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外地采购部门(1/2)
赵文杰从学校回来,不断回想着教三年级的刘老师的发型,真是太‘经典’了!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发型是这年头流行的鸡窝头,这鸡窝头还有个很那个的名字——ju花盖顶。好有爱的名字。
从此处上,赵文杰算是看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为了追求美而改变身体的决心了,赵文杰印象中最深刻的发型自然是爆炸头了。
这也让赵文杰想起了改革开放后服装也在不断演变,什么皮尔卡丹、的确凉连衣裙、西服、幸子衫、光夫衫、喇叭裤和牛仔裤、健美库……人们逐步放弃了单调的革命服饰。
八十年代中,国门大开,人们穿衣的禁忌彻底被打破,因为缺少时髦的标准做参照,所以就流行什么穿什么,这次的哈rì风cháo正是因为《凝血》的热播,这种现象在《霍元甲》中也曾发生,诞生出了在九十年代依旧很流行的——锅盖头。
又过了几天,赵永平把洗衣粉的原料都买来了,赵文杰也该做正事了,赵文杰拿着舅舅赵永平买来的一堆洗衣粉原料,开始配制起来,配制洗衣粉这东西,化学好一点就行了。
利润上还是非常可观的,毕竟84年之前国家侧重农业发展,还没发放大量贷款,所以工厂不多,都是一些个体经营户,能有赵文杰这种规模的个体经营户找遍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而且现在石油价格不高,在20美元一桶上下波动,利润估计也有30%以上。
配制了大半天,洗衣粉是弄出来了,不过有些发黄,这样的洗衣粉别人一看就不喜欢,赵文杰想了想,决定加点漂白剂。
洗衣粉的试验成功,赵文杰打算斥资一万元开始生产洗衣粉,洗衣粉不是配制出来就可以的,还要去找包装厂,袋子总得有个吧!
袋子上面的图案和品牌赵文杰都想好了,就叫‘碧波洗衣粉’。另外设备、原料都得去采购。
除了这件事情,赵文杰当天晚上向全家通报了他要办个服装厂的想法。
“服装厂,好像很麻烦。”李宇国思考了一会说道,其实全家人都对服装厂不了解,赵文杰倒是了解一些。
“服装厂其实挺简单的,设备、原料、工人、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不是问题,我打算先生产幸子衫,设备和原料可以去进,工人可以培训。”赵文杰慢条斯理的说着,边往嘴里扒了两口饭。
“小文哥,什么是幸子衫啊?”赵紫菲歪着小脑袋问。
“就是晚上放的电视里,那个大姐姐穿着衣服。”赵文杰回答道。赵美晴咦了一声,说道:“儿子,你怎么会想去做那种衣服啊?万一没人买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