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明堂谋国(1/2)
两天假期很快便过去了,国子监万岁通天二年,开监的第一场月考,亦是进入了倒计时,国子监的博士们,脸上洋溢着轻松而满足的笑容,连走路都觉得轻快了许多,因为一套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考卷,已经完成了。
魏贤脸上亦是难得的露出了笑容,像是感受了初chūn万物复苏的喜悦,看到了一条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的光明大道,已经向他敞敞露了胸脯。
国子监六监的学子们脸上,同样也是带着轻松的笑意,因为“学子会”传来消息,“无敌书童”已经答应帮忙了!
国子监以外的行动,同样也是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在武三思的暗中联合之下,在武则天两大巴掌的刺激下,各大世家的代表人物,纷纷在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四两拨千斤”,以一个小事件为切入点,从而撬动整个朝局的走向。
世间之人,所行之事,都是抱着一定的目的在进行,没有纯粹,唯有处于风暴中心的李剑凌,却还是老样子,坐在偏房角落的窗边,淡然的喝着他的酒。
偌大的国子监庭院中,唯一知晓chūnrì来临的,乃是一株看上去其老无比的桃树,上面满树桃花灿烂,李剑凌双眼眯了眯,一看却是看的入神了,待醒过神来,窗外淅淅沥沥,chūn雨正下的无比的欢快。
同一时间,洛阳宫城zhōng yāng,一处雄伟大殿中,一个身着龙袍的妇人临栏而立,怔怔看着chūn雨沥沥,不由感叹一声道:“又是一年chūn,朕又老了一年了啊!”
此处乃通天宫,前身为明堂,乃是太初宫的中心建筑,是武则天登基做皇帝的一处重要祥瑞所在,曾有凤凰从明堂飞出,落在了上阳宫肃政台的梧桐上,引武则天赶来明堂。
而后凤凰落于天堂之顶端,百鸟朱雀绕明堂而舞,有大臣言:“凤凰登天,百鸟临朝,乃是天后天命所归,理应登基称帝!”
于是,武则天应百官跪请,在洛阳最高殿堂“天堂”,登基称帝,国号周,开创始皇之功绩,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因为这个原因,武则天一直很是钟爱这两座宫殿。
不过,如今的明堂,却是在去年三月新修成的,原来的明堂,早在两年前,也就是“证胜元年”,因面首薛怀义呷醋,放火烧“天堂”,天堂高于明堂,致使两宫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如今,薛怀义早已经成了白马寺佛塔中的“三合土”,而明堂却重获新生。
只是在这种“乱世”,不止是人,明堂亦是命途多舛,差点被武则天下令拆除,原因是新明堂落成之rì,文武百官,各地督护府总督尽皆受邀来賀,在四月便发生薛讷遇伏战死之事,五月,契丹反唐,六月,因刘思礼谋反案,诛朝士三十六家,八月,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与契丹战于硖石谷,唐兵大败。
武则天焦头烂额,以为新明堂乃是不祥之兆,下令拆除,幸得狄仁杰求情,武则天方才息怒,却是一年都未曾再登明堂了。
时隔一年,这是武则天第二次登上明堂,身边一个中年大臣束手而立,竟然是李剑凌入洛阳城那rì,在船上所遇的那个中年文士姚元崇!
武则天感叹罢,侧头看着姚元崇,诧然道:“元之似乎苍老了许多,却是在为何事劳碌?”
姚元崇轻轻上前半步,面不改sè,不骄不躁的说道:“回陛下,微臣近rì在谋国!”
武则天一愣,哑然失笑道:“姚元之啊姚元之,难道朕在你眼中,便是那种非得曲谏才纳言的昏君吗?
姚元崇连忙躬身道:“陛下乃千古明君,何来昏君一说!”
“朕信你之言!”
武则天冷哼一声,道:“然而你却畏朕如虎!”
“陛下明鉴,微臣的确是在谋国!”
姚元崇身子又躬了一分,肃然道:“此谋国乃是谋我大唐百年基业而谋!”
武则天眉头一挑,来了兴趣,笑道:“那你说说,你所谋何事?”
“一谋我大唐人才不绝,二谋我大唐砥柱国脊,三谋我大唐政清人和!”
姚元崇话中有话,武则天却也懒得去猜,直接说道:“何谓大唐人才不绝,何谓大唐砥柱国脊,你且一一道来!”
“承蒙陛下厚爱,擢升微臣为吏部侍郎,便在微臣赴京上任之时,听一少年郎子说,三代以内近亲婚配,所生后代,多为痴呆傻儿,微臣便上了心,于是在这些月,利用职务之便,调查了我大唐三百州去年至今的新生儿,共上报了天生痴傻新丁十三万五千一百三十七!”
武则天一惊,失声道:“竟然这么多!”
“只多不少!”
姚元崇毫不避讳的说道:“定然还有漏报瞒报的情形,所以微臣以为,这个数目还不是我大唐的真实情形!”
武则天眉头微皱,道:“可都是因为近亲婚配所致?”
“有九成是近亲婚配所致,血亲远近之别,所生后代痴傻儿的比例亦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三代以内近亲婚配,后代痴傻儿几率,乃是非近亲婚配的百倍!”
姚元崇缓缓道来,尽是以详实的数据说话:“其余一成,乃是是受孕期间,因药物等其他外因所致,微臣都已经登记造册,请陛下过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