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 藩台大人(一)(2/2)
张德地一听他话中有话,说道:“怎么了?出了何事?哦,那我们书房里谈吧。”
两人书房里坐定后,丁勉将表姐的事情和与康熙的关系发展说了,张德地心中也是沉重,他问到:“你真觉得皇上会对你不利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丁勉道:“一时对我不利还谈不上,想当前政局,生意大了难免招惹江湖人世,若他心中有事,找个借口发难也未可知。因此想到离开京城。”
张德地道:“你离开京师不也在皇权之下,哪有安全之所?”
丁勉将自己出城时的设计又告诉了张德地,最后说:“我现在是一个被劫匪劫走而失踪的人,想我一介商人,皇上也不会记挂的久远,何况我在京城里的产业都还在,所以我会使人忘掉的。我想过一段缓过些劲儿时再说,因此今天来第一就是告诉伯父我不打算在众人面前露面。更远的想法是打算在四川干的大一些。”
张德地听到此才有些明白他为设局出京了,就问道:“你想做些?如何才是干的大些?”
丁勉说:“在京里是我和另一个主事顾祖禹一起查到在宁远府的盐源县可能有全国数一数二的大铁矿,另外四川还有不少的煤矿和盐矿,我想在这里开个大铁矿呢。”
张德地一听先是一惊,后一想这位少爷令人惊奇的地方太多了,这事八成是真的。再一细想更是此事事关重大,做好了对于地方经济可是大有好处,若能控制在自己手中,发财事小,搞些政绩获得皇上褒奖那可好处可大多了,地方百姓也可受益。他喃喃道:“真有这铁矿?”突然他想起来了,眼光盯着丁勉望了会儿,他微笑着对丁勉说:“我的神仙少爷,你一定受过仙人指点,心智算计到了如此地步。我说我那陈老哥千里迢迢的把自己的公子送到那个穷乡僻壤里,真是脑子有毛病了。”张德地禁不住也学着丁勉的口气说起话来了。“谁知他后面竟有你这个小神仙指点,了不起,了不起。你就给我当参议好了,哪日我在我衙门里给你个几品…五品?不,四品参议好了,你不用干别的,只要不时的把你的好主意给我几个就是了。”过了一会他看丁勉不答话,才想起自己刚才的话说的太荒唐了。一则丁勉就是因为不愿做官而得罪了皇上。二来自己只是二品官,如何能封人家四品官?可笑,太可笑了,自己禁不住的笑了起来,嘴里说道:“失言了,失言了,贤侄莫要见笑啊。”
丁勉道:“好主意倒有几个,也算是我给您的建议,也是我多时想过的赚钱方案。一是加快向四川的移民工作,这我也可以帮忙做,还有就是不仅要迁进农民去垦荒,还要从各地引入各种工匠和技工,有意把移民向宁远、嘉定、雅安三府倾斜,同时打箭炉厅、杂谷、绵州、松潘也要多些。其次在适当的时候您将发现铁矿的消息亲自传给吴三桂。第三您将秉强哥派到盐源当县令。这样做的原因以后再说。我以后赚钱的方向是工矿业和农业。我想要开铁矿、煤矿、盐矿、成立炼焦厂、钢铁厂、纺织厂,机器厂,造纸厂等,我想在宁远州已铁矿为主建一个工业基地,这工业的获利高,工人的收入也高,到时四川百姓的生活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还有在农业方面我要从海南岛引进双季稻,一年两熟(注一);还想引种番薯和玉米,这些都耐旱性强,产量高。这些若都做的好的话四川的粮食几年内就将有很大的节余,有了钱粮,到时我们无论做何事都从容多了。我还有几个要求:一是看能否成立护矿队和护厂队,可能的话让皓然哥和秉强哥出面以官府的名义办。二是看能否从省府衙门中将懂矿业、懂农业、懂机器制造的人员由我来支配,省府里的技术资料和矿物分布资料能否看到?我还想在定远成立技术学校,让学生学数、理、化和机械制造,为我的工厂准备技术人员。”(注二)
张德地听的有些蒙,忙道:“这些事你说的太多,容我想想再说。”又想了想道:“不若你将这写个文书来,我细细看看如何?”
丁勉道:“行,回去我将这些写出来,着人给您送过来。只是我已从湖北招了一千多矿工,我想陆续让他们进来,伯父您就给招呼一下如何?”因为当时各地都鼓励移民,所以这事情好办。丁勉又说:“对了,伯父,有件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张德地道:“这移民的事儿好说。你有何事难开口的,说吧。”
丁勉道:“伯父,您原不是到四川来当巡抚吗,为何成了当布政使了?”
张德地道:“我也奇怪,原是要官复原职,说让我到四川接旨,怎么到这里就成了布政使了。可能是巡抚罗森见我复官,暗地有些动作,皇上对我这枉罪之臣有些不放心呀!贤侄问这些做何?”
丁勉道:“原想伯父当了巡抚行事方便许多,今日看来尚须小心些才是呀!”
张德地道:“也是,诸事要小心了。但想也无甚大碍,只要做好我们的商人,谅他人也无由为难我们。是了,你明天让人去拿了通官文牒,去招人就是了。这四川的地盘还在实行着我当年的法子,招民承垦。”张德地又将四川这里省府各衙门中相关人事物一一介绍过了,两人说了多时。直到在他府上用过午饭后丁勉才告辞出来。
注一:双季稻是从康熙中期才开始在大陆上推广的。
注二:当时清政府是允许私人采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