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涅槃——逆天吕奉先 > 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六十四章 智定潼关

第三部 潜龙升天 第六十四章 智定潼关(1/2)

目录
好书推荐: 古武之异界行 热血战警 绝世之光 鼬仙传 黄金龙鳞 修道者传 战荒时代 花医 逆命凡修 黑礁之鱼雷快艇四人组

第三部潜龙升天第六十四章智定潼关

当我亲自护送用坚冰震住的夏侯渊灵柩上门时,除了夏侯惇三番五次试图扑上来之外,典韦、许褚等人没有过激表现。程昱虽然表情悲伤却颇为无奈,最后告别时甚至为夏侯惇的无礼向我致歉,夏侯渊自杀的事上看起来我非常无辜。

夏侯渊的自杀至少有上千人亲眼目睹,事实上高明如郭嘉、沮授都以为这是夏侯渊因羞愤而自杀。这和他们的能力无关,主要是因为文官与武将的差别,他们能猜到夏侯渊的想法并且理解他的做法,但不大可能掌握夏侯渊的思维方式。除了贾诩这个最喜欢揣摩人性阴暗面的奸人以外,我不觉得有谁会怀疑夏侯渊的死与我有关,纵有疑虑也会在事实面前转瞬即逝。

以派船送他们去河东为条件,我从程昱那里讨回了杨修。整个过程肯定是遮遮掩掩,无外乎有人捡到了一个浑浑噩噩的走失少年。杨修的样子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他更象是一个略显聪彗的稚气少年而已。仔细一想,我才记起后来杨修跟孔融、弥衡他们一起混了很久才逐渐变得牙尖嘴利的,这倒是件好事。

第二天一大早,程昱他们就离城而去了,除非想等袁绍布置好人手沿途层层设伏,他们只能选择早走。除了杨奉等少数几人外,杨家那些人大多留在了长安,让我有些诧异的是卫宁也没走,只要他们肯安安静静做商人。对我来说这并无坏处。郭嘉没有走成,因为我坦言要留他三天

典韦、许褚等人虽然万人难敌,但比起可抵十万甲兵的郭嘉还是相差很远,我不惧怕强大地对手,可这不代表妇人之仁。碍于信义,我不得不放他们;出于利益,我不想纵虎归山。如何名正言顺留住或者扣住郭嘉呢?我苦思冥想。就差狠狠心在他的食物里动手脚了,可惜这年头没毒品。不然给他吸毒倒不错。

“主公,不能就这样放了郭嘉。”

如果是贾诩或者李儒,这番话再正常不过,可正直的沮授急匆匆求见就为了这事吗?虽然这话很对我的胃口,难道他被贾诩他们带坏了?

“把郭嘉放回曹操那里确是纵虎归山啊。”我点了点头。

沮授有些不悦的看了我一眼:“君子岂能言而无信?”

我有些傻眼了,这跟啊,不放人是你说的。放人又是你的意思。难倒让我冒天下之大不讳放了人再把他抓回来?不过沮授这话让我实在有些汗颜,曹操都能义释关羽,我这么小鸡肚肠算?

“主公,你可以暂留郭嘉数日,尽显诚意说服他加入我军。”

郭嘉这种人会降我,沮授是不是脑壳坏掉了。看着沮授似笑非笑地眼神,我忽然意识到了他的用意,高!实在是高!求贤若渴之心是人都能理解。我这样地做法并不会遭人垢病。现在放了郭嘉,外人说来最多就是我信守承诺,反正一起放掉的人也经够多了。同样是放人,连续两次放人更显我的光明磊落。随随便便放个人不难,全力争取后再放走一个自己心仪的绝顶智者没有宽大的胸襟是很难做到的,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信义为先地正面形象。当然。哪怕庞统已经早早离开了长安,他早晚也会知道这件事,这同样能成为我讨好他的材料。

“若是文和为曹操所擒的话,这可算万全之策吧。”沮授又说了句。

长安形势稍定之后,我其实很想就此离开,因为兵力吃紧下需要我的地方实在太多了:我前往长安的时候,高顺和李儒领七千骑兵自天水东进,若是没人牵制两万郭汜军的话长安形势将太过微妙;韩遂绝非善茬,吃了大亏后他不可能安分守己,尽管有鞠义、成公英等人坐镇。天水形势看似平和其实危机四伏;张辽虽然智勇双全。面对马超、庞德等超卓人物能守住安定我就心满意足了;张杨是在遥遥压制南匈奴,北地和冯翊两郡仅有的一曲狼骑基本被抽空之后。谁又能保证不会顷刻之间祸起萧墙呢?

形势突变下这些已经不是我最担心的了,目前最让我头疼地是贾诩那头。

按照我们本来的计划,刘协将被贾诩送到宛城。性情相近下,徐荣、张济、樊稠、张绣这些昔日西凉军巨头必能和睦相处,有他们坐镇宛洛之地,虽然争霸天下能力不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下要想保一时平安应当大有希望,再不济我也可以出兵相助。最理想的莫过于董白嫁给刘协,这样可以让董卓旧部与刘协旧怨冰消,君臣通力合作下宛洛之地将成为中原混战与我领地之间的天然屏障。南临刘表、东接曹操、北面袁绍的情况下徐荣等人不可能有很强地攻击性。

曹操的横插一脚彻底打乱了我的如意算盘。樊稠辛辛苦苦送刘协出潼关后,极有可能遭到潜伏已久的曹军攻击,力求毕其功于一役的曹操甚至会借机攻击徐荣和张济。虽然我对贾诩的能力很有信心,但他的对手太强了,主事者很可能是曹操本人,何况曹操身后还有荀家叔侄这种超级谋士在出谋划策。

午后时分,信使送来了贾诩的手书。

尽管樊稠恨不能插上翅膀直飞弘农,武臣还好些,要那些孱弱的文官日以继夜的赶路难于登天,更何况还有当今天子和他地众多随行人员。尽管潼关离长安不到二百里,沿大道而行地樊稠足足用了四天半的时间。

同根相生地情况下,潼关守军不过寥寥数百人。尽管如此。城头之上地守军依旧军容整肃,樊稠看了也是暗暗心服。一直以来,樊稠能带出很好的士兵,但打起仗来却未必赶得上徐荣的部曲。

让樊稠牙痒痒的是哪怕自己亲自现身说法,城关依旧紧闭,守将的理由很简单,没有接到报关文书。若非贾诩提议升起代表天子仪仗的龙旗。樊稠一怒之下几乎想要领军攻城,虽然他很清楚守将这样做是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