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暗潮汹涌(一)(1/2)
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街上马上就会有卫队巡逻,百姓们也渐渐归家,关门闭户不再出来,没有什么休闲娱乐的生活,所有人都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然而此时却有一个人却仍然快步的行走在街道上,随后急急忙忙的闪进了魏王府的大门。
魏王李泰也是在今年贞观三年开府另居的,就在李恪之后,他要争储夺嫡,自是要积蓄实力,必须拥有自己的班底,而仍然住在宫中的话,虽然离太宗很近便于固宠,可是却不方便他与外面的人联系,所以一看李恪搬了出去,他只比李恪小了几个月,自是也忙不迭的往外搬,索xìng太宗也很宠他,又有了李恪的前车之鉴,也就一并答应了。
来人急匆匆的步入魏王府后,尚且回头看了看后面并没有什么人跟踪,方才放心的向里面走去。穿过王府的主建筑群,到达了目的地,便是魏王府的书房。
“殿下,我回来了!”在书房外停了下来,喘了口气,便低头恭敬地道,等候李泰的传见。
“进来!”从里面传出的声音略显稚嫩,却从没有人敢小觑了他。
李泰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书房外的人听闻便推开门,提脚大踏步的走了进去,人显得很兴奋,这个消息一递上去,魏王势必会征求意见,而现在魏王的首席谋士岑文本并不在,天已经黑了,街上有卫队巡逻,赶过来也不大可能,听取自己的意见便是肯定的了,只要表现得好了,魏王势必会更看重他,而不只是现在这样一个打探消息和跑腿的角sè,他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而且他的身上还肩负着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所以他也必须得到魏王的认可,成为魏王的心腹,想到这里,他的脚步便更显急切,他已经跟了李泰两年了,暗中为他做了多少事,连他自己也不记得,现在终于让他等到机会了。
“贾暝,出了什么事?如此的慌慌张张!”李泰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看了来人一眼,微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满得道,他不希望自己的手下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整个人都惊慌失措的!
李泰确实是一个喜好文学的人,他的书房里堆着的全是书,从小也是拜名家为师,不过现在却已然是太子东宫的师傅了,这点很让他不忿,反而更加的在这方面用心,他不信没有了好师傅,他的成就就比不上东边的那位;而效果也确实是显著的,他今年刚刚十一岁,文学素养便已很不错了,倒是结交了一部分的文人雅士,而历史上也确实是很得后期的太宗李世民的喜欢,因为后期的太宗也逐渐的喜好奢华,而南方文学在那时确实是比北方更为发达,因为北方一直饱受战乱,而南方则相应的平静很多,只是默默的发展,文学方面保存的也比北方多,且文辞愈加华丽,篇幅愈加华美,虽然内容也愈加的空洞,但是却很对太宗的脾胃,不过所幸的是,太宗最终并未立李泰为储君,否则唐朝估计就要走上南唐和宋朝的老路子了!
“殿下,小人刚刚得到的消息……”贾暝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眼睛却瞟向了正在李泰身边服侍的两名美貌侍女,用意不言自明。
李泰瞬间明白过来,看了左右两女一眼,当下便吩咐道:“你们两个都退下吧,顺便吩咐外面的人,本王现在有要事要办理,任何人都不得前来打搅,违者赶出王府!”
“诺!”两侍女忙退了开去,魏王跟蜀王可不一样,脾气可是一点也不好,动不动就拿下人发脾气,打扫书房的侍女经常从书房里面扫出一大堆的碎瓷片。
等到书房内的所有人都退了出去,李泰方才问道:“说吧!到底打探到了什么消息?居然让你如此的迫切。”说实话,李泰也很好奇,这个贾暝跟了他两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为人十分稳重可靠,这次居然连他也显得迫切,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大消息,他也有了些期待。
“殿下,属下手下的探子在长安城的各大粮商那里打探到,有人暗中持着蜀王府的令牌到他们那里借粮……”
“借粮?还是各大商铺都借了?本王的这个三哥到底在干什么?”没有等贾暝说完,李泰便打断了他的话,这个消息太惊人了,李恪出面借那么多粮食干什么?他的蜀王府还会缺粮吗,父皇可是赐给了他好几个庄子!李泰不是想不明白,其实是不愿意往那边想,当下一拍书桌,站起了身来,显得有些暴躁。
“殿下,小人听下面的人报告,这些粮食最终都是运往了太仓的方向,虽然一共是分了几批运的,而且在城中不停的绕行,但最终的方向还是太仓,小人手下有人亲眼看见他所跟踪的那队粮食确确实实的运进了太仓!”贾暝擦了把汗,虽然这半个月来不停的下雨,但毕竟是六月份了,他又是急急忙忙的赶回来的,自是热得不行,却也赶忙一口气将剩下的话说完,顺便也回答了李泰提出的疑问。
李泰背着手从榻上走了下来,绕着书房走了几圈,终是停了下来,表情十分的复杂,叹了口气,方才说道:“看来本王的这个三哥确实是铁了心的跟随太子了!”随即便是一声冷笑,眼神十分的凶狠:“看看,啊……东边的这才闯了祸,而且是这么大的祸事,本王的三哥就紧巴巴的凑上去给他擦屁股了!”语气中的揶揄,站在旁边的贾暝自是不难听出来,但是他还在其中感受到了一股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