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君臣(1/2)
“九鼎入京,贼人作乱,惊巨象癫狂,戮杀大唐子民三百又八人,sāo乱践踏致死七十六人,伤四百五十七人。”
这是洛阳县衙张贴出来的檄文,冷冰冰的三组数据之后,便再无其他内容。没有对此事作任何评价,也没有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后续安排。
但是,在消除事件影响的处理上,地方和朝廷则是无比的迅速。
原本以为,禁军先前抓获的那些人就是作乱之人,后来才知道,那些人不过是洛阳及其附近州县的一些小偷罢了。但是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那些人自然就成了第一批背黑锅的人,很快便被洛阳县上报都台,三省商议后,上禀武则天——流!
于是,一百三十七个人,当rì便被发配到岭南去了。
然后···便没有然后了,因为这是小事!
三天后,朝廷依然是安安静静,没有张榜公告此事,也没有对朝中相关的负责人做出处理——因为武则天已经三天没有上朝了,没有谁敢自作主张,对此事公开展开后续工作。
唯独“礼部”连同“宗正寺”,依据古礼取消了祭天大典,以及大典后的国宴。所以,本来就窝火的武则天,便更加恼火了。
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心情,何况皇帝还是女人,天塌下来,说不上朝就他妈不上朝。
三天来,最热闹的莫过于三省了。都台催促鸾台,鸾台催促凤阁,而凤阁的两位侍郎,则轮值整rì守在了上阳宫外,却没有得到武则天一条诏令!
最后,凤阁内史令被逼的没办法了,联合都台文昌左、右相,鸾台纳言,以及户部尚书,各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商定,开始先对死伤家庭展开抚恤各项事宜,算是这一事件中最为迅速,也最得民心的一件事情。
洛阳城像是大病一场似的,这些天都有些消沉。相反,一些没甚事做的部门和官员,则各抒己见对李剑凌实行赞扬或者批判。一方是赞扬李剑凌英勇无畏,不顾个人安危,斩杀了癫狂的巨象,控制了巨象造成了人员伤亡。另一方则是指责李剑凌才是导致巨象癫狂的罪魁祸首,否则不可能造成这么惨痛的代价。
所以,这几天,李剑凌已经被推到了风尖浪口。奏章好像不要钱买似的,关于对李剑凌褒奖和处理的折子,像雪片儿似的飘向了凤阁,而关于北衙左羽林左护军刘方啸的案子,则没有一个人提及。
政治就是这么恶心,背锅的都是临时工,李剑凌这个没有俸禄的临时工,如今已经是一身锅了,一口比一口黑!
凤阁主事李元振看着沉默不语的李剑凌,有些摸不清他的心思,不由问道:“李助教难道不上疏自辩一下?”
李剑凌嘿然一笑,道:“何须自辩,此事静待陛下定夺,不管如何处理,某皆无异议!”
这个态度,显然让李元振有些难以理解,郁郁离开。李元振离开之后,李剑凌才苦笑了起来,这事儿凤阁或许是好心,但是李剑凌知道,最终的定夺权还是在武则天手中,没有摸清楚武则天的意思,李剑凌也不敢行事,免得弄巧成拙。
他所料不错,这几天,武则天也没闲着,一直都在和心腹大臣谈话,想听听大臣们对这个案子的态度,直到武则天心中有了定数,才找了唐休璟——北衙代职大将军!
“休景啊,朕本想让你在神都好生休养一阵,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真是委屈你了···”
“老臣惶恐!”
唐休璟连忙起身,道:“臣身为北衙大将军,此事臣难逃诘责!”
“倒是陛下,可要保重龙体啊!”
看着武则天明显苍老的面容,唐休璟忍不住提醒道:“这些年,大唐风雨飘摇,水鬼众多,令人防不胜防,陛下若是自伤龙体,可就正中其下怀了!”
“朕有一事不解,望休景教朕!”武则天眉头微皱,道:“从周兴到来俊臣,十多年时间,所查某谋反之案数百起之多,为何却是查之不尽?”
唐休璟目中jīng光一闪,垂首道:“陛下可想听臣真心话?”
武则天哑然失笑,道:“这还用说,你我君臣之间,哪里还用说此等话?”
“周兴、来俊臣之辈被称作酷吏,酷吏除了会罗织罪名,刑讯逼供,屈打成招之外,哪里会查案啊,这些年所查谋反之案皆非谋反,而真正的谋反案,却是一桩也未曾查到!”
武则天佯作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朕已心中有数!”唐休璟含笑点头,这是名君贤臣之间的交易,是所谓“投桃报李”,这是武则天对唐休璟的承若——以交换对洛阳案件负责!
“既然周兴、来俊臣所查之案并非谋反,那不知休景所言谋反之案是何指?”
唐休璟面容一肃,沉声道:“坏陛下之栋梁,乱陛下之朝纲,杀陛下之子民,此为真谋反!”
“哦?”
武则天眉头一挑,道:“休景坐下,细细说与朕听!”
唐休璟又坐回了矮榻,道:“安东都护府大都督薛讷遇袭捐躯一案,狄仁杰遭刺,李元遭伏,此三案,皆是坏陛下之栋梁,是为谋反!”
“来俊臣陷害忠良,蒙蔽圣听,令朝中文武朝不保夕,夕惕若厉,无心思政,此为乱陛下之朝纲,是为谋反!”
“至于杀陛下之子民,则更是令人发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