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轮回宝鉴 > 齐白石 “十工虫秋草图” 鉴赏

齐白石 “十工虫秋草图” 鉴赏(1/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到游戏 极品奴魔师 聚宝成仙 开着飞机到异界 仗剑异世行 情字一生华凉一梦 汇转大陆 我为内衣狂 心容万物 大明魂

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勤奋作画数万幅,其中以大写意花鸟画居多,山水及人物画较少。在花鸟画中,白石老人又独具匠心地将工笔草虫与大写意花鸟相结合,在中国画发展史上首创了粗中有细,雅俗共赏的花鸟画独特风格。也是他对传统中国画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试想如果白石老人在未成名和成名初期,一开始就直接画纯大写意花鸟,恐很难被市场接受,聪明的白石老人巧妙地运用早期从民间匠师那里学来的工笔划优势,在粗笔花草中加入了工细草虫,迎合了人们的两种心态,一是买画者觉得画工笔昆虫实在是费了一番工夫,不是随意涂几笔片刻而成,认为钱花的值;二是迎合了大众所理解的好,一般人认为画得好就是要画的象,画的逼真传神。他将工与写这两种矛盾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极工与极写合于一画做到了雅俗共赏,完美统一。

工笔草虫由于创作费时费力,所以在齐白石遗留的大量花鸟画中所占比率很小,加上有一些家人和门人代笔,给后人鉴定造成了困难,如何辨别白石亲笔和代笔,成为齐白石艺术研究者的一个难题。对于齐白石画工笔草虫的年代,目前有两种说法: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齐白石工笔草虫一般集中在四十至五十多岁间,六十岁后就不再画了,其属60岁以后款的工笔草虫多是他在以前画的草虫添作花卉蔬果后再补题,或是由家人、门生代笔。而据白石的入室弟子娄师白先生讲,齐白石七十以后,因为年老眼花,那种细笔的贝叶草虫比较难掌握,就由齐良琨(齐白石之三子)或他和其它门人代画,他们的配合尽力做到周全,最后在客人取画时由齐白石在代笔划上添上几笔并题款,即掩盖了可能有的弊病,又增加了可信度。这样的画一般被认可为真迹,但严格说来是半真半假。

两种说法相差十年,笔者认同后一种说法。其一,根据běi jīng画院收藏的一本齐白石甲子年(1924年,齐62岁)画的十开工笔草虫册页中第二页的行书题款:“客有求画工致草虫者众,余目昏阳雾,从此封笔矣,白石。”第四页题有:金农体楷书“璜制”和行书“此册乃甲子年所画,故有楷书‘璜制’二字,戊辰秋补记之,白石。”说明此册页画于白石62岁时的1924年,后又题款于戊辰年即1928年,当时齐66岁,此册上各页行书款风格一致,应都是1928年再题的,说明齐白石对外声称封笔划工虫是在66岁时。但对外称封笔不画,只能说明从此画的少了,并不是绝对不画,齐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如果买家就是特别喜欢工虫,又给予很高的报酬,(当时有每个工虫加一平尺之说)老人觉得划算,视力又允许,可能还是会画的。另外,白石老人自己也画一些自己留起来,以备老年眼花手颤不能作草虫时用.其二,娄师白先生,原籍湖南,1918年生于běi jīng,14岁(1932年,齐70岁)随齐白石学画,16岁(1934年)正式拜师学习书画,治印及诗词,长达25年之久。师白先生的话可信度较高。其三,据《白石老人自述》中讲,辛未年即1931年,齐69岁,曾入住张次溪家的张园(袁崇焕故宅)避暑,此间张的两个兄弟,在暑假期间陪伴老人,并为老人捉虫扑蝶作绘画标本,对着标本为草虫写生,不可能画大写意,画的应是工笔划或小写意画,说明齐69岁时还在画工虫。

“十工虫秋草图”应是齐白石的一幅非常罕见的作品。此画约150厘米x40厘米,纸本设sè。画面由两只蜻蜓,一只蝴蝶,一只蝼蛄,三只马蜂,两只蝗虫和一只蛾子,总共六种十只工笔草虫与大写意秋草构成;右边题有:“子真先生清属,八砚楼头远别人齐白石也曾写生,时客京华二十又九年矣.”一行行书长款,下钤“齐大”白文印一方,左下脚钤“雕虫小技家声”朱文印一方。上款“子真先生”是著名哲学家熊十力,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号子真,晚年号漆园老人。先后在武昌文华大学、天津南开中学、běi jīng大学、浙江大学任教。解放后,任全国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为社会名流。“八砚楼”为白石先生在湖南湘潭老家的居所之名,“八砚楼头远别人”多出现于齐白石八十岁后的题款中,表现出这位远在京城的耄耋老人的眷眷的思乡之情,类似的题款还有“八砚楼头久别人”,“八砚楼头旧主人”,“八砚楼主”等;此画的落款时间为“客居京华二十又九年”,白石老人1916年来京,以此推算并参考其它类似的年款,题款的时间应在1945年,此年齐白石的实际年龄应为八十二周岁,自落款一般属八十五岁。(因听信了算命先生之言,用瞒天过海法将年龄增加两岁,再加上虚一岁,故他75岁后所落款的年龄,比实际周岁增加了三岁)此款的书法风格与常见的齐白石1945年左右的大写意花鸟的应酬之作不同,常见的款大多比较随意,而此款书写严谨挺拔,行笔沉雄稳健,刚中有柔,行书中具有浓重楷书味,与他农历1944年底(公历1945年初,即齐夫人胡宝珠去世一年后)赠给挚友王森然先生的篆书中堂的落款,风格极为接近,(《美术论集》,第一楫,1982年1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1-22页),所以此画落款的时间,很可能是在1945年chūn节刚过,也说明这是白石老人用心的经意之作。

有些齐白石的工笔草虫,画于他jīng力旺盛的四十至六十多岁左右,而画中的写意花草及题款,为他七八十岁后添加的,也有一部分落齐白石亲笔款的工笔草虫(以贝叶草虫居多),为其得意门生王雪涛、衣钵传人第三子齐良琨(号子如)或入室弟子娄师白代笔,还有一些齐白石大写意花草当时的画商为了赚钱请他人后添工虫。白石亲笔与雪涛、子如代笔,较难区分。鉴定时要参阅《王雪涛全集》和《齐子如画集》反复对比研究。

王雪涛(1903年-1982年)是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的花鸟画家之一。他继承宋元以来优秀传统,取材广泛,构思jīng巧,形似神肖,清新秀丽,富有笔墨情趣。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体,学先人为我所用,不断创新。sè彩上创造sè墨结合,以sè助墨、以墨显sè等多种方法,巧用sè彩,为画面增添韵律。他开创了小写意花鸟先河,工写结合专攻写意花鸟。他天生奇才,用功刻苦,才思敏捷,不为成法所囿,二十出头即已多次在各地举办画展,名满京华。他的用sè有独到之处,善于中西结合,随类赋彩,淡雅恬静,尤其善画牡丹,着力表现其光影变化;在构图章法上,主线、辅线、破线,三线相辅相生,引、伸、堵、泄、洄五诀窍引人入胜;造型方面,生动准确,既有西方之写实方法,又有中国传统之写生功力,特别是善于抓住花鸟最为传神的一瞬间予以定格。他所绘就的花鸟世界丰富多彩,生机盎然,所营造的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绘画风格,深受好评。王雪涛绘画创作可分三个时期:建国前为前期,作品较繁密;50年代初至60年代为高峰期;*后为后期。他早年曾师从齐白石,有一段时间画风酷似乃师,深为齐白石称道,被公认为是齐白石众多弟子中花鸟画最有成就者之一,甚而有人认为其草虫超过了齐白石。比如齐白石画蜜蜂翅膀,是用水点后,再用重墨冲开;王雪涛却用干笔划出蜜蜂翅膀飞动的效果。他笔下的草虫,兼工带写,迥异于乃师,有的为齐白石所未表现,为画坛所重。可谓齐派草虫的真正发扬光大者。

齐子如(190年―1955年),齐白石第三子,也是第一个继承父业的孩子,18岁随父到běi jīng求学,并入著名画家陈半丁门下,专攻草虫花卉。其画风工笔写意并重,豪放秀雅兼备。由于长期耳濡目染,齐子如绘画技法颇具白石老人风骨,且有发展。白石老人十分喜爱这个儿子,不但亲自为其刻印多方,而且常常父子合作,共绘jīng品,可惜英年早逝!未成大器。

王雪涛在拜齐白石为师前,已拜王梦白为师,深的梦白的灵动之趣,同时他又学过西画,有较深的造型和sè彩功底。1926年齐子如离开běi jīng后成为齐白石工笔草虫的主要代笔人。齐白石1924年后画的草虫和王雪涛代笔最难区分,但他们的画法还是有些不同,齐用笔沉稳用墨较重,王用笔灵动(得其老师王梦白之神髓)用墨较轻,王学过西画,在造型上比齐更多样,齐画草虫较丰满,王画草虫较瘦劲,用sè艳丽。齐画草虫静中yù动,属静中传神,王画草虫型中有动,属动中传神。孰高孰低,真正的鉴赏家心知肚明。běi jīng画院收藏的130张未完成稿中就有可确认的王代笔,běi jīng画院编《草间偷活---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中第352页“蜻蜓图稿扇面”,在扇面边上有一行楷书小字“寿丞求画花卉”,对比王雪涛30年代的书法,发现应是王雪涛30年代所写,此为王为齐代笔的重要依据。看来“王为齐代笔,齐1只工虫卖10块银元,给王1块银元”的“传说”绝非空穴来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了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EVA:从迪迦归来的碇真嗣 火影从大筒木血脉开始 斗罗绝世:转生黯,成就秩序神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