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山洪暴发(2/2)
李明珍听听婶婶的鼾声便小声说:“我想替你带养那个‘小不点’!”
大姐没有说话呆了一会儿才说:“你哪顾得过来?那小外甥再接回来你再带养一个你太累了!”
李明珍说:“我想好了那个孩子先让你弟弟养着我不准备接回来。但这件事我还没跟婶婶商量……”
婶婶忽然鼾声停顿说:“你婶还没耳聋你说的事我不答应!你还是把我那二生接回来!”
李明珍一惊婶婶没睡着。过了一会儿李明珍哈哈大笑说:“我还以为您睡着了呢那好咱娘俩商量一下我这个打算行不行?”
婶婶说:“不——行!我不能养‘姥姥家的狗吃了就走’。那是白眼狼!”
大姐听娘不同意便一声没吭。
李明珍说:“婶婶是你孙子跑不了。让周玉养着和咱们养着是一个道理!”
婶婶说:“不对孩子在我身边和在人家身边那是两码事!孩子亲不亲那就得从小养在自己身边!”
李明珍说:“那把大姐的‘小不点’跟在咱们身边将来不也和咱们亲吗?二生是您的孙子‘小不点’是您的外甥女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您的隔辈人。大姐生活这么困难咱们不拉一把瞪眼看他们一家大人小孩活受罪吗?”
李明珍一席话婶婶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才说:“那那你作主吧!”说完翻身睡觉。
第二天大姐回西山答应过年开春便把‘小不点’送过来。
这天李明珍放学回家正好见到何云秀。拉着何云秀回家何云秀说:“我不去家了是来看看你!”
李明珍说:“呦我有啥好看的?你说吧有什么事?”
何永新自那年转业回来现在是县委组织部部长。周显亮去世他来参加追悼会。何云秀这次来找李明珍是带任务来的。何云秀说:“其实我是向你报告一个好消息——”
说到这里故意卖关子李明珍也不问只是说:“中午了咱们回家去我给你做挂面汤吃!”
何云秀说:“咳你也不问我啥好消息?”
李明珍说:“我不问不听对我无所谓!”
何云秀说:“就是关于你的问题!”
李明珍说:“外边冷回家去!”
何云秀进了门就见婶婶坐在炕边往外看。何云秀说:“婶婶好!”婶婶麻搭着眼皮子说:“没让水给吞了!”李明珍忙抱柴点火做饭。
婶婶说:“你今天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何云秀说:“婶婶净说难听话!”
婶婶说:“有啥事?就快点说——”
何云秀说:“我听永新说那次运动只是批判了明珍没给带帽子。现在要给她平反而且要调她回学校。我听说后正好要回家顺便看看她!”
婶婶说:“就这些?”
李明珍说:“什么摘不摘?随便!调我回学校?我不回去在这挺好的!”
婶婶听说后大声喊道:“我知道你是永新派来的没好事!”
何云秀说:“婶婶这还不是好事吗?”
婶婶又麻搭着眼说:“就这点事?你还有事哩!”
何云秀转而跟到外屋李明珍正烧火做饭小声说:“永新跟我说是我哥向县里打了报告……我说的都是小道消息。”
李明珍笑了笑说:“你是听枕头风!”
何云秀说:“哪里?我才不听枕头风哩!”
李明珍说:“吃完饭跟我转转山?”
何云秀说:“穷山僻壤有啥看头?”
李明珍说:“将来可会变样哩!”
吃完饭李明珍送出何云秀。
何云秀说:“是这样我嫂子得了噎食病今春去世我哥成了光棍书记了。今年大水听说你小儿子被洪水冲走了你和周玉离婚已经二年多了你还年轻总不能独守空房吧。我想把你和我哥撮合我哥条件不错家中只有一儿一女……”
李明珍扑哧一声笑了说:“打住我请你去告诉贺部长我李明珍条件配不上你哥。我也从没想过再嫁!”何云秀说:“那年的政治运动你也别记恨我哥他那是执行上边精神。”
李明珍说:“我对事不对人我对何书记没成见主要是我不想再嫁。”
何云秀说:“你可以考虑考虑。”
李明珍说:“不用考虑!”
何云秀说:“那那没有回旋余地?”
李明珍说:“没什么可考虑的!”
何云秀怔怔地看看李明珍现出一脸的无奈和不解。
下午下班回家婶婶问李明珍:“何家找你说啥事?是不是劝你再嫁?”
李明珍笑嘻嘻地说:“没有她说让我回学校。”
婶婶说:“没好事!那还接二生不?”
李明珍说:“婶婶说还接不?”
婶婶说:“咳你定吧!”
李明珍见婶婶改变了主意马上写信告诉了周玉。
开春大姐把‘小不点’送过来李明珍给她起名叫李菊儿。李菊儿顺口叫李明珍“娘”把姥姥改口叫“奶奶”。每天在炕上地上玩成了***拐棍儿。晚上都要搂住“娘”睡觉因为晚上可以搂住娘嘬“奶头”。
大水过后湾道山被山洪冲走了三十多亩河坡地。大队书记周显成带领人们重新把湾道山的山、土、地亩做一丈量、评估。他要对山、土、地亩做一次统一规划。村小学开学后村里分来一位顺城师范毕业的女教师。周显成临时把李明珍抽出来帮助大队作规划。李明珍用了十天时间到各山头沟峁看地形丈量地块。几天后便将湾道山土地耕作规划写出来、并划出了分布图。对湾道山被冲走的三十多亩地重新作了恢复设计图。
这年冬天周显成依据恢复设计图带动男女老少齐出动在七里河滩战天斗地担沙填土力争在开春前造出一片新耕地。这块土地依原坡地向河中心移了十丈顺河岸延长了一百丈用河床中的砂石堆砌埝高五尺造地大约百十亩。河砂之上加盖粘土。等夏天时动员社员上山割草制造绿肥再加上各家的屎尿肥饲养棚里的牛马粪全部施上养一年地力到来年秋天即可播种小麦。这块地比河岸低但比河床高就便使用七里河水浇地这是湾道山自古以来的第一块水浇地。
这位新分来的女教师教学认真工作刻苦再加上李明珍的指点帮助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李明珍非常高兴、放心就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改变大队的生产工作上来。
一九六五年秋在河床中恢复的土地种上小麦。湾道山村社员看到了希望。李明珍和周显成商量湾道山村不能总这么穷要变富还要有新的改革。李明珍设想生产队分工要专业化、承包化。于是制定出来一个展规划。周显成马上召开大队干部和各小队长讨论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之后李明珍又根据大家的想法重新制定、修改规划。规划第一条湾道山山、林、土地统一由大队所有工值统一大队统一结算按劳统筹。第二条全大队分成三个专业小队一个山林队专业种植果木林;一个农业队负责全村一千五百亩春种秋收;一个副业队开展副业生产。这个规划都有承包明细在统一工值基础上另外有承包兑现奖。三个小队划分采取自愿结合、领导组合的方法……。以上规划只在本大队实行不许对外公开!
周显成是老革命有功劳有资格所以他对规划特别赞成。虽然落实规划要冒政治风险但是却是一条富民的根本之路。湾道山村人心齐很快按三个专业分队完成。但对副业队的工作有些人担心怕大队撞到“石头上”。周显成说不怕天塌有地接着!
李明珍早就看到湾道山的财之路。只是无人组织也无人敢干。七里河偌大个河床石英砂石漫天遍野这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当下各大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找砂、石供应只愁无人敢干所以李明珍在规划上便将这条副业写在纸上。周显成一听说砂石能挣钱抱个金娃娃那为何不干呢?周显成说干就干连续几日奔波在县城和公社有关部门之间很快办好了采砂许可证、营业证。但砂石销到哪里?李明珍胸有成竹。她中学同学现在是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城市建设急需大量砂石目前虽有供应渠道但砂砾颗粒小含杂多、质量次正想找个好供应渠道。接李明珍的信立刻随信而来。看到七里河一片金黄。砂粒大、纯度高、储量大高兴地说:“太好了你们能筛出多少河砂我们就要多少就怕你们完不成我们的需要量!”
周显成听了心里高兴但凭人力筛沙恐难完成数量、质量要求。李明珍说:“如果想完成数量最好你们先预付一些资金我们可在两个月之内增添设备!”
局长说:“有你李明珍作担保我马上回去给你们打来预付金就打在你们信用社的账户上。”
送走了客人周显成说:“明珍人家来钱咱们有把握吗?”
李明珍说:“大叔别担心。这些设备简单先去农机站批两台十马力柴油机我画个图纸让顺城矿山机械厂加工两个振动筛回来一组装就可以了。”
周显成说:“你还会画图?”
李明珍说:“大叔哇我可是学机械的后来才学的俄语。”
周显成说:“唉呀明珍呐咱们村可要腾达了——”
两个月后湾道山砂石场正式开工这次组织了强壮劳力二十多名李明珍设计的机械振动筛组装完成一次试车成功。从此七里河响起了柴油机的嘭嘭声躺在河床里千百年的金灿灿砂石被一车又一运出大山……
这一年年底总结果林大队在山头栽种松、柏三千株种苗全是自己山上移植的。在向阳山坡种了五百颗桃树、五百棵苹果树这些种苗是从别的公社赊来的。在七里河边种了四千株杨柳树苗全是就地取材一分钱不花。农耕专业队胜利完成了一千四百亩山地、坡地的耕种、劳作任务。百十亩河滩地第一年生产小麦两万四千余斤平均亩产三百斤。副业年终结算净得利五万五千余元。全大队每个工值已达五角三分钱。
湾道山家家户户过了一个“富足”而舒心的春节。
湾道山村社员在大队书记周显成的带领下决心战天斗地、要彻底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这年夏收七里河百亩河坡地获得大丰收:一茬小麦六万斤平均亩产六百斤。已过平原地水平。
湾道山村不但在皇台公社出了名在全县也是屋里吹喇叭——声名在外。
常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湾道山一出名招来各种流言蜚语。有赞扬、有贬斥、有嫉妒、有不愤。这时的大山外开展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皇台公社领导班子岌岌可危。有的大队干部已半躺半就了。只有湾道山大队生产劳动按步就班、有条不紊各专业队闷头苦干自己的事、忙自己的活。如同一个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