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安禄山新史 > 第十一节 太白来洛阳

第十一节 太白来洛阳(2/2)

目录
好书推荐: 傲视天地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道血诛神 寻龙天师 青莲太初 三夫逼上门:夫人请娶 再生在机甲帝国 狂兽黑帮 我的私人仙境 傲视江湖

安禄山虽然对李白没有答应自己的邀请而感到有点奇怪,但想明白他话中的意思,顿时也是爽朗一笑。赞道:

“好!不愧为李太白!有志气!那录事参军事一职,我就随时等候太白来取!”

现在没了杨国忠高力士他们捣乱,更没有李林甫阻扰视听,李白中状元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稍稍让安禄山有点担心的是,如果李白的名声太响,会不会引来李隆基的过多注意,又把他召去做翰林院待诏供奉,弄得自己竹篮打水一场空。

到时候就算李白敢拒绝,自己也不敢拒绝呀。不过想想李白的为人,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妥协,安禄山当然不再那么担心。而且,现在的李隆基也并不是那么的喜好养了文人给自己填诗作曲。

有了这位太白先生的到场,安禄山自然大为高兴,先是谈了谈风花雪月,风情美景,再谈了谈当今的政治形势,军事外交。安禄山对李白的才能大为惊叹,虽然有不少纸上谈兵的内容,实际应用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但是对于时局的把握上,却绝对是非常有远见。

言谈中,安禄山本来还担心李白会把商谈的内容重点转移到诗词歌赋上去,不想李白却是基本不谈诗歌,只是谈论政治军事。

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自己自认诗歌上勉强也能拿得出手,在外的名声更是非常不错,但是面对这个未来的“诗仙”,他可丝毫没有准备献丑的意思。至于考较李白的诗歌才能,这一点安禄山早已经准备好了,待会儿就帖子,邀请王维,崔颢,王昌龄,贺知章,祖咏等洛阳著名的诗人,明天在酒楼相聚,到时再把李白介绍给他们。当然,也不能忘了请尚且年少的杜甫,比较比较这盛两位唐最伟大诗人的风采。

安禄山暗暗松气,李白内心却是更为高兴,一直以来,外面流传的都是他的诗歌名声,一般人见到他,也都是喜欢和他谈论诗词歌赋,但实际上,他内心认为自己最拿得出手的,反而是自己的治国才能。诗歌仅仅是他的爱好,治国才是他的报复所在。想不到安禄山一见面就能把握到自己的真正才能,李白心中的那份知遇之感,就不用再说了。

虽说学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但不是也有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说法吗!

*********************************************

就在张说和宇文融那边暗地操作的时候,安禄山也带着蜀中来的李白,进入了洛阳长安的文翰场所。

洛阳最大的酒家,今天二楼不对外开放,因为当今安学士,已经把整个二楼包了下来,用来宴请在洛阳的各大诗人才子。

“安学士别来无恙!”

“哈哈哈!安兄今日又有什么新奇玩意儿要介绍给我们吗?”

“……”

王维、崔颢等享誉两都的著名才子,都一一进入了酒楼。

为了提升李白的地位,安禄山的这个酒宴请的都是名声已经非常响亮的人物,就算是李白和杜甫,也在安禄山的有心宣传下,名声不小。

“诸位!诸位!”安禄山看到宾客已经来的差不多了,高声招呼道。

“诸位!今天安某为大家介绍一位大才子!他的大作已经有不少人知晓,就是那篇著名的《侠客行》!下面,让我们欢迎来自蜀中的大才子李太白!”

“好!欢迎!”

“欢迎李太白加入洛阳诗坛!”众人齐声响应。

李白被这样新潮的欢迎方式稍稍吓了一跳,不过他也算是经常出入翰墨场所的老手了,看到众人鼓掌,立刻微笑着站了起来,向大家拱手道谢。

“多谢诸位!李白初来京师,今后还望诸位多多指点!”

“哈哈哈!早就听安学士提过太白兄的大名,今日见面,太白兄须得先做几诗篇来,让大家见识见识!”崔颢当先叫道。

虽然李白刚才的话很客气,但却没有丝毫谦虚的意思,这个同样狂妄的崔颢,自然不能容忍李白这种态度。

“对!还请太白兄让我们见识一下!”余下人中当然也有不服气的。

安禄山笑着没有接应,他也很期望看到不按照历史展的李白,还能不能做出原来的名篇!如果不能的,自己可不会介意帮忙!

“诸位都是名家,刚好李白在出蜀中时,做了几小诗!请诸位品鉴一下!”李白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哪里会在意。大方的道: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清朗的声调,却激人心脾。

“好!好一古风曲呀!”最先反应过来的自然就是早就听过这诗的安禄山了。

他的这一声赞叹,也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鸣,包括崔颢在内,纷纷出言称赞。

“哈哈哈!区区陋作,当不得大赞!”李白这时候到谦虚了。

“怎么当不得大赞!”一个苍老而不失漏*点的声音响起。

听到那个老头子话,席中的众人连忙静了下来,他正是当今洛阳文坛的真正领军人物,礼部侍郎、集贤殿学士贺知章。

“哈哈哈!贺老哥觉得太白兄的诗作如何?”和贺知章平级的安禄山笑着问道。

“唉!此调本天成,当是偶入凡尘间哪!”贺知章摸着自己的胡子,轻击着桌子赞道。

“哈哈哈!贺老哥说得不错!太白本来就是谪仙人呀!”安禄山也是大笑的赞扬。

有了着两位集贤殿大佬的赞扬,其他人自然是对李白更加佩服。

随后,杜甫这位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也做诗云“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学士从,以我似班扬。”再次惹得众人纷纷赞扬。其他诗人也是各有表现!

在安禄山的有心安排下,本来还名声不显的李白和杜甫,正式的登上了大唐文坛的名流之中。而李白更是不出安禄山所料,三天之内,整个洛阳城就已经盛传他的名声。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