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技惊四座(1/2)
看到琴桌上的这床琴,王嘉纬不由呆住了,这琴的形制还真如林宝儿所说,疑似古传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
但让王嘉纬惊讶的却不是这床琴的的形制,而是一眼看到这床琴就仿若多年未见得老友,打心眼里透着亲切;换种说法也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彷佛相互等待了对方无数年,望眼欲穿终相逢;总之,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
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情后,王嘉纬便肃然地坐在琴凳上,仔细地观察起这床琴。
事实上,真正让王嘉纬惊讶的是琴面的断纹----栗壳色的琴面布满龟背断,而龟背断则是古琴上最为名贵的断纹,常有‘千年难买龟背断’和‘千金难买龟背断’之说,第一次看到整个琴面都是龟背断,又岂能不惊讶。
这床琴的造型非常简单,是最常见的伏羲式,桐木制作,龙池上并没有题字,池下也没有铭文,显然很难一眼看出琴的来历。
看到王嘉纬坐下后始终没有动手弹拨调试,林宝儿在旁边都有些着急了,心道这家伙在干么呢,怎么还不开始啊?
青藤老人李汉卿看到王嘉纬并没有上手就开始调试,而是在鉴赏这床琴,心中不由颇为满意,现在的古琴爱好者,很多都不懂琴本身的价值,缺少文化素养,又如何能够奏响天籁之音。
小纨绔们看到王嘉纬一直没动,便开始幸灾乐祸起来,不过这次却是不敢大声议论,只是私下悄声嘀咕着,宣泄刚才郁积的郁闷之气。
刚才已经尝试过的高手之一罗长宇见王嘉纬颇为冷静,便笑着对身边的同伴说道,“那个年轻人看上去很沉着。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发挥出这床琴的音色。”
“开玩笑,你老罗都没有能成功地发挥出这琴的特色,那年轻人名不见经传,怎么可能啊。”
“呵呵,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许成功了也未尝可知呐。”罗长宇笑了笑了,但显然不是很看好。
“老罗。你见过的名琴也不少。可知道这床琴是什么时代的?我怎么感觉跟唐宋的制式都不太相似。”
“或许是魏晋时代的琴,总体还是归于伏羲式,不过古味更浓郁,也许更早,毕竟古琴在春秋时期便已经大行其道,而我们最早的记载不过是《太古遗音》,要想搞明白,恐怕只有拆开才知道。”罗长宇虽然没有真正地奏响这床琴,但情绪一点没有收到影响。显得颇为自信。
王嘉纬此时已经仔细地观察过了这床古琴,心中也已经初步断定这琴至少制作于唐代以前,虽然没有题款与铭文,但更显这床琴历经沧桑----题款与铭文是唐代以后的习惯。
抬手拨了拨琴弦,依然是嘶哑的声音。不过此时王嘉纬心中已经有底,抬手便开始调校琴轸。
看到王嘉纬调校琴轸的手法,李汉卿的眼神顿时亮了----虽然不同于柳白鹤。但之前绝对不曾见过,而是一种古法,想到这里,心中不由有些期待起来。
而刚才尝试过的古琴高手们,看到王嘉纬调校琴轸的手法,也感觉到了意思不一样,虽然说不上哪里不一样,但却感觉到一种大师风范,心中的轻视心理顿时收敛了起来,神色也认真了不少。
王嘉纬的动作很慢,但看上去却是给人一种大师范儿,不过在修养还欠缺的人和小纨绔们的眼中,却是索然无味,不由纷纷抱怨起来,“你会不会啊,不会就别占用大家时间,待会儿还有好东西需要拍卖呢。”
“是啊,一个人占用所有人的时间,你也好意思。”
“是不是没有见过真正的古琴,都不知道怎么弹奏啊。”
议论的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在场的多数人听的清楚,这还是因为刚才吃了一回瘪学乖了,否则的话,嚷嚷的声音肯定更大。
就在议论正热烈的时候,王嘉纬调教好琴弦后又随手拨了拨,琴声顿时大变,洪亮高昂的铮铮之声如利剑般刺破众人的耳膜。
听到这琴音,李汉卿顿时兴奋了起来,拍手大声道,“年轻人好样的,这床琴在你手里又活了。”
李汉卿的话一落,现场众人顿时大惊,心中无不暗自庆幸刚才没有参与议论,否则丢人丢大了;而小纨绔们虽然听不懂,但却听得懂李汉卿的话,顿时低下了头,不再言语,心中却是纳闷无比,暗道这个混蛋肯定是故意耽搁时间让自己上钩,然后丢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