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轮回宝鉴 > 齐白石 “十工虫秋草图” 鉴赏

齐白石 “十工虫秋草图” 鉴赏(2/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到游戏 极品奴魔师 聚宝成仙 开着飞机到异界 仗剑异世行 情字一生华凉一梦 汇转大陆 我为内衣狂 心容万物 大明魂

齐子如的草虫多数比其父画的工细,着sè受陈半丁的影响,后来又吸收了王雪涛的画法,鲜艳柔丽,胜过其父,但线条的勾勒功力不如白石。子如的草虫在线条的功力上比不过白石,在造型和sè彩上又逊于雪涛。白石画蜻蜓翅膀,先着力写出主筋,用笔有去有来,瘦硬挺秀,使人一望即知这翅膀好象是活的,其余大部分网纹则是随着翅旁的结构,一笔一画地勾画出来,又匀停,又润泽,有透明感。这是区分白石工虫的亲笔与代笔的重要依据之一。娄师白当时代笔的草虫,功力较白石和子如有明显的差距,较易区分。此画的上款是社会名流熊十力先生,不同于一般的应酬之作,再看画中工虫线条的勾勒,笔笔中锋,肯定自若,沉稳挺健,应为白石60岁左右的jīng心之作,八十五岁落款印。

齐白石的草虫有工写之分。工笔草虫又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虫为大写意花卉做点景,这种形式在立轴、横批等大幅作品中经常出现,其中的工虫,代笔或他人后添者较多,因为草虫并不是画面上的主角;另一种以描写工虫为主,为突出表现工虫,只以简单的写意做辅助背景,这种形式多见于小幅册页,代笔相对少一些。

象“十工虫秋草图”这样大的尺幅,通常是要补加大写意花卉的,此画也许白石老人认为是自己亲笔画的jīng品而不忍心喧宾夺主,没有再添加大写意花卉作背景,为了刻意突出草虫的主角地位,只简单的画了三簇大写意秋草,虽然只有简单的三簇秋草,却衬托出了十只草虫的生机勃勃,同时还确定了飞翔的草虫与地面草虫空间位置,以极写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这里工与写都达到了极致,即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又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齐白石是构图高手,画面上草虫的排列总体呈大S形走向,局部呈倒三角形,草虫之间相互顾盼,仿佛是在悠闲地聊天,充满了天真和童趣,(齐白石的写意青蛙常采用这种三角形相互顾盼式构图),留出大面积的空白,为空中飞翔的蜻蜓和蝴蝶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既增强了草虫的动势,又给观画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使画面空灵而不空洞,这样巧妙而空灵构图明显受八大山人(朱耷)的影响,并有所发展,此画堪称齐白石大幅工笔草虫的jīng品和代表作。类似的大面积留白的工笔草虫画为数极少,如běi jīng画院收藏的“出居声响图”(15厘米x102厘米),是齐白石罕见的工虫画手卷jīng品。画面的中部偏右用工笔划出一只蝈蝈,应画于10年代末到20年代初,旁边用大写意补画一个开盖的草虫葫芦,用笔老道拙朴,边题行书款:“出居声响,白石山翁制”下钤“木人”朱文印一方,题款书风遒劲洒脱,丛书风上可以确认此画的写意部分和款应补于30年代晚期,以勾勒法结合干擦渲染法画蝈蝈,画的灵动透明,栩栩如生,线墨sè运用得恰到好处,仿佛是一只活的蝈蝈跃然纸上,振腿yù跳。整幅画在蝈蝈前左边空白占据了画面的大约三分之二,留有如此之大的空白,是为了给这只蝈蝈留出足够的跳跃空间,白石老人可谓独具匠心和童趣,他似乎和这只蝈蝈“心灵”相通,仿佛在对它说,你闷得时间太久了,该出来活动活动伸伸腿脚了。

齐白石的工笔草虫,既有神形兼备惟妙惟肖的整体效果,又有细致入微的结构刻画,非常注重草虫的体态结构,反映了他极为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力。所画草虫的关节转承处,既符合昆虫的生长规律又不死板僵硬。jīng细的工笔划,很容易画得腻和板,甚至将生动的草虫画成僵死的标本,齐白石的工虫,在工笔划中加入意笔划的趣味,做到了在jīng细中求生机,严谨处富变化,如他画蜻蜓翅膀上的网纹,用笔有轻重和浓淡变化,增加了翅膀的动感;画水中草虫的长足,一笔瘦硬的线条即画出了长足的挺拔表现出关节的结构,表现出他深厚的细线条功利,和他写意画的笔法相通,表现出他数十年的绘画功夫、学养和悟xìng。齐白石的画不但注重草虫的结构,还注重质感的表现,他不排斥吸纳西方文化,晚年还曾经表示,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他也要学习西画,他画的细笔写真像和工笔草虫中所表现的质感和透明感,看得出他对西画的间接借鉴。如蜻蜓、蝉、蜂类甚至蝗虫的翅膀画得很透明,蝴蝶和蛾子的翅膀画的通体蓬松通透,有一触即掉的质感,这些都和他早年的人像写真的技法一脉相通。《白石老人自传》中说:“我又琢磨出一种jīng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透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人们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目前尚未发现齐白石的早期肖像画上有这种绝技,但他所画得蝉,透过翅膀隐约可以透出蝉的肚子,正是这种绝技的表现。齐白石在工笔划技法的许多创新与运用是一般画家难以做到的,达到了徐悲鸿所赞美的:“尽jīng微,致广大”之境界,体现出白石老人数十年的绘画功力、学养、敏锐的观察和表现能力以及长期的农村生活基础。

大凡传统的中国画家,擅长花鸟者几乎都能画草虫,因为花卉中点缀草虫更能使画面生机勃勃。历代花鸟画家多在画中点缀蜜蜂、蝴蝶,广及蜻蜓、蝉、蝗虫等较为优美的昆虫。而齐白石广及蟑螂、臭虫、苍蝇甚至微小的蚊子等等许多为人类所厌恶的害虫,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上游的,只要是他见过的昆虫几乎无所不画,齐白石自己曾立下豪言:“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很难统计他一生究竟画了多少种草虫。如果说无所不画,以画草虫的品种多取胜,只能限于“能品”的范围。对于受过规范造型训练的画家来说,将自己目睹的东西画出来不难,画的象也不难。但要画得既活灵活现又神形兼备又生机盎然,并在画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是极其困难的!而这种境界只有齐白石能够达到。他在69岁时在rì记中写道:“大笔墨之画(写意),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工笔),难得神似。此二者与余常笑昔人,来者有笑余者,恐余不见。”,这是他数十年作画的深刻体验与感悟,他的工笔草虫不但注重形似,更注重传神,这正是他超越历代画家的高明之处,可谓“神品”。这不是偶然的,齐白石出身于湖南湘潭的贫苦农民家庭,长期的农村生活,造就了他朴素善良的xìng格,对土地、自然和生灵的真挚情感,决定了他情不自禁地要用手中的画笔来倾注对昆虫---这种大自然的生灵的关爱。在他的笔下,昆虫没有了益害与美丑,有的是和谐共存和生活情趣。在他的心中,任何昆虫无论害益都有生存权,它们丑与恶的自然属xìng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把他们的自然xìng变为艺术美,化丑恶为美善。齐白石为我们创造出超现实的草虫世界,他除了画人们眼中传统的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等,还把那些被人们认为丑恶的昆虫搬上了画面,甚至还让人类所厌恶的蟑螂爬上餐桌,与人类共享美餐,我们看到他画的这些“丑恶”的昆虫,忘记了它的属xìng,感觉到的是美好,是生活情趣,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这是一个生态平衡的世界,没有憎恨,没有残杀,自然界中的物种是美丽的和谐共存的。这正是白石老人为我们创造的理想的艺术境界,只可惜无声。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更加自觉地强化了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也就更加突显出齐白石草虫艺术的超前魅力。

五代黄荃的“写生珍禽图”是目前发现的存世最早的工笔虫禽画稿,宋至元代草虫入画已相当普遍,宋代画家注重写生,善于抓住对象外形特征,注意真实而巧妙的艺术表现,并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元代失意的文人投身绘画者相当普遍,将书法的意趣和文人的情感融入画中,遗形取神,逸笔草草。明清两代文人画兴盛,重山水轻人物花鸟,更轻草虫,重摹古轻写生,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纵观中国绘画史,没有任何人对草虫画,象齐氏父子和王雪涛那样倾心,并达到齐白石的艺术高度。齐白石的工笔草虫在题材和表现上,独具一格,即继承了宋代画家极注重对动植物形象观察写生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他热爱生命关爱自然的纯朴思想感情,开时代新篇,可列为画中神品。齐氏草虫的出现,更正了传统的“评画以禽鸟为下,而蜂蝶禅虫又次之”(宋#8226;董迥《广川画跋》)的赏画标准,将传统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草虫带入了最高的艺术殿堂,大大提高了草虫画的品格。

齐白石属于长寿型的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他不得不画了大量的重复题材的应酬之作。早在20多年前,就有研究齐白石的学者认为,在齐白石的存世作品中,jīng品仅占1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齐白石作品的存世量在三万件左右,约有三分之二,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初被国内外大小公立博物馆或单位收藏,其中包括齐白石的多数jīng品,成为不可流通部分;仍有大约万件左右的齐白石作品被私人收藏,而这一可流通部分中,真正可称之为jīng品的只有千件左右,而这千件中还有许多在内容和题材上的重复,绝品就更少了。“十工虫秋草图”可谓集jīng品与绝品于一画。而大师级作品,只有代表作、jīng品、绝品才能流芳百世。

目录 没有了
新书推荐: 精灵:这个训练家太野了 斗罗:我,唐舞麟,一个假面骑士 盘龙:从水系主宰开始超脱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吞噬星空:授徒百倍返还 超神:向终极恐惧说话! 贫道千鹤,从斩妖除魔开始求长生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我在日本独自修行 她的护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