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缅因号事件(1/2)
公元1898年2月15日,古巴哈瓦那港口。
晚上9点40分,对于哈瓦那的很多人来说,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刚刚开始。人们热爱哈瓦那,因为这里是享乐者的天堂。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让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震惊之中,这个加勒比海的温柔乡似乎顿时被上帝的巨大咳嗽声给惊醒了。
爆炸声来自港口。只要不是白痴,大部分古巴人和西班牙人都在第一时间意识到:出大事了!
发生大爆炸的是美国海军战列舰缅因号,冲天的火光照亮了整个港口。美国海军官兵死伤惨重,300多人被爆炸和大火吞噬了生命。这艘美国海军的乙级战列舰被炸的面目全非,很快就沉入了海底。
故事的另外一个主角也藏身在海底——通向全球各地的海底电缆。缅因号在哈瓦那发生大爆炸的消息迅速通过海底电缆被发向了全世界,天空电台更是在第一时间采访了现场,哈瓦那港口被绘声绘色的播音员描绘成了人间地狱。
美国震惊了。美国各大报刊都以“国耻日”来形容这一天发生的事,民众自发的前往海军基地和公园吊唁,愤怒的市民挥舞着拳头要求美国政府教训“野蛮邪恶的西班牙人”。
世界震惊了。世界各国的人们以不同的心情关注着事态,关注着美国这个日益成长起来的经济、政治庞然大物将怎样发泄他的冲天怒火。
更让人惊讶的是,关于这一事件第一个发表声明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美国公民”劳拉-丁。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天空电台就向全世界播发了丁香的声明,强烈谴责发生在哈瓦那的针对美国海军的“无耻的、懦弱的、恐怖主义的”袭击事件(丁香在这里抄袭了很多克林顿总统和小布什总统的词汇),强烈要求西班牙政府对此承担全部责任。声明中丁香谴责了西班牙这个“邪恶”的老牌殖民帝国在历史中的罪恶,包括历史上发生的针对华人的屠杀事件,声援发生在古巴和菲律宾等地的民族解放事业,要求西班牙政府立即无条件的终止其在古巴、菲律宾等地“野蛮的、血腥的”殖民统治。
这篇旁征博引、义正词严却又似是而非、乱棒出击、关你屁事的声明(和美国指控伊拉克的声明异曲同工)让事件更加迅速的升温,而美国普通民众的怒火更进一步被挑动,全美各地纷纷发生声讨西班牙人的大游行,兴奋的天空电台上窜下跳煽风点火,据说广告收入连续翻番。麦金莱总统对此也是云里雾里——劳拉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炮制出这么一篇天才的檄文的?
可怜的西班牙政府就像后世的萨达姆先生一样,虽然这事不是他干的,但鉴于其历史上的累累罪恶和衰弱的现实实力,世界上也没几个人愿意帮他说话,甚至更愿意相信是他干的。兴奋的德皇威廉二世甚至电令其远东舰队注意是否有可能趁乱“接管”西班牙在菲律宾的统治。
“真是个浑水摸鱼的混乱世界。”这是丁香和麦金莱总统的一致感慨。
事态本来就已经一触即发。古巴自从三年前开始发生民族独立起义后,起义者越来越强大,西班牙调集大军前往镇压却屡战屡败,他在古巴的殖民统治本来就摇摇欲坠。半年前美国各大城市300多名大商人、大银行家、大工业家联合签名向政府递交请愿书(丁香也插了一脚),陈述了他们在古巴的经济利益濒临毁灭的形势,强烈要求政府立即对古巴进行干涉。美国政府顺势就对西班牙殖民当局摆出了强硬的姿态,强行要求介入斡旋。而派出前往“友好访问”的缅因号战列舰也根本就是在没得到西班牙当局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哈瓦那港口的。可怜的西班牙当局一忍再忍(这一点也很象后世的萨达姆),可是如今让全世界震惊的缅因号事件后,双方已经都没有了退路。
本来丁香很有兴趣知道历史悬案缅因号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现在真正身处历史之中的时候,她还是没搞清楚真相。看上去确实不象美国政府故意干的……可是谁干的又有关系呢?反正事情还是按照历史本来面目那样发生了,现在要紧的是大家能从这件事里得到利益。这就是肮脏的政治。
丁香知道,双方还要磨磨蹭蹭的谈判啊、扯皮啊再搞几个月才会真正开打。让他们谈去吧,反正林泰曾、萨镇冰和杜威将军正磨刀霍霍呢,只要双方一开打,第一时间就能彻底毁灭老迈的西班牙舰队。双方的实力差距是明摆在那儿的。现在还是别逼的太急了,逼的西班牙人在马尼拉湾布满水雷就不好玩了。
丁香给林泰曾和萨镇冰的任务是:配合杜威将军消灭西班牙舰队,随后立即脱离联合舰队载着海军陆战队占领关岛去。要参与分赃肯定是要出力的,但力也不用出太多了,既然拿大头的是美国人,攻占马尼拉的陆战就让美国人自己干去。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力占领菲律宾。得不到的东西就不去惦记,这是商人丁香的一贯原则。
当然,在和麦金莱总统的约定中丁香还是留了个口子:未来中国海军将可以在菲律宾各岛中寻找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军事基地。这就够了。只要中国海军在那里站住了脚,一百年后,看谁敢来贼头贼脑的惦记南海诸岛,看谁敢明目张胆的屠杀印尼华侨、看谁敢肆无忌惮的扣押中国渔民,看谁敢到南中国海来玩撞飞机的游戏……
肚子里咬牙切齿的想这些事的丁香面目略显得有些狰狞,让边上的徐树铮一阵心惊胆战。他不知道谁惹了美丽的总司令,他觉得这个人肯定不要命了。
2月17日,长沙之战外围打响,革命军第二师前锋二团三营三连在距离湘潭10多公里处遭遇清军300勇营和300民团的阻击,三连未等后续的轻迫击炮连到位就发起攻击,一个冲锋解决战斗。该连连长是原广西清军的管带陆荣廷,在眼镜蛇行动中被革命军俘虏后加入了革命军,原本担任一个由“革命兵”(俘虏兵)组成的排的排长,由于其军事才能卓著,被刘永福发现后提拔成连长。陆荣廷作战有一股子狠劲,他眼看湘潭城在望,咬咬牙留下一个班看守俘虏等待后续部队,率余部轻装疾进直接冲入湘潭城中。由于清军主力已退回长沙,湘潭城被该连轻松占领。
差不多与此同时,一师前锋蔡锷营也逼近了醴陵。由于醴陵是湘赣之间的咽喉,清军在本地守军退回长沙后,由赣军前锋锐字三营于四天之前接管了该城防御。
说起来,清军还是不了解革命军的厉害和现代战争的特点。醴陵一带地势条件复杂,本来是构筑纵深野战防御的良好地形。可是清军指挥官不敢与革命军野战,还是死抱着坚城防守的老一套,被动坐等着革命军来打。事后丁香评价该指挥官“该死”。
于是2月18日蔡锷部顺利来到醴陵城下。看到清军仍如太平天国年代一样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所区别的不过是抬枪土炮换成了后装步枪,不觉哑然失笑。
“换了枪而不换思想,等于也没换。”蔡锷说完就命令迫击炮开炮覆盖城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