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里起拔(2)(2/2)
年轻挑夫将担子架在车上道:“叔儿,你歇会,我来吧。”
老汉欣慰地笑着,将推车交给侄儿,扶着箩筐继续走。“熟悉道路,更得忘记道路,做大领房得有这个本事。”
袁镜仪看到这里,将挂在鞍子上的绳索抖开,硬给那老汉系在了车子上,道:“二位师傅,我一路听着你们谈话长进不少,你们这一路的吃喝我包了,货物也交给我吧。”
老汉擦擦汗,看袁镜仪识货,又也是个实在人,大方地道:“如此劳烦达官(镖师)了。”
袁镜仪感觉浑身一轻,道:“伯,等前边休息了,我就给你把车套上。”
老汉问道:“这位达官是哪一家字号的?方才戴掌柜是等着你的吧?”
袁镜仪便如实相告:“项城瑞昌号。”
老汉点点头道:“也是讲道义的人家,先前就送来了许多马匹。”
袁镜仪很是不好意思:“先前送马的是大柜的,是送送卖我还不知道呢。若是卖了,也不敢说是道义了。”
那老汉摆摆手道:“就是卖也卖得,敢在这个时候挣这个钱,就不是一般人家。”
袁镜仪就一边走,一边把那担子上的货物用绳子重新扎成了驮子,扛着一翻挂在了马鞍上。
见袁镜仪实诚,老汉道:“达官啊,我走了半辈子驮子,也没走出个啥风光。我这点东西也不算啥,达官感觉有用,达官尽管拿去。达官若是哪一天借着这言语发达了,逢人说起来,念叨咱老汉一声就知足了。”
袁镜仪道:“晚辈袁镜仪,我听你叫这位兄弟‘宝柱’,今天我就当宝柱是我兄弟了,借着古人一话‘苟富贵,勿相忘’,老先生要想在周口干买卖,铺面我出。”
“哎呦,达官好气魄!”老汉摆手道,“老汉叫王乃谦,当初也是大盛魁出来的,也搬过堆积如山的千斤锭,看你眉宇间有那份侠气,这才愿意交你这个后生,倒不是图你什么资助。”
袁镜仪赶紧道:“老前辈说得是,我也是表一表心意。”
瑞昌跟西帮大字号确实不能比,西帮一次结算押运的银鞘都能排出十里地去。而西帮走口外的掌柜更是了得,都一直走进了北极之地。”
老汉被袁镜仪的样子惹笑了:“达官,我见你这筋骨、气色,绝非等闲之辈,我先不跟你讲那边的风光,总有一天你会亲自蹚过去。”
袁镜仪被这老汉的大气所感染,感觉他身上有着与梁牙纪相似的东西。
叫宝柱的想必是听多了这类故事,催着王乃谦道:“叔儿,你还没说忘记道路是甚道理呢。”
“进了大漠就没有路了,怎么走不在于路,而在于水源。天有不测风云,水源也会改变,所以更得懂得如何寻找水源。”
“叔儿,这是你跟骆驼客学的吗?”
“我是跟随队镖师学的。”
“镖师?”那侄儿看了袁镜仪一眼,袁镜仪也很是好奇。
“镖师不推车,不领房,只是跟着走,看似潇洒,但要求的更多,他们负责队伍的安全,不光要能打斗能讲清,还得有带领队伍避绕各方神灵的本事。”
“戴老师身为镖师魁首,那本事岂不是大了去了?”
“这一路,跟着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