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作 物(1/2)
后来聂华考虑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又建议夫子加设了一类“间”,一共七大类,符合某类要求的一般会被称为“某墨者”或“某墨徒”。不过必须说明的是,牛人是可能同时拥有几个从事的,比如白圭后来出师的时候,身上就有“学”、“仕”、“宣”、“技”四个从事,吴起更是六项全能
不久,禽滑厘、高石子、胡非子、县子石等一百一十七人成为了第一批“墨者”的候选,经墨门大会公开问责,最终有八十四人当选。值得一提的是,这八十四人全部都是“兵墨者”,这也难怪,他们都是墨子早年所收的弟子,这二十余年来跟随他到处奔走,无数次帮助那些小国守城和训练军队,就算原本是个军盲,也早磨练成一个合格的军官了,何况他们大多是游侠甚至盗匪恶霸出身,又得墨子亲自传艺,武艺普遍不错
确定了墨者的名单之后,剩下那些已经出师的墨门弟子都被算作“墨徒”,墨子也第一次对门下已出师弟子的总数进行了准确的统计,才发现竟然多达三千七百余人,难怪自治领建设会日新月异了,就算是天下最强的三晋,也找不到这么多吃苦耐劳而又有技术专长的人才
而聂华、白圭与吴起等还没有出师的学生,以及乐土的居民,则是“墨众”目前的主体,总数增加得十分迅速,到聂华十岁时,“墨众”的人数已经接近十万了,他们才是建设的主力军,若是光靠墨门的人力,猴年马月都别想将乐土开发出来。
虽然墨门内部划分了等阶,但毕竟之前的平等氛围已经延续了二十余年,以前的师兄弟之间并未因此变得等级分明起来,令聂华颇为感慨,果然还是传统最重要,光是套层民主的外皮,却没有民主的传统,只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聂华的设想中,自治领推行马耕的话,以小麦作为主要作物比较合适,因为小麦秸秆马是可以吃的,而粟的茎叶马却不能消化,而且小麦的产量也明显大于粟。但无论是墨子,还是最近日益得到墨子赏识而开始主管农垦与军事两大块的吴起,都坚持让农民依旧以种植粟米和豆子为主。面对聂华的质疑,吴起在惊讶之余只回答了一句话,“种植小麦需要灌溉才能做到旱涝保收,咱们现在有那么多人力去开渠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