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青藤老人 (第一更求订阅)(1/2)
“青藤老人果然来了,不知道这次有没有人能够发挥出这床琴的特点。//”
“难说啊,据说在京城和申城都没有人成功呢。”
“那两次是因为知情者甚少,所以很多高手没有现身,这次可是高手云集呢。”
“也不知道这琴到底是什么琴,居然只有柳白鹤大师能够真正地奏响。”
“难道这床琴已经通灵了不成……”
王嘉纬本来很平静的心情,也被林宝儿的话和现场有些躁动的情绪给搅和的有些兴奋起来,这可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只是不知道有几人能够让这床古琴焕发青春。
虽然众人的议论颇为夸张,但王嘉纬是坚信琴与人是有缘分的,但关键还是技巧和功力,毕竟古琴自明代末就因为曲高和寡而衰落,历代的古琴也成为古董的一种,现在真正以演奏古琴为业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王嘉纬习练古琴完全是靠着老家山后破庙的老道严格调教,算起来已经有十几年的功力,对此还是充满信心。尤其是在刚才听过灌录的唱片后,更是彻底底喜欢上了这床琴,甚至觉着这床琴的音色和音域甚至是已知的现存古琴中最好的,没有之一。
心中有了惦记,王嘉纬对其他的交流顿时没有了兴趣----主要是买不起,也没有东西可以交换,就刚才随便瞄了几眼,就发现基本上都是真迹,而且价值都在及数十万以上。
青藤老人本名李汉卿,80年代退休后,便用退休前积攒的工资,开始在古玩市场玩收藏,由于接受过民国时期的教育,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因而总是能不断地拣漏----80年代即便是城市人,也不知道古董的价值,倒卖古玩就跟捡钱一样,只要有眼力劲儿,赚钱就跟玩一样。
以藏养藏的过程中。李汉卿很快地积累了巨额财富,毫无意外地成为圈内的大藏家。不过却不显山不漏水很低调。只是与圈里人保持交往,由于年龄大了,所以真名倒是知道的人不多,但青藤老人的自号倒是颇为有名。
王嘉纬还不完全算是圈里人,对此了解的并不多,不过很快就从林宝儿嘴里得知了青藤老人的来历,心中对青藤老人也是颇为佩服,虽然说起来很轻松,但古玩圈的规矩注定很多人要吃亏。能混到今天的地位想必也是非常不易。
青藤老人的到来,让全场的氛围达到了一个小**,即使蔡胜达身价百亿,对于青藤老人也是佩服有加,见面寒暄也是执晚辈礼。一点没有逾矩。
“今天老朽来这儿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老朽也就不多废话。有兴趣的可以上来鉴赏,如果自认为水平足够,尽可一试,只要能发挥出这床琴的特点,老朽以琴相赠,只求能把这项国粹传承发扬光大。”青藤老人在跟众人寒暄过后,便朗声道。
“青藤前辈,我愿一试。”青藤老人李汉卿话音一落,便有人大声说道。
“好,且来试试吧。”青藤老人看了一眼,知道说话的人是羊城音乐学院的老师李贺一,在古琴界倒是颇有点知名度,算是后起之秀,便笑呵呵地说道。
能来到这个会所,绝大多数都是非富即贵,或者收到邀请,李贺一就是收到邀请,但知道自己的水平未必能够有把握,便自告奋勇的第一个上前。
李贺一走上前中规中矩地坐下后,便开始检查琴弦,仔细地调校了一番后,便开始试音,奈何声音始终嘶哑,低沉有余洪亮不足,最后惭然告退,抱拳道,“献丑了,水平有限,让各位见笑了。”
青藤老人李汉卿见状但笑不语,对此已经是见怪不惊,一点都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当时得到这床琴的时候,开始也以为只能当做古董琴,后来也是偶然结识耄耋之年的古琴大师柳白鹤,从而发现了这床琴并非死琴,从而焕发了一时的青春,不过柳白鹤驾鹤西归后,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发挥出这床琴的特点,当然这也使因为李汉卿一直没有向外人展示。
接下来又有接连古琴界高手羊城贺知秋、湘城吴茜茜等6位高手上前尝试,不过都铩羽而归,一时之间还没有上前尝试的心中也是发怵,甚至认为这床琴就是死琴,不过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一时之间,气氛也有些凝重起来----随着尝试的人越多,也就越没有人敢于上前尝试,看过别人的尝试后,如果上去还是不行,那可是相当丢人。
王嘉纬在看了前面一波人的尝试后,发现各人弹奏的音色都不相同,也是颇为奇怪,他们调校的手法也非常熟稔和专业,操琴的指法更是无可指责,为何却不能弹奏出动听的琴音,反倒像是漏风了一般嘶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