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安禄山新史 > 第十二节 外放去幽州

第十二节 外放去幽州(1/2)

目录
好书推荐: 傲视天地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 道血诛神 寻龙天师 青莲太初 三夫逼上门:夫人请娶 再生在机甲帝国 狂兽黑帮 我的私人仙境 傲视江湖

开元十四年(公元七二六年)四月辛丑,唐军在定、恒、莫、易、沧五州置军以备突厥。就在这个月,幽州准备了一年的对契丹用兵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大都督宋庆礼,联合朔方、营州等地共八万大军,准备围剿叛唐投靠突厥的契丹可突于部。

四月中旬,两军相持,就在契丹游走在草原上,安心等待来自突厥的援兵时,同盟的奚族部队突然叛变投靠唐军。行踪暴露外加内部叛变,契丹军大败,可突于率领三千精骑和万余残兵出逃,部族十余万人,全都落入唐军和奚军手中。

就在唐军和奚军准备一鼓作气,在突厥军来临前将他完全消灭时。突的事件,让唐军和奚军不得不放弃追击,并且立刻带着战利品脱离突厥边境。因为,奚族老领和唐军大都督同时死了。

奚族的大领落长李大酺,早就有病在身,一般的事务都是交给李鲁苏来负责,他的死,除了对奚族军的士气产生了一点影响,问题到也不大。宋庆礼的死却完全是意外。为了准备对契丹的用兵,这个大都督一直废寝忘食的工作,在动兵时,身体就已经有点两样,再持续的追击带兵,让他立刻病倒。军医的水平又有限,基本上没怎么好好治疗,这个大都督就一命呜呼了。

生了这样的大事,自然不可能再狠追猛打。联军只得一面急文呈报朝廷,一面各自退兵。虽然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但是没有清除可突于这个祸根,却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此时的朝中,刚好对立武惠妃为皇后的事情做出了最后决断。宁王虽然和惠妃母子的关系很不错,但是在立后问题上,经过群臣的劝说,最后还是直言:“武氏乃不戴天之仇,不可以为国母!”而其他诸王公主也纷纷认为“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复自有子,若登宸极,太子必危。”

见到家里家外都反对,武惠妃这个聪明的女人,立刻主动要求不封自己为皇后。因为她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太子的身上。现在后宫本来就已经没人可以动摇他的地位,当不当皇后,其实也就是一个名分而已。如果能当太后,那也是才真正的权力特殊呢。现在主动放弃,反倒可以给李隆基一个欠愧对自己的感觉,将来在要求他封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时,可以作为一个筹码利用。

果然,武惠妃的这一举动,立刻赢得了李隆基的尊重。认为她明大义识大礼,虽然没有真封她为皇后,宫中对她的礼秩,却都是皇后一样的待遇。

作为当初出主意的安禄山,武惠妃虽然没有直接表示,但对于这么一个机灵的人儿,她还是内心还是有点感激的。

五月癸卯,户部奏大唐今年共有七百零六万九千五百六十五户人家,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二人。开元盛世,达到了一个至高点。

但就在这时,幽州传来那封宋庆礼病逝的急报,让朝廷再次热闹起来。

到并不是说宋庆礼一死,群臣担心幽州会乱,大唐经营幽州这么多年,各种措施早就已经完备,绝对不会因为一个都督的死而大乱。但问题是,这个权力极重的都督现在空了出来,就肯定需要人填补。因为现在刚刚结束对契丹的战事,也不可能立即平静下来,遥领的都督显然不行,他都督必须是直接掌权的人。这么一个掌握实权的职位,自然引起了张党宇文党的觊觎。

*******************************************

兴庆宫,沉香亭外,百花竞艳。

头戴乌纱帽,身穿白龙袍的便服李隆基,缓步走在花丛间。

身后跟的是宰相源乾耀、李元纮,集贤殿知院事张说,刚刚安置完契丹人回来的兵部尚书遥领朔方节度使萧嵩,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宇文融,以及曾经出使契丹的集贤殿学士安禄山。

本来以安禄山的品级和身份不可能参与今天的召见,但兵部尚书遥领朔方节度使萧嵩和安禄山关系良好,在得知李隆基准备询问如何处理幽州事务时,就推荐了安禄山这个熟悉幽州事务,并且曾经亲自参与过作战的本地人,问问他这个本地人的意见。

“众位卿家!如今宋庆礼病逝,幽州战事停滞,你们以为该如何处理呀!”李隆基手指拂过花丛,随意的向身后的群臣问道。

“陛下!如今幽州大都督空缺,幽州群雄无!要之事,应该是选好幽州都督,只要新的大都督到任,自然就能应付边疆的不稳!”作为相的侍中源乾耀率先回奏道。

“不错!不错!”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恩!朕也认为该如此!那众卿认为何人可以为新的幽州大都督?”

“这个新都督不比往前,须得任命能实际管事之人才行!”源乾耀又开始推太极了。

“陛下!臣推荐一人,定然能胜任幽州大都督!”张说并没有因为罢相而丧失活力,答奏时仍然十分积极。

“哦!张卿推荐何人可用?”

“开府仪同三司、太仆卿兼内外闲厩监牧都使王毛仲!此人熟知边疆异族,兼有治才,又深得陛下信任,可为大都督!”张说温声道。

“是毛仲呀!”李隆基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个王毛仲本是高句丽人,曾经当过李隆基的家奴,李隆基当皇帝后,他也被官拜将军。后来更是和李隆基、高力士他们一起率禁军杀死太平公主党羽,粉碎废立阴谋。深得李隆基的宠信。最近又因养马有功,倍受恩宠,加开府仪同三司,群臣依附他的很多。王毛仲嫁女儿的时候,李隆基问他缺什么。王毛仲只说:“臣万事已备,但未得客。”李隆基问他:“张说、源乾曜辈岂不可呼邪?”问他怎么不找张说、源乾曜这些人,他却回到:“此则得之。”这些人早就有了。李隆基笑了笑,明白了“知汝所不能致者一人耳,必宋璟也。”结果第二天,李隆基亲自为王毛仲召客人,对群臣说:“朕奴毛仲有婚事,卿等宜与诸达官悉诣其第。”这样的待遇,足见李隆基对他的宠信。

李隆基是宠信王毛仲,但也知道他的才能,王毛仲当个平安都督是没问题,但让他和突厥契丹争斗,却不一定能应付自如,到时肯定还要设副手帮忙。与其这样,那还不如直接设一个虚的大都督,让副都督前去管事呢。

“陛下!王开府虽然才能卓著,但是幽州凶险,不适合王开府上任!臣推荐一人,骁勇善战,定能胜任!”宇文融立刻出来奏道。

“呵呵!宇文爱卿推荐的是谁?”李隆基笑着问道。

“瓜州刺史张守硅!此人允文允武,足为边疆大将!”宇文融心中并没有适合的人选,现在这样说,仅仅是不愿意张说的推荐成功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