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 人各有家(2/2)
由于提前就派遣了一个小队将消息带给匠人们让他们作好接待家人的准备。当我们的大队还在远离码头近1o里开外的地方提前赶到那里等候的所有匠人们欢呼起来争先恐后地拥向我们的骑兵队伍从马背上牵下自己的亲人。
让这些族人和他们的亲人畅叙别情只我特意到大河边察看水势。
现在地大河不复盛夏的威势恢复了如去年冬天般的孱弱宽度仍在里许却只有不到马膝深。
“族长。我们这地方可选对了往下游一天的距离就有一个大湖可宽了比我们这里夏天的水面还宽!”一位经常往返于码头和太昊城的运输骑兵对我说。
河中来来往往都是太昊的骑兵负责盐和铜锭的运输两岸的匠人们正紧张地建设基地尽管现在的大河看起来很“温柔”但大家都知道如果到了明年洪水期。照样又是浊浪活天的景象这两岸的码头始终都是要派上用场的。
现在的码头已经初具一个城镇的规模只是城墙用的是简化版的土坯墙为了防雨土坯墙顶上盖了瓦看上去也只是起一道围墙的作用。这道墙现大已经圈起了河岸两边各一个边长约3oo米的正方形圈子里大量建设的都是土坯房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还没有开窑烧砖。匠人和经常往返于码头的骑兵一起也不过就是7oo来人现在的建设规模对他们来说已经非常的大了。现在就是加上才来的近3oo名家属也不过就近千人的样子两个码头都还显得很宽松。
“族长这两个码头叫什么名宇?”一名匠人过来问我。
呵呵!还真是忘了这两个码头都还没有名字呢!
“这样啊反正现在主要运的是铜和盐就叫铜码头和盐码头吧!”
工业村那边距离太远考虑到运送家属有很大的困难我就没有采取跟两个码头相同的作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这一批骑兵没有随我返回太昊城而是过大河继续向前往工业村而去。
在我回到太昊城后城中已经是一派繁忙族人们已经在我的带动下形成了“过年”的习惯眼下正在为过年而准备。
但就在12月29日大年前夕一个极坏的消息从姜由那边传来。
派遣往骊山族的姜氏长老被由族人设伏击杀了!
同时派遣到由族去的黎族8名长老已经被由族扣起来要求石头城中的这8位长老分别所在的8个部族搬迁到南方去否则就会被视为已经投靠了炎族成为由族的敌人。
姜由决定不再采用我所建议的“攻心为上”之策全面转向征服作战并派遣人到石头城来催促黎族各部出兵同时其他姜氏各族也得到了宗族族长的命令。
唯一的例外来自骊山族他们的长老已经全部放回并向姜由表明了不会派遣战士参加对由族的作战。
我该怎么做?
就在这时一队带着黍的由族人到了我的太昊城要求交换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