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精耕细作(2/2)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让田里继续泡满水没有进一步去管理而是全力以赴创制最新农具:耙!
这东西并不复杂在铜匕地帮助下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基本成形。一段烧剩的木桩经过修整其中地一面被修平背对的一面上我挖出三个通孔用于系绳。
麻绳在湘楚号上多的是我只是让战士去拿几根过来就成了。
“这是什么东西?”两族的战士尽管语言不通却在眼中同时流露出这个问题。
这就是在一块木头上拴了三根麻绳能做什么?
接下来还有改进就是在木桩上挖一竖孔插入一根一米五长的木棍这是用来掌握方向和维持平衡的。
这应该是最原始的耙了。
25日到了田里战士们才知道这东西的用途。
把耙放到田里我站在这块宽度也就2o厘米左右地木“板”上手扶那根木棍。
“来6个人拉!”
没有牛我们只能采用人力耕种了。
战士嘻嘻哈哈地拉起三根麻绳子拖着我在田里奔走脚步下的耙将高出水平地地方削平并在水下形成一块块平整的土层。
很快我就现这人太多了也是问题不仅将刚耙平的地方又踩得一蹋糊涂而且跑的度过快让我连维持平衡都很困难几次从木桩上跳下来以免被拉跌。
几次调整下来其实三个人拉就够了。
而且我开始指导战士们在田内起垄拉耙的战士则在垄沟内走动不致于把刚耙平的垄面踩坏。
这项工作竟然花了我们两天时间。
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耙太少这项技术并不很复杂到第二天我就不用再下地了战士们为了谁来踩耙的问题争得差点打起来但每次都是四个人到五个人在劳动其他人则在田边喧哗或者在我的驱赶下参加建房。
6月28日是个大日子终于到了播谷种的时候。
按后世的方法我决定次播种就直接采用集中育秧移栽的技术。
在“一号田”(分成两块的田中选取的一块)里我精心耙平了大约五分地大小的一块略高出水面一点点将17斤谷种全部小心地均匀地洒在这块田里。
“小心看好了!我们这两天的主要任务是:打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