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火爆销售(1/2)
《血疑》热播在各个电视台了一个月,赵文杰的厂房都修好了。眼看cháo流越来越临近,赵永平带领的采购团终于把服装厂的一切采购到位。
服装厂重要的不仅是设备和原料,最重要的却是缝纫工人,这决定着速度与质量的问题。
赵永平在外地聘请到了二十多名手艺娴熟的缝纫工人,一个月60块的工资,还包吃包住,这样的条件下,很容易就能请到人。
都到位后,赵文杰亲自现场指挥,在缝纫工人的指导下,服装厂开始运转起来。
服装厂生产的服装为两种,一种是幸子衫,为女士服装,一种是光夫衫,也是《血疑》中的服饰,是一种高领毛衣。定型之后就全力开工。
第一天生产出了三百多件幸子衫,可能是因为还不太熟练这两种衣服的制作,第二天生产出了四百多件,到第三天,产量到了五百件。另外光夫衫则生产得比较少,因为已经四月份了,毛衣过一段时间没啥市场了,而且山口百惠才是超级偶像,名人效应的产品应该重点放在幸子衫上面。
赵文杰看着感觉产能还不够强,服装厂到现在已经投进去1.5万,另外洗衣粉制造厂也投进去了1万,手上还有2.5万,于是赵文杰准备继续扩大产能,所以在家里拿起电话,打到了电信局(80年代貌似不叫这名字,是什么XX电信局来着,后来XX局和电信局分家掉了),然后再转到赵永平租用的办公室里。
“舅舅。”赵文杰拿着电话说道。
“怎么了?是不是又要采购什么啊?”赵永平问道。
“嗯,您再去采购一批缝纫机,我要20台,另外再请60名缝纫工过来。那个洗衣粉的厂子就先放一边,那钱先抽出来。”赵文杰说道。
“不对啊!再加20台也就才40,你却找60个缝纫工,加起来就是80个缝纫工,小文你不会是脑子糊涂了吧?”赵永平诧异的问道。
“这还不简单,把人分成两班,一个白天作业,一个晚上作业,平分12个小时,多节约设备成本啊!”赵文杰掰着手指头说道。
“我算是服了你这小子了,不过你想过没有,这么多人过去,你让他们住哪?宿舍还没修好呢!我看你还是在我们自己村里找人,让那些缝纫工带上几天不就成了,没必要弄得这么麻烦。”赵永平继续说道:“这么多人一起作业,原料一天要消耗多少?你小子还是把心思放在怎么把衣服卖出去的问题上!不然过不了多长时间你手上那点钱就全没咯。”
“销售不是问题,过几天凑足一车就发您那儿去。”赵文杰信心满满的说道:“这次稳赚。”
……
经过十多天的生产,幸子衫生产了五千多件,光夫衫只有五百多件,生产了几天被赵文杰停了,人力节约下来生产幸子衫去,幸子衫是一种蝙蝠袖衬衫,夏天也是能穿的。
范志强开着车马上送到厦门,赵永平按照赵文杰的方案准备了一番,然后把货发到了服装批发市场。
福建和广东这两个省的开放城市是最早的一批,所以这里有大量从外地来批发衣服的经销商。
运输远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方便,物流公司还没几家,有也是不太专业的。经销商都是做着火车来,然后自己背上货物,在坐火车回去,一个字——累,80年代创业不容易,靠的就是胆气和辛苦,但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年代,几乎大部分行业都是空白阶段。
哈rì风cháo此刻正处于萌芽阶段,已经快接近爆发阶段了。
“幸子衫十块钱一件,十块钱一件。”一个推销员拿着扬声器在批发市场里叫唤,而他身边站着一位娇媚靓丽的女子,穿着的是幸子衫,发型也是‘幸子头’。
另外还有个人举着《血疑》的宣传海报,不过海报上的字样却被改了——“幸子衫闪亮上市,冰冻夏rì热浪……库存有限,yù购从速……”
这一组合马上吸引了大量的目光,这种局部地域xìng的知识产权侵犯的行为,在这个年代是没人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