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郑国之乱(1/2)
不过这一次三晋虽然实力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削弱,但摆平危机反倒比上次更快,因为这次真正按捺不住敢对三晋开战的出头鸟只有秦国一个而已,而魏国纵然元气大伤,毕竟还是比之前也刚受过重创的秦国强得多,尤其是乐土再败之后魏侯斯不得不重新请大将乐羊出山,并且还忍痛放弃了得到没多久的中山国土,腾出了不少机动兵力,重新变得将勇兵精的魏国摆平不足十万的秦军自然不是难事
只是令魏侯斯无可奈何的是,秦国有着广阔的纵深,魏国、或者说三晋现在的周边情势又不太有利,魏军纵然连战连捷,想将秦国一口吞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就算魏侯斯明知秦人喜欢毁约,也还是不得不与其再次和谈,而且还勒索不到多大好处,可以说这一战基本上是两败俱伤,但或许也正是因为秦国宁可一直战斗下去也绝不割地的传统(注1),历史上才能最终统一华夏吧?
而其他的邻国之中,由于赵国出兵较少,损失自然也小,上次燕军又败得太惨,所以燕侯纵然很想夺取垂涎已久的代北,最终还是没敢动手,而齐国这个商业强国更是不会轻启边衅,至于南边的楚郑两国嘛,它们之间差点大打出手,哪儿还有心思对三晋兴兵复仇啊?
话说郑楚两国乃是盟国,纵然因为两国各自与三晋单独媾和而有些小小的不愉快,但两国的关系还不至于破裂,为何没过两年却竟然到了要兵戎相见的地步呢?事情的起因还要从郑侯杀死相邦子阳说起,虽然此举使其得以乾纲独断地与三晋顺利签署和约,给苦难深重的郑国人民赢得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但他也因此激怒了国内的强硬派,差不多在第二次乐土之战结束的同时,郑侯姬骀终究还是没能防住无处不在的黑手,被子阳的余党刺杀,郑国遂立刻陷入内乱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的令尹鲁阳文公担心郑国内乱被三晋所乘,另外也多少有些捡便宜的想法,便准备出兵吞并郑国。墨子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往楚国劝阻,鲁阳文公与其是老朋友了,基本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只得托辞说,“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了上天的意志。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降给他们惩罚,使其灾祸连年,我帮助上天加以诛伐,难道不对吗?”
墨子则毫不让步地回答道,“您这话就好像一个人家的儿子做错了事被他的父亲责打,而这时他的邻居也跑过来打那个儿子,口里还说‘我打他,是顺应了他父亲的意志。’,这难道不荒谬吗?”
鲁阳文公一时哑口无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