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周家窑往事 > 第九章

第九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凤岭有剑 网游之彪悍重生 英灵之歌 牵爱 怒焰血眸 异眼游龙 莎愧世界 极品网游行 武皇传说 狙击时空

陈三爷把戏班子请了回来。这一下屯子里可热闹开了,下地的人们提前收了工,晚饭也早早吃完,xìng子急的人先来到屯子里的大场院围坐一起聊天。就等着看戏了。

郑青云从赫家出来,去教私塾的米先生家,求米先生写了周家窑乡团几个字后,快步赶回家。

郑家院落在周家屯最里面,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东厢房是女儿卧室和厨房,西厢房当了粮仓和库房,正房居住郑青云和他三个儿子。

大院套里养着猪和骡马牲畜,可没有半点异味,这足以看出这户人家的勤劳和洁净。院落空场处有石锁、石杠铃等练武健身的器械。

正房西屋里干净明亮,一铺大炕靠南,北墙排列四对箱子,上面一对掸瓶里面插着两把鸡毛掸子,屋里没有多余的物件,让人感觉简单明快。

郑青云一进院就喊女儿巧曼,正在厨房忙活的女儿应着声走了出来。

郑巧曼是郑青云唯一的女儿。团团的园脸清澈动人,柳眉凤眼,小鼻子,小嘴,一抹腮红挂脸边。巧蔓十岁时候娘就过世了,那个时候她就开始持家,一晃已经五个年头了。这个巧蔓无论是家里外头,田里炕上都是把好手。

“你用这个字做一面旗帜。”郑青云把米先生写的大字递给女儿,直接进正房翻箱倒柜找做旗帜的布。

“这是什么呀?”女儿跟着爹的身后问。

“咱们屯要办乡团,这是米先生写的乡团名字。”郑青云翻出来一块黄布和一大块红布。

“现在就做吗?”女儿接过布问爹。

得到肯定的回答以后,女儿郑巧曼用黄布按米先生的字样剪了下来,然后缝在那块红布上。

巧蔓的巧手在十里八屯都有些名气,和城里的好裁缝都有一比。一会工夫就把一面黄字红底的三角旗缝制出来。自己嫌不顺眼,又用找来几条白布镶个边。

女儿在缝制旗帜,当爹的郑青云去仓房翻了底朝天,把平时练武有用没用的短刀长枪,都堆放在了院当中。

看到有的生锈的刀枪,郑青云把磨石搬到院当中,霍霍地磨了起来。

女儿缝制完旗帜,拿到院中给爹看,郑青云连声说;不错!不错!

巧曼去做饭,爹催促快点。

郑青云三个儿子下地回来,看到满院子的刀枪剑戟甚是奇怪。

“爹!把这些家什都找出来做什么呀?”老大念合问。

“咱屯办乡团,先拿出用用。”郑青云在梳理枪缨。

“咱屯要办乡团呀!是真的吗?”老三重合有些兴奋地问。

“当然真的了,你参加不?”郑青云放下手里的家什,拍着重合的肩膀四人一同进屋。

大炕上,摆放一个乌黑的炕桌,桌上是巧曼早已做好的饭菜,两个热菜,茄子炖土豆,芹菜炒粉条,还有蘸酱的小葱,生菜,干豆腐,一大搪瓷盆高粱米水饭。

吃饭时候,郑青云把与赫老六商量办乡团的事情与几个孩子说了一遍,并让老三重合拿拿主意,怎么能把青壮年招为乡团。

老三重合说;这个好办,这事你就交给我吧。

三个儿子吃过饭,扯着巧曼做好的旗帜来到场院。

场院在屯里的东头,一剁剁秫杆柴火把宽阔的场院围了起来,早来的大人们已经三一群俩一伙聊起了天,小孩子们在戏耍打闹。

郑家三个儿子的到来必定会引起一阵的sāo动,何况手里还扯着旗帜。

为什么说郑家三个儿子到了场院会引起sāo动那?

那得慢慢道来。

俗话说;龙生龙,虎生虎,郑青云这三个儿子,如果按当年女人欣赏男人还有审美观的话,那就是一俊、二壮、三智慧。

郑家二小子郑敬合就占了这第一个俊字。

俊到什么程度那?,大白天你见到他如果不仔细辨认你分不清是男是女,就算你把他放在女人堆里也能堪称美女。你说这个小伙子长得有多俊。

说人家那眼睛怎么长的,不但大,还毛嘟嘟的,一眨眼呼扇呼扇的。说人家的小嘴怎么那么红,如同朱砂点缀。说人家那牙齿怎么那么白,好似贝壳含口中,说人家皮肤怎么那么嫩,恰如婴孩的肌肤一般。

这敬合也同样跟大伙下地耕作,可人家的那脸蛋怎么也晒不黑,弄不糙。让人羡慕的不得了。

中等的身材,不胖不瘦。和父亲兄长一样喜欢拳脚,练出了一副好身板。

敬合小的时候算是最遭罪的了,他的罪不是受什么苦,是他的俊惹的祸。还在襁褓里,只要是来郑家串门的大婶大娘,也不管他是睡觉还是玩耍一定是抱起来,连啃带咬的希罕一通,把个孩子折磨够呛,敬合娘心疼,但也没话可说,只是不敢把孩子抱出门。

等到了能满地跑了,那就更不得了。几乎就没在家吃过饭,不是这家大姑娘给领走到去吃好吃的,就是那家小媳妇带着去闲逛吃零嘴,都还振振有词的说:“带着俊小子以后自己也能生个俊小子。”

如果要是被叔叔大爷碰到了,那就更糟糕了。非要逗他,说他不是男孩,每次小敬合都被逼迫脱下裤子露出小**来证明自己是个男孩才算罢了。把个小敬合折磨的有点怕见人,尤其是那些婶子大娘,每次见到他,都得在他那张小脸蛋留下几排牙印。

敬合就是在这所谓的xingsāo扰下长大chéng rén,到了**九。自然成了诸多姑娘怀chūn的对象,也许是达小落下的毛病,无论那位姑娘对他暗送秋波,他都没什么感觉,害得不少姑娘只能是暗恋着他。只是屯里的小媳妇们可不管别的,只要是见到敬合就要善意地调戏一下。让这敬合无可奈何,但内心里却暗自下决心一定要离开这个周家窑。

因为长的俊,屯里人给他起了绰号“画儿人”。

郑家大小子郑念合占得是一个壮字。从小习武,有把子力气。在屯里摔跤、掰腕力没有对手。

曾经与屯里人打赌,举起过场院里的石磙子。

浑身上下都是肌肉疙瘩,让人看着眼晕。古铜肤sè,浓眉大眼。无论是行为长相与爹很是相似。屯里人把他戏称为郑小云。

三小子郑重合还未成年,才十四岁。和家人一起习武也练就一副好身板,只是满脸稚气让人一看就是个孩子,一天到晚就喜读书。不大的时候就缠着米先生听三国,重合很会来事。深得米先生的喜爱,没多长时间就把米先生肚子里的学问给掏个干净。

米先生只好给重合推荐一些书籍,让他自己去读,有不明白的地方,米先生都会耐心地讲解。

这小重合是满腹学识,无论大事小情与人说起来都条条是道。现在连米先生有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都请他拿主意。屯里人都叫他“小先生”。

这样的小伙子到那不会惹起sāo动呀,何况还扯着一杆大旗。

场院里戏班子正搭戏台,小孩子门偷摸的去瞧用席苇子围起的后台,不时里面出来个戏班子里的人把他们哄走。

郑念合把旗杆插在磨盘孔上,一手扶着旗杆一手掐着腰,小褂子敞着,露着满是肌肉疙瘩的胸脯,显得威风凛凛。

大人小孩看郑家三个小子在磨盘上插上了大旗都围了过来。

“重合,那旗帜上写的是什么呀?”人群里的一位大爷问。

“张大爷,写得是周家窑乡团。”郑重合说完跳到石磨盘上。

“老少爷们们!胡子已经闹到了郭家屯,对我们周家窑也是虎视眈眈,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组织乡团把自己武装起来!绝不让胡子踏入周家窑一步!为了我们的姐妹为了我们的财产,我们一定要保护自己的家园!”郑重合小嘴吧吧地鼓动着大家。

“有胆量勇气的到这里来报名!自己说了不算回家问问媳妇,没媳妇的就去问爹娘”郑念合大声喊着。

场院里的人越聚越多,嘈杂一片。

小伙子们围着郑念合七嘴八舌的问。

“给发枪不呀?”

“发饷不?”

“还发媳妇那!”有人替郑念和回答。

大伙哄笑起来。

“重合,你先把哥的名字写上。”郑念合看大家犹豫让重合把自己名字写在名册上。

郑重合摊开名册,拿起笔蘸了墨汁,工整地写下了大哥的名字。

“把咱哥仨的名字都写上。”念合对重合说。

“先别都写你家人,把我先写上。”一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挤到人前对重合说道。

郑念合一瞧来人,笑了,是自己的屯里的好兄弟张chūn柱,两人在屯里伙伴们关系最好,从小在一块长大不说,主要是这个张chūn柱也有把子力气,两个人一起习武练功,在伙伴里唯一能与念合还能较量一番只有他了。

看有人报名,xìng急的人也跟着报起名来。

郑青云手里拎着家什,肩上扛着一捆扎枪边喊;借光,边挤进了人群。后面紧跟着巧曼,怀里抱着一捆腰刀,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有人赶忙接了过来。

郑青云让敬合把报名单拿过来看,已经有二十多位报了名。

“张chūn柱。”郑青云喊了第一个报名的人。

“我在这。”愣头青一样的小伙子答应着。

郑青云从鼓囊囊的兜里拿出两块大洋。递给他说:“接着,去挑把武器。”

楞小子chūn柱咧着大嘴乐了,还有点不好意思接。

郑青云把大洋塞到他手里说:“去拿武器。”

“是!”chūn柱答应一声,到刀枪堆里挑了一把腰刀,拔刀出鞘,耍了刀花,回头问郑青云:“青云叔!把家底都拿出来了呀?”

“这小子真有眼力,那把刀我自己都不舍得用。”郑青云对chūn柱说。

“刘二虎!”郑青云继续喊着名字。

“有!”

“张狗娃!”

“米子轩!”

“冯耀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