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败走颍河(1)(1/2)
若不是因为捻子猖獗,也不会出现这种合镖的局面,但各镖队的目的不同、线路不一,有直接北上晋中的茶叶,也有撤至周口的票号现银,还有跟着避难的许多百货贩子。镖期紧急,大量白银在运,戴问雄一脸的谨慎与这车马喧嚣的热闹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袁镜仪将马给了王乃谦,自己借着步行便利,在队伍里走来穿去,分辨着各家镖局的旗号。
戴问雄一马当先,一身黑色英雄装,一柄长剑挂在鞍下,缰绳并作一股单手提着,另一手扶着腰间大带,脚跟轻磕着马肚皮,急缓远近地贴着队伍行进。
戴问雄身后两把驮子远随着其他镖师,有背大刀的,也有挎火枪的,旗帜各不相同,有“戴”字,也有“王”字,很多也都拉驮步行。
自家一队插出了“张”字“瑞昌镖”,跟盛昌的“尚”字镖队区分开。长虹领队,玉政压阵,马上步下都是黑衣褂、长朴刀。
“左家的腿,王家的枪,戴问雄的拳手盖满场。”听到先前叔侄二人私语,袁镜仪也扛着**哨子棍凑了上去。
那跟车的老汉很谨慎地一缩脖子,回头见到是袁镜仪,笑道:“合吾扬威。”
袁镜仪也跟道:“合吾扬威。”
老汉检查着货物绑绳的松紧,问道:“达官去过戴家吗?”袁镜仪答道没有,但这一路会随队赶赴晋中。老汉道:“好啊!我在华北镖局见过两副楹联,真是道出了武师气概,也很贴合咱们商帮的豪情。”
“大智大勇威震四方,立信立义诺重千金;仁义为本神武为恃,信誉是守鸿业是途;横批是:忠义诚信。”
袁镜仪自然知晓,晋中大地,东依太行,西临汾河,商贾云集,海内最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祁太平的镖局也如商号般多不胜数。
大名望者主要三家:平遥神枪王正清的同兴公镖局,创办人王正清一条大枪出神入化,曾在军中供职剿匪有威名,与道光同师,家有御赐招牌。
文水铁腿左昌德的昌隆镖局,创办人左二把绵掌、弹腿天下走,因闹发逆时往苏州押送皇杠有功,获赐黄旗黄马褂。
再就是祁县的这位心意巨匠戴问雄的广盛镖局。广盛镖局创业最早,戴龙邦时就已经有了大声望,戴问雄兄弟继承父业,镖喊沧州,立擂大漠,车行张库,脚踩两口。咸丰年击捻匪有功,领受御赐黄马褂。三家提领群雄,又有总号设在平遥,合为华北第一镖局。
晋商商号之间的货品买卖通常是用赊销法,隔一段结算一次,间隔时间长短由双方洽商确定,清结债权债务的“赊购结账期”就被称为标期。这期间各商号都要雇请镖局押运大宗现银,被称为“起镖运现”。
太汾镖就是太原府所属之祁县、榆次,与汾阳府所属的平遥、介休的镖。太谷独为一镖,各路运来的现银,先集中太谷,办理交收,开出利率,白银回窑、重打钢印,其他各县以太谷为准。
太谷商号众多,各商号都有自家镖师,其中以宗师李洛能与弟子车毅斋门下实力最大,然此二人也出戴家门下。
榆次镖三合号安家,走大库伦时都傍插着“戴”字镖旗。可以说戴氏一门是晋中镖局的中流砥柱,责任越大,心情就越发沉重。
赊旗镇总集百货,这一趟镖确实可以成为天下第一镖,不光有挂了字号的大镖局,许多只插号旗的镖队,如三合公、志一堂都有高手在列。
出了家门,袁镜仪才感到了天地宽阔,也从西帮身上看到了一种气魄。这比圈在那深宅大院里搞窝里斗要痛快多了。不过那老汉也说出了担心:“这不会是贵号与广盛镖局最后一次合作吧?”
“老先生何出此言?”
“捻子攻打赊旗镇,几次不下,是戴二当家顶名抗敌的,捻子没得着好处,楼都放火烧了,对人还能善罢甘休么?”
“老先生想得周全啊。”边上插过来一个大汉,斜眼瞅着老汉。
“唉”,那老汉长叹一声:“戴当家不易呀,到了周口镇如何落脚还难说。”
那镖师听了这话,笑了笑,回头望了两眼,又向别处去了。袁镜仪听了却有点不是滋味。
这话说得不假,买卖就是以所有易所无,没有票号的时间,往来都是白银运现,镖局业相当发达。而今有了汇票,许多小镖局就没了买卖,余下的都是押运重金的大字号。周口码头是钱庄票号的守中之地,支撑着南方分号的重银取兑。票号界竞争也十分激烈,往来都是巨数镖资,这是镖局的首选业务,虽然每家票号都有自己的专用镖局,但是整个地面的安全,却在地方武装的维护中,这就有了镖局业的竞争,不是随便就能在异地立号的。广盛镖局的开创,也是先由广盛车马店做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