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墨色战国 > 第三十四章 字体与标点

第三十四章 字体与标点(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天洞奇宝 无边大盗 星际之死神传奇 纯色暧昧 回到古代当将军 大话唐伯虎 宦海弄波 都市井龙王 异世造仙 爱情雨

除了引进新品种和交流科技文化,这些墨门弟子此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绘制沿途的地图,为后人指明路径

历史上,东方的书写载体纸张虽然价廉物美,但与羊皮纸相比,出现要晚得多,以致于定制的精确地图直到战国末期才出现,比西方晚了很多。不过,简易的粗制地图却是早就有了,要不然大禹也无法划分九州、周武王也无法分封诸侯了,所以当聂华提前发明了纸张出来以后,本就擅于绘图的墨子很快就制作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幅严格意义上的地图——《诸夏全图》。虽说万事开头难,但墨子一生走遍了整个华夏,而且博闻强记,又引入了聂华提出的比例尺和等超时代概念,因此《诸夏全图》虽然是墨子一个人绘制完成的粗略地图,却已经达到了历史上宋朝前期的地图精度。而那二十多人虽然自称无甚大才,但动手能力普遍很强的他们对于绘图并不陌生,足以绘出大致的异域草图

肩负着师门的重托与期望,这批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探险家”兵分两路,向着传说中的异国绝域进发。没有人知道他们何时能够归来,甚至也没有人知道他们能否归来,但不管结果如何,这些先驱者都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墨门之所以能在乐土成功地普及教育,固然要感谢白圭经营有方,但若不是聂华“发明”了印刷术,墨门依然是根本负担不起的。不过,比起雕版印刷术,聂华更希望一步到位,搞出可用的活字印刷术来,到时候印刷成本还能再次大幅降低。但是,聂华却遇到了一个光靠改进工艺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不得不暂时放弃活字印刷术的试验,先搞出雕版印刷术来应急,可是看到为了加快制作雕版的速度,连墨子都带头刻板、干起了木工的老本行,聂华心里还是十分不爽。

在之前的尝试中,金属活字印刷必须的油墨倒是很容易就搞出来了,铅的提炼熔铸也没有问题,可是这个年代的华夏人使用的字体是大篆,笔画奇多而又弯弯绕得厉害,想要制作出能够用来印刷的铅活字,即使是最顶尖的铸造匠人也不能保证质量(与铸造出钟鼎文相比,铸造印刷字模是两次翻印,对精度的要求更高。),除非将字模做得很大,但那样一来印刷的成本就反而更高了,毕竟白纸也不便宜

工艺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若是这个年代的工匠,恐怕很难想到解决的办法,但聂华毕竟来自于两千多年之后,很快就想到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工艺方面,简化字体也可以收到异曲同工之效,哪怕是后世的繁体字,好歹也是横平竖直,笔画也相对少些,远比现在的大篆更加适于印刷。而且推出新字体还有一个好处,大篆有多种字体,各国所用不一,用哪国的不用哪国的也令人颇为踌躇,但用新字体,只要最开始的非难顶过去,后面就不会再有什么阻力了,而且对各个诸侯国的人们来说都很公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