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老师(2)(2/2)
霍子侯听了也非常感兴趣,尽管论语他在现代就看过许多遍了,但还没有一次让他觉得,原来有些枯燥的论语,竟也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
然,心中终究对儒家的许多事情,有些疑惑,便问道:“敢问老师,仲尼何以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若人人都依从这个道理,那兵事岂非无从说起了?”
吾丘寿王听了,也不动怒,微微一笑道:“君侯断章取义了!”
“老师请说!”霍子侯看着他道:“学生洗耳恭听!”
吾丘寿王先是理了理自己的发鬓,然后,整理了一下思路,拿起竹简,对霍子侯问道:“君侯可还记得昨日我与君侯讲过仲尼有七十二门徒,这七十二人中独子路与仲尼,亦师亦友,相得益彰?”
“学生不敢忘记!”霍子侯道:“老师昨日说,子路勇气敢任,为人豪爽,乃仲尼收下的第一个弟子!”
“对!”吾丘寿王道:“子路为人勇敢,正派,不畏强权,仲尼晚年的时候,卫国发生政变,仲尼担心正派的子路任性行事,于是对他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这是想让冲动的子路,多想想家人,不要为了一时的血气,送掉性命啊,以免自己老年孤独无助!”
“但是,子路并未听进仲尼的话,由是最终身死卫国,仲尼晚年亦在悲伤与孤独中逝去了!君侯再看这论语中,除却与子路这样说过之外,可还尚对他人说过这样的话?”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的人说不同的话,对懦弱的人鼓励,对冲动的人安抚,对好虚名的人劝诫,对君子讲道德,对小人讲利益,这才是圣贤著书立传的本意,断章取义,非人子所为也!”
他这么一说,霍子侯倒是解开了心中的谜底。
不过,他却也更加好奇了起来,便道:“学生还有一个疑惑,但请老师解惑!”
“君侯但请直说!”对于聪明,而且理解能力远远超出小孩子范围的霍子侯,吾丘寿王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
“学生昨天晚上无聊,便翻看《墨子》见其中多有诋毁儒者之说,特别是非儒篇最后一段讲的一个故事,让学生实在是很疑惑,仲尼行高德尚,何以会有那样的事情发生?”霍子侯尽量小心的选择用语问道,以免刺激吾丘寿王。
“呵呵……”谁知道,吾丘寿王却根本不在乎,他只是笑了笑,答道:“君侯说的可是《墨子。非儒》一篇中所说的,仲尼困于陈蔡之间,天天以野菜充饥,子路蒸了一只小猪,他也不问猪从那里来就吃,子路拿来一件衣服,他也不问衣服的来处就穿,等回到了鲁国,就摆架子那事?”
“昨与汝苟生,今与汝苟义……”吾丘寿王笑着摇了摇头,背诵了一句非儒篇的话,然后问道:“君侯认为墨子说的是事实吗?”
霍子侯楞了,眼光都有些痴呆了。
确实,那件事情,墨子可没亲身见过,不过是凭借他人之口而已……
吾丘寿王接着道:“君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君侯所见,墨子全书通篇以孔某,孔某称呼于仲尼,是否有些偏激了呢?”
“看人看事,听其言,观其行而已!”吾丘寿王语重心长的对霍子侯道:“君侯且记住为师今日之话,这世上多有空口好言之辈,大话说了一万遍,也不及实际向前一步!”
“谨受教!”霍子侯连忙起身,长揖一礼。
“好了!”吾丘寿王笑着收起竹简道:“今日到此为止,明日起为师就要离开长安了,为师不在长安这些日子,君侯须时时用功读书,不可懈怠了!”
“好耶!”霍子侯在心中欢呼一声,终于,自由的时光来临了,不过他却很好奇,问道:“老师要去那里?”
“为师的师长,董公就快生辰了,为师要去贺寿!”吾丘寿王笑呵呵的道。
“一起同去如何?”霍子侯一听心中一动,道。董仲舒啊,这可是超级牛人了,尽管后世网络上对这位多有诋毁。
然,无知的后人,仅仅凭借三言两语,胡乱篡改来的西方理论,就对自己的祖宗大肆诋毁,这首先就是一个错误。
然后,那些诋毁董仲舒的人,根本没研究过这个人。
至少,现在霍子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从朝堂到一般百姓,对其都是非常敬重的。
他倘若真是一个什么自私自利的家伙,怎么可能赢得朝野士民的拥戴?使之成为一代宗师。
更何况,董仲舒一辈子都在搞教育,就做过两次清闲的诸侯王太傅,那里有什么机会和权力给自己谋私?
他若要谋私,早就进朝堂做大官了。
然,霍子侯觉得,他对这位也是不太了解,只是看过他跟天子刘彻的天人三策,仅仅凭借那不过几千字的对话,委实不能真正了解这位一手将儒家推向神坛的当世大学问家。
还是真正的去亲眼看一看的好!
-0-0-
今天把新郎官灌醉了。然后,我自己现在也有点微微醉……
我酒量实在不行啊!好在睡了一觉,脑袋清醒了许多。
额,明天开始,看看我能坚持几天三更吧~我希望是永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