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 荡起双桨(1/2)
“族长不好了!洪水漫到畜栏里!”
任族的族长用一块牛皮顶在头上冲进了神庙的议事殿。
洪水已经在六月中旬漫过了一米多深的长草修得比较低的一个畜栏已经有水浸入。但我更关心的是这场洪水最终会升到多高?
茫茫的大草原已经成为一片泽国太昊城和石头城两天前就没有了联系从最后一次联系得到的情况看石头城今年不好过。
他们的城墙还比较安全距离水还比较远但庄稼就不一样了。
从骑兵带回来的消息看3o%左右的庄稼已经进了水中。如果洪水继续上涨至少黎族人会损失一半的庄稼!
黎族人种了近15oo亩粟和2ooo多亩黍这个损失会让他们明年很难过。但黎族现在有大量的牲畜加上近半的收成实在不行再由太昊接济一下明年也能对付过去。
但持续得不到他们的消息还是让我焦燥不安。
太昊的情况安如磐石建城的时候就已经吸取了太昊神山的教训考虑到了高度问题开垦农业用地也基本与太昊城高度相差不太远再往西边地势还要高这也是我坚持要把新开垦地区放在城西的原因。
但东边的情况就比较糟糕了水势不断的上升将东边淹成了一片海洋!
更让我担心的是到了6月下旬雨已经基本停了下来。可水势不见消退反而见涨最特别的是。水中泛起了大量地泥沙!
这不对啊?!
往年再大的水。草原上的水都是清澈见底这如今大量地泥沙是从哪里来地?
太昊所有的牲畜都迁到了高处甚至有的牲畜又已经迁回到了城内畜栏那里已经有一小部分完全浸入水中。
石头城怎么样了?他们的族人们都安好吗?如今石头城只是汪洋中的一个孤岛。黎族人生活还过得下去吗?
7月初洪水终于开始停止了升高水面也不像前些时间那样波澜起伏而是安静如一个平湖。
但这个“湖”大得惊人站在太昊城东门外的坡地上。只看见一片无边的浩瀚海洋甚至见不到一个孤岛浮出水面。
石头城在哪里?
忧心如焚下我叫人开始伐木准备编一个大木筏子——造船是来不及了希望这个简陋的水上交通工具能载我到石头城去看看那里的“黎民”们。
木匠们在林中伐下数十根直径在3o厘米以上的“大树”选择的都是那些木质比较疏松的树木我再挑了其中粗细比较均匀的2o来根斫成6米左右的长度在两头砍出栓麻绳的槽。在水边将这些木头捆成一个比较平整的筏子再从两面绑上横向的木条确保筏子不会轻易散掉也不会翘曲。
筏子的一头我让土鲁架起了一个“舵”用于控制前进方向。
太昊五年7月11日这个基本还看得过去的“水上交通工具”正式下了水我带着铭战士手持新做的“桨”踏上了太昊次水上地出征行程。
为安全起见。所有的战士都用麻绳捆在了筏子上。
岸边上站着至少2ooo人在为我送行看着我们几个踏上筏子好多大婶大娘小mm都闭上了眼或者转过头去。
“哗!”
见到我们安然无恙。筏子向水面荡开出去岸边的人喧闹起来。
好心的大娘和mm们都拍手呼欢起来。
四名临时“水兵”在我的指挥和示范下。开始笨拙地举桨划动。
暴汗!瀑布汗!
一个小时后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我们的筏子在出地靠了岸!
我无奈地看着几名水兵一筹莫展。
他们也已经筋疲力尽却只是将筏子划了一个大圈子我再怎么掌舵也管不了用。
主要是其中一名力度太大而其他三名水兵却连操桨的基本动作都还没有学会。
临靠岸的时候要不是我抢过一把桨在水中连撑恐怕我们的筏子还得硬撞上岸去。
怎么办?
在岸边立起木桩将筏子用麻绳系在木桩上以后我得先教会“水兵”们划桨地基本动作了。
我让“水兵”们坐在两根编筏子剩下的木头上举桨空划我在一边逐一纠正动作。
这一次参观的人更多3ooo多人站在坡上好奇地看着四名战士骑着两根木头手里拿着两根“木板”在看不见任何东西地地面上划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