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友好和沉默外的第三种态度(1/2)
祭祀的目的,是为了与自然之中无处不在的灵性进行沟通。
在鱼人的文化中,祭祀活动有着非常独特且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主持祭祀活动也是鱼人祭司必须要承担的工作之一。鱼人们相信,在这种祭祀活动中,鱼人祭司可以从自然之灵那里获得知识和力量,又或者是对未来的预言。
可能是出于部落间的文化差异,也可能是因为它们与自然之灵沟通的方式各自不同,每个部落、每个鱼人祭司所主持的祭祀,包括过程和方式在内,都有细微的差别,但有一点是通用的——祭祀需要祭品,而活祭品的鲜血和生命,正是最适合用于让祭司与自然之灵产生共鸣的东西。活祭品的体型越大,智力越高,就越是能取悦自然之灵。
纵观鱼人的祭品名单,最适合用于祭祀的无疑是人类——人类的体型比鱼人更大,也更聪明,肉也好吃些,但他们在大沼泽地区的数量十分稀少,又特别难以捕捉——在找不到人类作为祭品的情况下,其次的选择是鱼人,再其次是大型动物,最其次是小型动物或刚从水中捞出来的鲜鱼。用于献祭的鱼人一般来自敌对部落,或者邻居部落(事实上这两者对鱼人而言经常是同义词)。身体越健康,反抗越激烈,越难以被活捉的祭品,用来献祭的效果也就越好。
这次祭祀正是为了获得对局势的预言而进行的。在祭祀结束前,没有鱼人知道自然之灵到底会就这个问题给出怎样的揭示。然后……鱼人祭司说……毒水来了!
鱼人部落中顿时陷入了一片忙乱中。
‘毒水’对于鱼人而言可能意味着任何有害的东西,亦或者是某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又或者是更加抽象的、对于糟糕的总体局势的形容——总之,那绝对不可能意味着有好事发生。虽然鱼人祭司没有说明它预见到的‘毒水’代表着什么,不过这不妨碍鱼人们理解‘堵住毒水’所代表的意思。
顾名思义,如果‘毒水’流过来了,它们就要阻止它,不管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
在鱼人祭祀的命令下,部落中的鱼人们纷纷行动起来。
鱼人没有多少职业战士的概念,部落中的每一只成年鱼人都可以成为战士,只要它们愿意且还有力气拿起武器。因此,只有一部分较为弱小的成年鱼人被留在部落中,负责保护它们的卵和小鱼人,其他成年鱼人则全体集结在‘毒水’将要流过来的方向,准备战斗。
负责带领这支队伍的鱼人是一只格外强壮的鱼人——在鱼人部落中,这种鱼人会被称为武士——它穿着简单的、用沼泽植物制成的盔甲,手里拿着整支部落内仅有的一把金属武器,看起来耀武扬威的——仅有少量鱼人会穿戴盔甲(虽然它们的盔甲在人类看来,更像是由抹上干泥浆的硬草编成的破衣服),而有资格拥有金属武器的鱼人就更少了。
鱼人不懂得冶炼金属的技术。大沼泽地区的鱼人所使用的金属武器,多半都是由大沼泽地区外的其他种族制造,而后经过各种渠道落到鱼人手里的——当然,鱼人从来不会与其他种族、或是其他部落进行交易。它们总是更希望能用暴力而不是其他方式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只领头的鱼人武士所使用的金属武器,就是它从另一个部落的另一只鱼人那里得到的,那是一把人类制造的长剑。天知道那只鱼人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这样一把破铜烂铁的。这把长剑在剑身中间的位置折断了,只剩下半个剑身,护手也缺失了一截,剑刃钝且锈迹斑斑,看起来严重缺乏保养。即使是对于鱼人来说,这把武器也显得有些过于破旧了,不过总比骨头或石头制成的武器要好一些。
有大约50只鱼人参与了守卫部落的行动,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较为强壮的成年鱼人。它们列成了一个松散而混乱的队形,在鱼人武士的带领下离开部落,往鱼人祭司指引的方向前进。
作为日行性生物,鱼人在夜间的视力远不如它们在白天的视力。因此,队伍中大部分鱼人都举着自制的火炬,以提供照明。
由于大沼泽中缺乏木材,鱼人通常用来照明的火炬,是用芦苇似的沼泽植物和某种粘稠的黑色天然物质制成的。这种发掘自泥浆中的黑色天然物质难以点燃,不过点燃后也比单纯由沼泽植物制成的火炬更耐烧。鱼人也将后者作为染料使用,不过它更主要的用途还是提供照明。这种黑色天然物质在燃烧中会冒出黑烟和刺鼻的气味,所以鱼人很少用它来处理食物。
尽管在黑夜中前行的鱼人本身不怎么引人注目,但几十支火炬在黑夜中是很显眼的,任何有眼睛的生物都不会错过。
因此它们很快就和正在朝这里靠近的那群大虫子来了个面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