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三十四节 筑垒鏖战(1/2)
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三十四节筑垒鏖战
当康熙判断红军可能要集合力量聚歼勒尔锦所部时,丁勉恰也有了这个念头。只是眼下正面要抵御满清近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后面还有吴世蹯十几万人的夹击,宁远尚处于危机之中,红军暂时还不能对敌人发起主动进攻,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怎样抵挡两路敌人的进攻。正面的敌人正在一步步接近我军主阵地,而南线的局势最为紧张。周吴军竟置川陕边防军的混乱于不顾,十几万人向前抢进。大姚到盐源之间不到二百里路,由于没有军队防守,周吴的大军两天内就将盐源城南三个铁矿和两个钢铁厂占领了。当得知敌人来袭,铁矿和钢铁厂只是匆忙间将主要的设备毁掉,多数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向盐源转移了。在盐源县,政府首先将三千多人的预备役部队和城防部队组织起来,他们在云南到盐源的各条道路上敷设了地雷阵,构筑了部分工事。紧接着在全城紧急动员了各矿山、工厂和附近乡村里的民兵组成守卫部队,人数也迅速达到了一万多人。但是这支防卫军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武器太少,火枪不过两千多支,只有十几门迫击炮和少量的飞炮。好在盐源附近还有几个兵工厂,守卫军为了应急,将兵工厂里所有的武器都留下了,并要求他们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坚持生产。这样盐源守卫军得到了足够数量的手榴弹、地雷和炸药包,并将即将送往前线的几门重炮留下了。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吴军在离盐源十几里处开始遇到地雷阵,开始还可以应付,可越往前走地雷越多,越往前走障碍越多。吴军拉开了阵势,试图多路突破,可到处都有地雷阵,并开始出现有组织地抵抗行动。吴军的进攻速度慢了下来。不久,等到吴军到了盐源城下。红军已经在城门一带构筑了成片的防御阵地,吴军的第一进攻很快被打退了。吴军试了几次,感到红军的火力不强,一打听方知城里只有一万多人的临时凑成的守卫部队,就立即集中力量开始强攻。战斗刚开始,双方地炮火都开始了相互的攻击,王进宝军中地炮火很猛烈。炮弹不断的红军阵地爆炸,尘土、碎石、烟尘乘霄而上,不断有受伤的人痛苦的喊叫,许多新修的防御工事被炸毁了。可当敌人进攻的时候,红军的少量迫击炮和重炮还是准确地打在了敌人的队形中,当吴军冲到红军阵前排起箭阵,试图向红军守军射击,但红军的炮弹很快就开始在箭阵中炸了起来。敌人虽然是来势汹汹。可到了红军阵前被手榴弹一阵猛甩,吴军被炸的是四分五裂、哭爹叫娘的,最后纷纷狼狈的逃了回去。
几次进攻都被击退,吴军就开始发起连续猛攻。若说红军手榴弹能挡的敌人一时的进攻,可当潮水般涌上来地敌人攻到了面前,火枪、手榴弹、飞雷将前面的打倒了一批。但后面的吴军还是不断的冲过来,红军的火力不足以压制敌人。他们冲进了战壕,双方的长枪对大刀相斗在一起,立即是一片喝叫喊闹之声响起,“乒乒乓乓”地铿锵碰撞,这是一场残酷的白刃格斗。比起精于使用大刀长矛的吴军来,由民兵和预备役战士组成的红军防卫军的搏斗能力就差了不少,虽然战壕中不好施展,但往往几个回合以后,敌人就占得上风。红军守军伤亡巨大。而后面的吴军又不断的冲过来,不久城外的防御工事就丢失了。
紧接着吴军开始攻城。吴军的大炮纷纷打在城墙和城楼上,砖石乱飞、梁倒屋塌。原本盐源只是小县,由于矿区和钢铁业发展,城区面积成倍的扩大,为了防御未来地战事,百姓党政府重新修筑了城防体系。这次敌人来攻,虽然一开始就丢失了城外地防御阵地,但城墙的防御还依然牢固。吴军地大炮虽然不断打来,但城上的红军指战员依然在努力抵抗着,当敌人冲到跟前,弓弩营拉起阵势,箭石如雨而至。红军的反击也十分有力,炸药包、飞雷等武器杀伤力极大,成群的吴军被炸倒在城墙前,更多的被前面猛烈的爆炸给吓了回去。但是敌人究竟占着上风,敌人的炮火、火枪和弓箭不断给城中守军造成不小的伤亡,城里也不断遭到敌人的攻击,原本和平的环境一下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各种人等开始蜂拥着向城外逃去,一时间盐源到宁远的大路上挤满了撤退的人群,各种重要厂矿的设备、一些研究机构也在紧张的撤退。而吴军也在逐渐对盐源形成包围之势,战况进入了白热状况,城南部城墙和城门处压力最大,那里正在反复的争夺之中,有些地段守城部队的伤亡很大,敌人的连续不断的进攻。激烈的战斗在城墙上、城门外展开,眼看敌人就要得手时,突然敌人的侧翼产生了混乱,远处喊杀声不断传了出来。只见一队人马朝吴军猛冲了过来,他们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出手果断,来势凶猛。他们很快在吴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后面的吴军抵挡不住纷纷退回,而冲在前面的敌人慌忙回去应敌。双方杀在一起,这是势均力敌的较量,只见来军中一个髯须壮汉,大力挥刀将一个吴军砍作两段以后,鲜血立即溅了一地,另两个吴军从他身后左右冲上来,刀光忽闪着飞来,那壮汉侧身向前一跳躲了过去,回身与两人战在一起,直刀砍下,那吴军伸手一挡竟被那大刀的力道推倒在地。后面一个吴军急忙上来抢攻,谁知他的刀刚举到一半,那大汉手中的刀已经从下面回来,正好冲着那吴军士兵的裤裆而去。刀来的急,刚看到心中已胆寒,那吴军已手软了许多。“嗤”的一声。大刀将吴军开了膛,惨叫声拌着花花绿绿地颜色摊了一堆,大汉又上去一刀将另一个吴军劈了,这才又向其他人冲去。
城里的守军知道来了援军,也打开城门冲了出来。两股力量一冲,吴军当即退了回去。双方见面才知,原来是赵宏灿平息了边防军二军中的叛乱以后。立即就开始准备应对敌人可能的进攻,可不久就得知吴军和王进宝部并未进攻丽江而是直接去进攻盐源。赵宏灿立即想到盐源危机。倘若盐源有失,则宁远也将出现危机,届时丽江自然不保。他立即召集全军一万多人杀向盐源,结果正赶上吴军在围攻盐源。赵宏灿立即领人杀了过去,边防军第二军的突然赶到立即将敌人队伍冲乱了,吴军不知所以,开始慌乱起来。刚才那位髯须大汉正是赵良栋手下亲兵队长胡尚奎。当听说赵将军被王进宝暗算以后,他一直说要前往报仇,赵宏灿力劝之。今日杀入敌阵中正是仇人相间分外眼红,一柄大刀挥的格外有神,那吴军是碰上即死,沾上即亡。边防军二军由一批如此杀神领着在吴军阵中杀的是天混地暗,敌人纷纷退去。城里地红军和赵宏灿部紧紧的追赶上来,等到吴军察觉到对方人数并不多。大队已经退回去十几里了。王进宝连忙将重新组织队伍进攻,可红军却已经退回了城里。接着又是激烈地攻城战,不过这时由于有了赵宏灿的边防军的帮助,盐源城的防御战不再是一边倒的情况,一时见双方倒打成了势均力敌的对阵情况。
盐源保卫战的第五天,从马边河谷来地援军赶到了。根据总司令部的指示。盐源方面的红军组成了南方方面军,司令员是谢全林,政委是王民勤。赵宏灿被任命为南方方面军副司令员并兼任新成立的第五集团军司令员。红军南方集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六万多人,谢全林经过实地调查以后发现,虽然双方在盐源打成了胶着的状态,但此处红军的态势只能守城,但并不能给敌人以大量有效的杀伤。更为重要地是敌人更为主动,他们可以随时进退。鉴于这种情况,城中也基本上撤空,谢全林决定放弃盐源。退回到更为有利的防御阵地中。在宽大的正面消耗敌人大量兵力以后,然后利用侧翼包抄全歼敌人。他的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总部的批准。
为了迷惑敌人,红二集团军并没有参加盐源的战斗,原守卫部队又坚持了三天以后,红军主动放弃了盐源。王进宝虽然只得到了一座空城,但他心里对盐源地铁矿和其他资源充满着期待,面对撤出盐源的红军,他只道是红军兵力不济,不得已而放弃之,因此立即督兵前往宁远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