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浮 > 第099章陛下三拳有点甜

第099章陛下三拳有点甜(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界之神是怎样练成的 登仙诀 异界大话西游之封佛榜 射手的荣光 盗墓那些事 天魔书 大命江湖 忍者无双 德鲁伊之奇变 狐说新语

九鼎早已经悄无声息的运进了明堂之庭,武则天再也没有提及,也没有哪个大臣不长眼,它们和李昭德一样,被人所刻意忘记,唯有被明堂顶端那只骄傲的镀金铁公鸡居高临下的鄙视。

但是九鼎造成的惨案,武则天却是避无可避。朝会休了五天,终于恢复了正常,谁都没有什么意外,唯有李剑凌有些意外——他竟然也被宣召前来上朝了,这让他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宫门前的那场血案沉了这么多天,最终还是沉不下去了,浮了上来,这定然是要有人负责的,民间已经流了一批。圈内却还没有什么人对此事负责。

当然,案犯虽然是圈内人,不过他已经成了刑部尸房中,一团不怎么规则的血肉。按照正常情形,帝王之术,一褒一贬,所以,这样的案件,定然会要有一些背黑锅的人来转移注意力。简而言之,便是萝卜加大棒,只是看谁吃萝卜谁吃大棒而已。

如今情形,自己吃大棒的可能xìng可是很大的,毕竟···一个临时工上朝,便能说明很多问题!

果不其然,朝会之初,武则天便先褒奖了三省长官,户部尚书以及洛阳令,在这次事件之中,及时处理惨案的善后事宜。

而对于案件的本身,武则天脸sè一沉,冷冷的喝出一个字——查!

但是怎么查,武则天则只字未提,顿时令刑部老尚书李万田,老脸苦皱如菊,眼巴巴的望着武则天。

武则天自然是没有看见,紧接着便宣布了一件震撼朝堂的大事——唐休璟身为北衙大将军,虽为代领,却有失职之责。但念其劳苦功高,不予贬谪,去其北衙大将军之职,调任河陇防线,官拜司卫卿,兼凉州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

众人皆惊,没想到,最先倒霉的竟然是唐休璟——在他们看来,从繁花似锦的洛阳,调任刀风沙雨的河陇,这自然是倒霉,更何况,唐休璟腿疾未痊愈!

直到唐休璟举笏出列,领旨谢恩后,众人方才初醒,此事案犯毕竟是北衙左羽林的人,唐休璟的确难逃其责。

一时间,虽然心中颇为复杂,但是却也悄悄的松下了一口气——此案总算有负责的人了!

其中,最为高兴的乃是魏王武承嗣。

武则天最信任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狄仁杰,另一个是唐休璟。一文一武,被武则天倚为左右臂膀,朝中无人能动摇其本。

当初狄仁杰遭贬之时,他曾多次劝谏武则天将其打落尘埃未果,甚至曾派人暗杀狄仁杰,这才知道,狄仁杰遭贬,武则天竟然还派遣了暗卫随行保护。

这个事实,令武承嗣霍然心惊,这才熄了继续暗杀狄仁杰的心思。

唐休璟本身就是军人,其亲卫军堪比武则天的暗卫,所以武承嗣更不敢打什么歪主意,此时得此意外之喜,武承嗣当真是喜上眉梢,即便唐休璟圣恩犹在,但是他的声音要从陇右传到洛阳,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狄仁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今狄仁杰遭贬,唐休璟又左黜,李唐宗室接连倒了两杆大旗,这可真是上苍垂青!武承嗣欣喜若狂,目光扫过李旦,双目中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狂热。

然而,下一刻,武承嗣眼中的狂热像是被冰水浇灭的火苗一般,瞬即灭了个干净,连个烟火气都冒不出来了——“召幽州都督狄仁杰回京,擢升狄仁杰为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

鸾台!凤阁!鸾台平章事!银青光禄大夫!纳言!

每一个字眼,都像是一记重击锤砸在武承嗣的胸口上面,令他血气翻涌,胸口闷痛不止,就连武则天的声音,听起来也似乎越来越空洞,越来越幽远,像是从天上传来,却似乎带着幽冷的yīn森···

武承嗣感觉,皇帝声音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了。

其他人的感觉或许不如武承嗣这般深刻,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一诏下,满堂惊!

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大员,基本上是位极人臣的品级。纳言便是侍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等同宰相。凤阁平章事是宰相,鸾台平章事还是宰相···

狄仁杰出去转了一圈后,牵制凤阁和都台的中枢——

被贬之前,狄仁杰是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隔一年,狄仁杰再复宰相之位,而且地位犹甚,整个鸾台,基本上就是狄仁杰说了算了!

“···这哪里是贬官啊,这分明就是他娘的出去镀金的啊!”

狄仁杰回朝,自然又是一道chūn雷,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惊惧有人忧。

李剑凌自然也是欢喜的,至于为何欢喜,连他自己也说不全。总觉得狄仁杰回来,会给让自己离目标更进一步,至于目标后面的真相,李剑凌根本没办法想象究竟会有多么触目惊心。

便在所有人都在各自揣摩权衡之际,武则天话锋一转,淡然说道:“朕的案头上压了不少折子,都是关于国子助教李剑凌枪杀圣象之事,诸位爱卿说说,该如何处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