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踏雪寻梅(5)正名(1/2)
左光斗要出题考阿继,众人皆安静下来,听左光斗的诗句: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左光斗道:“这四句为首颈二联,给你一注香的功夫,可对出后四句?”
接诗!这题目并不容易,不但要应了之前的韵律,意境也要切合,左光斗虽然相信他不会剽窃,但考较起来却不会徇私,考较的时间是一柱香,古代一炷香没法凭空说,但大概也就是一段不长的时间,要在这么点时间内接住四句意境韵律相近的诗,可是比考场上做贴试诗更难的要求了。
四句诗吟出,众人纷纷点头,转眼看着阿继。左光先更是焦急,心说大兄怎么出了这么难的题目,有的岁考,县尊出个贴试诗还给个一两个时辰,现在一炷香如何能做得好?
阮大铖倒依然保持着似笑非笑的神情;那阮大钦看阿继皱着眉在一旁踱步,一脸得意地等着看他笑话。
阿继踱了几步,心中渐渐有了底,抬头看见远处寺庙的飞檐,微微一笑,转身吟诵: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本来无色相,何处着横斜?不识东风意,寻春路转差。
阿继恭恭敬敬对诸人行礼:“小弟献丑了。”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无语,纷纷看着左光斗。
“好诗!”左光斗首先叫好。人们反应过来时,纷纷颌首称道,也在碗上敲了一下。
左光斗点评道:“阿继这四句,不但伴随首联颈联踏雪寻梅的意境,而且一联‘本来无色相,何处着横斜’应了云台寺的景,意境深远,读来满口留香,当浮一大白。”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众人端起酒杯一起敬了阿继一杯。
众人都是文人墨客,对于诗词之道纵然境界不同,但个个满腹经纶,诗句好坏谁都能分得清楚,纵然左光斗也不敢胡乱说话。而且这么短时间,能接出这样四句,就算比左光斗夸得更甚,别人也只会觉得应当。
阮大铖有些惊讶,心想此人诗才敏捷,看来再考唐诗是难不倒他了。众人把酒杯放下来,阮大铖道:“叶先生高足果然名不虚传,于唐诗一道已是上乘。既然如此,大铖便考考你的词量。吾先献丑,填一曲蝶恋花。阿继小友便依这个词牌填一首词吧。”
拂晓相逢花弄口。如此天寒,何事清晨走?小院绿熊铺褥厚,玉梅花下交三九。
招入绣屏闲写久。斜送横波,郎莫衣单否?袖里任郎沾宝兽,雕龙手压梅花手。
阿继一听不禁想笑出声来,填词?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却闯进来,阿继就怕你不考较词曲。想当年他大学本科主攻了两年明清诗词,毕业论文就是清朝四大词人纳兰容若、陈维崧、厉鹗、蒋春霖的词曲比较。
一曲恋花毕,众人笑成一片,这首词虽托借梅花,但一听就是与名妓唱和的艳曲。阮大铖留恋南京、安庆府的勾栏,早已赢得青楼盛名,众人只会以此为风雅,纷纷举杯调笑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