蔗蟾蜍体态丰满,模样丑陋,有毒xing,而且不停地变异。目前,这一重两公斤的蟾蜍种类已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澳大利亚热带和亚热带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其危害主要有二:一、在同一生态位的动物竞争中处明显优势,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二、因其有剧毒,卵有剧毒,变成"蝌蚪"也有剧毒,蟾蜍更毒。对水生鱼类和陆生生物都有危害。导致一些本地捕食xing动物(如蛇类)中毒死亡,有的已经濒于灭绝。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蔗蟾蜍入侵的前线(达尔文市以东六十公里处)找到它们的位置,接着用时十个月捕捉,在给其中一些做上记号后,再将它们放回野外。随后,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蔗蟾蜍在cháo湿天气时每晚能跳跃1.8公里,这可是任一种类青蛙和蟾蜍的记录。但更加惊人的发现还在后头:最先到达的蔗蟾蜍的后腿比迟到达的蔗蟾蜍更长。此外,生活在建立时间已久的昆士兰州群落的蔗蟾蜍腿更短。
现在这已被看作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经典案例:动物越强壮,速度越快,越聪明,它们就越有能力开辟新领地,防止那些软弱、速度缓慢和笨拙的动物进入它们的领地。加上它们"同类相食",好处是大蟾蜍食小蟾蜍,可以自动减少三四成蟾蜍。弊处是留下更强壮,适应力更强的蟾蜍。
悉尼大学的研究发现也相当明确地解释了一个有关蔗蟾蜍的谜团。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蔗蟾蜍每年的活动范围仅仅扩展十公里。而今天,它们正以每年五十多公里的速度扩展地盘。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就是在长腿的帮助下,不断变异的物种活动范围更大,行动更快。
这个由悉尼大学生物学学院教授理查德#8226;辛尼领导的研究小组jing告说,“蔗蟾蜍事件”应引起各国zhèngfujing惕,并引以为戒,在入侵物种进化成更加危险的对手之前就尽快消灭它们。
负子蟾科pipidae
负子蟾科pipidae:无尾目的一科。原始的无尾目,负子蟾科共有4属27种,包括南美洲的负子蟾和非洲的3属爪蟾。负子蟾科的成员均完全水生xing,后肢强劲而有发达的蹼,前肢纤细而无蹼,没有舌头。负子蟾将卵放在背部的小囊中孵化,完成变态或接近完成变态时离开母体。3属爪蟾趾端有似爪的角质结构,有时被单列为爪蟾科。
负子蟾科简介
负子蟾科pipidae
27种,分布于南美及非洲,水栖xing,无舌,脊椎骨后凹型,卵发育成蝌蚪或直接发育,蝌蚪属于第一型,有两个出水孔,无角质齿。比较原始的蛙类。
代表化石物种:非洲古蛙,威耶利亚古蛙(只发现了蝌蚪化石,保存不是很完整但和非洲古蛙很类似,所以归于这一科)
化石种里的“蛙”字,不必深追,没什么特别含义,就好像明明是两爪鳖类的鳖,却叫了个无盾龟一样。
古生物的命名虽然要求比现代生物更严谨,但有时候在字词上却不是很注意。
不管什么,不伤大雅既可。
学名:pipapipalinnaeus,1758
外型:体长雄xing约10~15公分,雌xing约10~17公分,最大可达20公分。头三角形,嘴巴两侧有触手状突起。游离指,没有蹼。手指前端有分支成4星状突起,是感觉器官,用来侦测并协助猎捕小鱼小虾等食物。后趾间的蹼发达,善于游泳。
分布: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巴西亚马逊河流域。
生态习xing:分布于森林静水域中,完全水栖xing。雌蛙及雄蛙在水中交配,在雄蛙的协助之下,将受jing卵放到雌蛙柔软的背部,然后一粒粒包埋进皮肤里,形成一个个小囊,所以称之为负子蟾。一次产卵约30~80个,卵ru白sè,卵属于大型。卵约12~18周后发育为大小越1.5公分的小蛙,然后离开雌蛙背部。
分类:负子蟾科pipidae,爪蟾属xenopus
学名:xenopuslaevisdaudin,1802
俗名:光滑爪蟾、非洲滑蟾、红眼黄金蛙(多指医药实验室繁殖的,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多为此类)
外型特征:体长6~13公分,身体扁平、流线型。眼睛小而朝上,有助于侦测天敌。体sè可由灰sè变成黑sè,以配合环境。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白sè带状条纹,属于感觉系统,可以协助它们侦测水中的情况,以寻找食物或逃避天敌。
生态习xing:水栖xing,栖息于湖泊及池塘。利用雨季产卵于水域,有强壮、肌肉发达的后脚,后趾间有全蹼,善于游泳。前肢很小,利用有爪的脚趾将食物拨进嘴里,非常贪吃。水族馆里常见的蛙类,可以喂食饲料,经常提供作为实验动物。
分布:非洲东南部。
角蛙
学名:ceratophrysornata
属名:ceratophrysa
食xing:因贪食而经常捕食节肢动物或小型脊椎动物。
分布:阿根廷,乌拉圭大草原地带及巴西。
形态特征:雄xing体100mm,雌xing可达125mm。经常把身体半埋于土中等待猎物上门的埋伏型狩猎者。
生活习xing:栖息于南美温暖而较干燥的大草原地带,对湿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或以上,它们的适温环境为26-29摄氏度。利用雨量较为集中的夏季来繁殖,会选择在池底产下200-1000颗宛如一个网球大小的卵块。
寿命:约5年
角蛙的饲养:
角蛙——ceratophrysornata及相关的物种
饲养空间:一只成年的角蛙(由吻端至泄殖孔长4-6英寸)可以很舒适地生活在一个塑料的储衣箱或10加仑大的水族箱内。如果你仅仅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可以不用垫材。如果是需要展示,厚达数英寸(具体厚度,视你想让你的角蛙将自己埋得有多深而定)的软木树皮块是很好的选择;同样也可以选用较光滑的石子,石子要比较大,以免被当作食物咽下去。
水:应该使用已经除掉氯气的水、过滤水,或是泉水。自来水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者煮沸,或者放在敞开的容器里过夜,来进行除氯。两栖动物是不喝水的,它们依靠皮肤来吸收水份,所以要提供一个大水盆子,让蛙可以很容易地爬进爬出。最简单的布置方法,就是将一个裸缸倾斜放置,让较低的一端蓄上一英寸左右的水。水应该每两天换一次,或者一旦脏了马上就换掉。
温度:角蛙可以忍受的温度范围为华氏70-90度。温度较低时,投喂食物的次数要降低一些,量也要少些。最适的温度范围为华氏75-80度。
食物:角蛙吃小鼠、金鱼、蚯蚓——几乎一切在它们面前活动的东西。一只成年角蛙每周的食量不应超过一只中等大小的小鼠或两条较大的饲料金鱼。它们总是很饥饿,但是喂得过多会导致蛙极端超重,使得它可能无法长期保持健康。要投喂活洱,如果是死的,要用镊子夹着在它面前晃动。如果是喂小鼠,最好是喂刚刚处死的或是解冻的小鼠,因为这样对蛙来说,比较安全,而对小鼠,也比较仁慈一点。
健康:蛙类偶尔会在短期内显得肿胀起来,并且后肢作出痉挛样的动作,在全身擦拭,这是蜕皮时正常的的行为。蛙很快就会以这种方式褪下它外层的皮肤,并暂时地裹着一层清澈的黏液,这层黏液不久就会消失。如果角蛙显得没jing打采,食yu不振,而又不是因为环境温度太冷,这就要引起注意了。首先总归是检查水质,然后是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落在水里,也可以直接作用在动物身上),再后是食物。被称为“红腿病”的细菌xing感染,有时候也会影响到蛙类。其特征为蛙的腹部和/或后腿的下侧发红,如果不加治疗,往往会致死。请与兽医请教抗菌素的使用及具体剂量。不要使用消毒剂;留在缸里的消毒剂对蛙是有害的,甚至会杀死它们。用温水和少量温和的洗涤肥皂来清洗鱼缸。彻底冲洗,完全弄干,以除去任何来自于自来水中氯气。
抓持:除了作体检和搬动动物所需,否则不应把它们抓在手里。所有两栖类的皮肤都具有通透xing,对毒素很敏感。有可能,在某一天,你的手上就沾满了对蛙来说是有毒的物质(发胶、杀虫剂、粉笔灰、墨水、消毒剂、肥皂,等等),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在抓动物前一定要将手彻底洗净。抓的时候,要一只手抓住它的两条大腿,而另一只手在腹部下面托住身体。避免单单通过腿部来抓持角蛙(会造成骨折),或单单通过身体(过度挤压会造成内伤)。
亚马逊角蛙
群体名称:armyorcolony
食谱:肉食
平均寿命:
尺寸:10-15厘米
体重:480克
小知识:许多亚马逊居民会穿着高脚皮靴以躲避这种凶猛的动物的攻击。
thefirstthingthatstandsoutabouttheamazonhornedfrogisitssize.theserotundamphibianscangrowto8inches(20centimeters)inlengthandwouldcoveragood-sizeteasaucer.theyarefoundinfreshwatermarshesandpoolsthroughouttheamazonbasin,fromcolombiatobrazil.
亚马逊角蛙让人首先注意它的地方是它的大小。这种洪亮的两栖动物可以长到20厘米长,可以盖住一个大尺寸的茶托。在从哥伦比亚到巴西的整个亚马逊盆地的淡水沼泽和池塘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amazonhornedfrogsachievetheirenormousgirthbybeinggenerallyindiscriminateaboutwhattheyeat.typicalambushpredators,theysqueezetheirbodiesintotheforestsubstrateorleaflittersoonlytheirheadsprotrude.whenanythingsmallerthantheirownbodieshappensby,theyspringfromthemudandswallowtheirpreywhole,lockingitintheirjawswiththeirsharpteeth.
亚马逊角蛙是通过不加选择得进食来获取它巨大的体形的。它们是典型的潜伏型掠食者,它们将身体藏在土层或树叶以下只露出头部。只要有任何个头比它们小的东西碰巧经过,它们就会从藏身的泥浆或yin影中一跃而起,用尖利的牙齿将它紧紧扣住。
theyareaggressivelyterritorialandvoracioustofault.somehavebeenfounddeadinthewildwiththeremainsofanimpossible-to-ingestvictimstillprotrudingfromtheirmouths.theirravenousappetiteandhugemouthshaveearnedthemandotherhornedfrogsthepet-tradenickname"pacmanfrogs."
好斗与贪婪也是它们的弱点。曾有发现在野外死掉的角蛙嘴里依然有无法咽下的猎物。它们贪婪的胃口和巨大的嘴使它们及其它角蛙在宠物市场上赢了一个昵称-“吃豆人蛙”(这是我们小时玩过的电子游戏,一张大嘴吃豆子,相信你一定玩过。)
femalesaregenerallylargerthanmales,butmalesaremoreornatelycolored,rangingfromdarkgreentolime-colored.femalesareusuallytan.scientistsareunsurewhatpurposetheirnamesakehornsserve,butitislikelytheyaidincamouflage,resemblingleafstemsinthewild.
雌蛙通常比雄蛙大,但雄蛙更华丽,颜sè从暗绿到灰sè都有,雌蛙往往只有褐sè。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它们的角有何作用,但它们似乎是为了伪装,有点像野外的树叶的茎。
非洲巨蛙
科名:赤蛙科
中文名:非洲巨蛙
学名:conrauagoliath
属名:conraua
食xing:以昆虫,蝎子,甲壳类或其他蛙类为食。
分布:喀麦隆西南部。
形态特征:体长170-320mm。体重可达3250克,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尾类生物。
生活习xing:栖息于热带雨林的溪流,几乎不会离开水边生活。所栖息的水域温度为16-23的低温。
非洲巨蛙可能是蛙类家族中个头最大的,一只成年雄蛙体重足有3公斤,身长约30厘米,若是将它的两腿拉开,身长可达1米多。据说,只有苏里南的“比法马里尼”蟾蜍可与之相比。然而,这种罕见的蛙类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它的名字已经上了华盛顿条约规定禁止国际交易的濒危物种的红sè名单。
非洲巨蛙生活在喀麦隆南部和赤道几内亚北部炎热cháo湿的原始森林和大河中。20年前还几乎随处可见,但现在却不同了。为了拍摄这种巨蛙的照片,法国《巴黎竞赛画报》的记者热纳维耶芙#8226;朗松在偏僻的热带森林里寻找了4个月。她解释说:“这种巨蛙的生活环境十分特别,只有在这一地区的森林里才能生存,年平均温度在25摄氏度至29摄氏度之间。但是,近30年来,由于附近的村民砍伐森林和开荒种田,致使巨蛙生活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另外一些地区,河水也受到了污染。尤其是人们的大肆捕杀,非洲巨蛙正面临灭顶之灾。”
道理很简单,人们愈是砍伐森林,森林里可供食用的猎物就愈少,那些在传统上依靠捕猎生活的贫穷的人们,不得不把眼睛转向巨蛙,因为这种蛙肉的味道鲜美之极。不仅当地人捕食巨蛙,在雅温德和杜阿拉等大城市,食用巨蛙甚至成了一种时尚,宴会上和结婚时也都少不了这道菜。
此外,非洲巨蛙的非法买卖也很盛行。当地人捕捉巨蛙除了自己食用外,还拿到市场上出售,巨蛙已成为他们滚滚的财源。一只2公斤重的蛙可卖2000—3000非洲法郎(约合4美元),若是一只个头更大的雄蛙,售价可达8000非洲法郎。
非洲巨蛙同其他蛙类一样,采用体外受jing的办法进行繁殖。成年雌蛙一般每年旱季(12月至次年4月)在陡峭的岩壁和河岸上产卵,然后雄蛙再来给蛙卵受jing。现在的情况是,这种蛙类往往还没长到繁殖期就已被人类捕捉了。
20世纪80年代,美国还从非洲大量进口巨蛙进行“跳高比赛”,这种蛙的弹跳能力很强,可以跳到5米多高。由于远途运输,一半以上的巨蛙在路上死亡。尽管现在这种国际交易已被禁止,但一些非法交易仍在偷偷进行。
看来,非洲巨蛙同世界上其他面临灭绝的物种一样,要逃脱这种厄运,几乎是不可能的。
斐济树栖扁手蛙platymantisvitiensis
蛙科是无尾目的第三大科,有50余属650余种。蛙科的分布比其它任何两栖动物都要广泛,几乎遍及各大洲,也出现在一些岛屿上,最北可达到北极圈。蛙科在非洲最为繁盛,光是特有的属就有18个,其中在马达加斯加岛就有3个以上的特有属,而蛙科也是无尾目的最大成员也分布于非洲。蛙科在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也比较丰富,如我国常见的黑斑蛙和各种林蛙。但欧洲和美洲的蛙科则只有蛙属rana的成员,其中在南美洲只见于北部地区。蛙科在澳洲也只有极北部才有,而在临近澳洲的一些大洋洲岛屿上却能见到,而这些地方几乎没有其它的两栖动物,蛙科成员在这里则占据了不同的生态地位。在斐济岛有两种扁手蛙platymantis,分别为陆栖和树栖,其中树栖扁手蛙看起来与树蛙科或雨蛙科的成员非常相似,树栖扁手蛙有多种sè型,看起来好像不同的种。扁手蛙的其它种类也均局限于亚太地区的海岛上,其中包括不少树栖的成员。扁手蛙在卵中完成变态,孵化出来的就是小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