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二十六节 周昌献策(1/2)
第五章筑垒鏖战第一百二十六节周昌献策
失败、投敌情况的出现,长时间的思考和开会,党的内部也出现的争吵,不断的派人调查、核实情况,紧张的战事,不停的发出指令,丁勉感到身心疲惫,失眠已成为常事,有时一天不吃不喝竟也没有感觉。一天,在成都红军总部里,当丁勉拿着由杨起隆写来的西北整肃运动情况的报告,又陷入到沉思之中,只听后面有人轻声道:“阿勉,该吃饭了。这饭已经热了三次了。”
回头一看,原来是夫人雯玉,她现在以司令部后勤部的安排下随军行动,主要是照顾丁勉的起居生活。近来由于丁勉的失眠和烦躁,也使雯玉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她的身体状况也受了影响,看上去瘦了许多。丁勉拉过她的手道:“夫人,你也没有吃吧。看你跟着我,整日风里来、雨里去,没个消停的时候。夫人,你吃苦了。”
雯玉勉强笑道:“阿勉,你我夫妻还用说这些?为妻能整日随你左右,心里很是高兴呢。只是见你镇日操劳,为妻心中很是不安呢。你可要将心放宽些,我们日子长着呢。还有,前日里阿珂妹妹说想带着孩子来看看,你看如何安排?”
丁勉听了,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三个月没见到阿珂了。几位夫人中,雯玉一直跟着,娴儿虽然也在军中,但由于她在骑兵军中,两人却是聚少离多。有时心中最想的还是阿珂,真不知她和青儿怎样了?几个儿女又会如何?想了一会儿。丁勉道:“眼下战事紧张,成都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最前线了,她们还是不来地好。不行,你回去看看他们?”丁勉知道雯玉很想儿子,因此想让她回去看看。
雯玉听了,立即回道:“我也很是想着他们,可你这里如此情形。我怎能离的开?阿勉,我们赶紧吃饭吧。不知一会儿又有何事情了。”她知道丁勉时间宝贵,因此赶着催他吃饭。
两人刚吃了几口,外面警卫员报告有人求见。丁勉来人让进来一看竟是自己的老朋友周培公。周培公一看立即道:“丁政委,抱歉,先前未曾招呼,打搅你们吃饭了?”
丁勉笑道:“周大哥,说了你我还是兄弟相称。你还要这样客气,再莫如此了。我这是逐事繁忙,吃饭时间没准儿。你是何时到的?怎样,你也吃些?”
周培公笑道:“是了,为兄迂腐了。我也是后晌才到,已经吃过了。你们赶紧吃就是了。”周培公被俘快一年了,开始是专门派人看管着,他的态度还很强硬。为了分化敌人。人民政府组织俘虏中的高级官员参观四川的一些厂矿企业和农村,让他们了解四川根据地地政策和实际情况。丁勉也与周培公见了几次,他的态度渐渐改变了过来。后来丁勉让他读了一些自己地建军学说,周培公渐渐竟入迷了,他甚至主动要求与丁勉见面。两人又交谈过几次,周培公对百姓党的性质和最终目标。对红军的组织和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主动提出要参加红军,丁勉高兴的批准了他的请求。想到周培公今后的作用很大,丁勉找专人向他介绍了许多红军地内部情况,带他参观研究院和兵工厂,并向他提供了更多的关于红军的内部材料,可一直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根据地的一切都让周培公大开眼界,更有丁勉的一套建军学说和作战理论让他感到十分钦佩。有时周培公也怀疑以丁勉的经历怎会有如此健全和丰富的军事才能。若说他受别人指教,看陈一炳、袁宗弟和方以智几个人的情形,虽说他们都是老道。可要有这等能耐怕是未必。难道另有高人指点?或是真是有神力相助?周培公一直是疑惑不解。他一直想与丁勉细致地研讨一番。只是由于战事连三赶四,丁勉四处奔忙。因此两人竟没有机会坐下详谈。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周培公见丁勉在川陕作战中的一招一势,十分令人惊奇,细想起来竟似滴水不漏,毫无破绽。后来又有对周吴的用兵,全歼满清云贵大军,更是令人叫绝。联想他一出手就偷袭昆明,其枭雄本色实为令人叹服。放眼天下,乱象已生,周培公很与丁勉再多交流一些,想知道他心中究竟如何想的。可他也知道,现在去与丁勉讨论仗打的如何神奇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了解丁勉对局势地看法,同时将自己的见解提出来,并对以后的红军的发展提出建议。由于对即将到来的战事无法预料,周培公一直没有形成完善的思路,因此也无法给丁勉提出具体的建议。可周培公已经感到红军中存在很大的缺陷,只是一时想不出问题的根源罢了。
王屏藩的叛变让周培公一下明白了事情地根源:红军扩张太快,鱼龙混杂,日久必会出裂隙。紧接着是清军地大举进攻,红军在应对时采取的一些措施让周培公大为不解。特别当江义率红八军叛变,清军步步紧逼,局势紧张地让人喘不过气来。见丁勉还是没有大的动作,周培公再也忍不住了,他特地从宁远赶到成都要求与丁勉会面。
听到周培公要来,丁勉也想与他好好谈谈,想必他会有许多新的见解。近来自己想的事情多些,大政方针多是与几位政治局委员商议,很少与外人交换意见,周培公的到来正好是自己调整思路的一个机会。饭后,两人在丁勉的办公室坐下,周培公首先对丁勉说:“兄弟,恕大哥直言,我对前时我军在叙州和资阳保卫战中用少量兵力对抗数倍于己的敌人做法实在不解,这与兄弟你所提倡的运动战和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地战法可说是南辕北辙。后来战局僵持了,眼看红三集团军要陷入敌人重围。为何不让他们撤回?在下想问,眼下成都即将面临大战,您打算如何应对?似等死拼的战法是切不可再用了。”
丁勉见周培公一上来就言辞激烈的给自己提意见,心中到放心了许多,他如此言行反而说明周培公已经真心向着红军了。他对周培公道:“周大哥,你说的都是实情。当初王屏藩突然叛变,清军一下就冲了进来。重庆附近许多州县失陷的太快。我只想在战略要地上坚守一些时间,阻挡住清军的进攻趋势。也为后面的防御体系建立作好准备。当时也是过于自信,总觉得清军装备较之我军差距甚远,没想到竟会出现这种情形。说道成都战事,我们打算坚持些时日后放弃之。”
周培公见丁勉很快将前时失利地责任揽下来,想必他已思虑多时。他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只是这种自信地代价大了一些。他问道:“兄弟,成都就此放弃。对士气必然产生消极影响,你可想过应对之策?再说放弃成都,可有后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