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精准预言(1/2)
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生存策略下,不同的生物也进化出了不同的结构。与植物不同,对于动物而言,观察并了解当前所处的状况和周围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那往往直接关系着它们的生死存亡。大部分生活在有大气、有光线的星球上的动物,大部分都会进化出侦测光波或声波的能力,也就是视觉和听觉。
与这两者相比,嗅觉往往是一种较为次要的侦查手段。嗅觉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没有视觉反应迅速,也不能像听觉一样能够迅速判断出震动物体的所在位置。不过,在另外的一些方面,嗅觉也有它独特的优势。
嗅觉的本质,是侦测空气中微不可见的细微粒子,并分析出它所代表的讯息。这些极为微小的粒子在大气内几乎无处不在。物质之间的碰撞、摩擦,或是任何轻重不等的接触,都会制造出这样的一些粒子来,而许多物质本来也正是以类似的方式存在,包括气体在内。由于体积微小,且材质大相径庭,它们极难被用视觉侦测到,更不可能被听觉发现。
这些粒子不像声波或光波那样稍纵即逝。它们会持续停留在原地一段时间,直到它们随着气流的变化移动到其他地方去——也许是随着不断向上的气流进入平流层,也许是随着一股飓风飘到数千公里之外,也许是随着某只生物的呼吸进入到它的身体里。
当嗅觉系统捕捉到这样的粒子,就能通过它的成分来了解它来自什么东西,以及这个东西是否就在附近。如果嗅觉系统更加敏锐的话,还能通过分析它的其他特点,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用途的低等虫族,小型工虫的嗅觉经过了极端强化。虽然没有听觉和视觉,但单就嗅觉的敏锐程度来看,它们甚至比创造自己的高等虫族还要厉害许多。
***
吃过晚餐后,泰伦准备出发了。
泰伦的主餐看上去只是几颗深红色的小圆球,体积不比眼球大多少,恐怕还不够一只饥饿的鱼人吃的——实质上,构成它们的变形虫所消耗的生物资源,差不多等于三具完整的鱼人尸体——这些生物资源足以用来‘制造’两、三只小型兵虫了——经过了复杂的变形过程,它们最终变成了这样的几颗小圆球。它们的实际价值远比看上去要大的多。
这一次,他很认真的确定了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根据小型工虫收集到的信息,这些可以暂且称之为‘鱼人’的不友好生物,应该来自两个不同的国家或其他社会组织。在与自己的部队发生冲突前,一伙鱼人杀死了另一伙,并吃掉或至少试图吃掉它们的尸体。两伙鱼人分别来自两个方向,可能是因为分属不同的社会组织,或是食物匮乏,或是相互之间有私怨,也或者还是其他可能带来矛盾的因素——总之,两伙鱼人在这里相遇,并相互战斗,其中一伙杀光了另外一伙,并把尸体当做战利品。
这倒是和虫族有点像。
去和已经确认为具有敌意的生物交流,显然并不明智。泰伦并不惧怕与这些生物发生冲突,但他还是希望能遇到一些更为友好的原生物种。
社会性生物总是会更喜欢居住在有同类的地方。所以,泰伦决定沿着另一伙鱼人留下来的气味开始追踪,希望能找到更多的鱼人。虽然他遇到的第一批活着的鱼人就是充满敌意的,但作为一种具有原始文明的社会性生物,它们的其他同类说不定会对虫族抱着更友好的态度——或者,更糟糕一点,另一伙鱼人的同类,也是如此的充满敌意——那也正好。
泰伦需要大量的生物资源,用于制造他现在迫切需要的移动基地。这些生物资源显然不能凭空出现。作为和平主义者,泰伦不打算一视同仁的屠杀这颗星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获得自己急需的生物资源——不过,如果那些生物主动攻击,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和自己的同类相比,泰伦的确显得更为温和,但他在本质上还是一位典型的高等虫族。他可以容忍一些带有敌意的举动,但如果对方产生明确的敌意并真的发动攻击,他的忍耐也就到了极限。
典型的虫族思维模式中,从来没有诸如‘无辜’或‘怜悯’之类的概念,只有‘需要’和‘获取’,以及‘杀死所有阻挡自己的生物’。
在战斗中受伤的小型工虫已经基本恢复完毕。在充足的生物资源的供应下,被砍断的肢体全部重新生长了出来,背上和身上的伤口也愈合了。它们现在就和刚刚诞生时一样健康、完整,随时可以再次参加战斗。虽然小型兵虫比小型工虫更适合作战,但由于前者的数量只有后者的1/3,在获得更多的生物资源前,难免还要让这些资源收集者干一些本职之外的工作。
泰伦让5只小型兵虫排在队伍的最前端,15只小型工虫紧随其后,排成了一个便于快速移动的队形,开始沿着另一伙鱼人留下的气味前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