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秦王破阵 第二十三章 震怒(1/2)
待陆信出宫之后,李世民复又放下手中的奏章,其实他心烦意乱哪能静心看奏章啊,今日之事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他还是为得到陆信这样的贤臣而高兴,至于高阳那就只能哄哄了,幸好皇后本来不看满意这个出身寒微的驸马,也算少了一件烦心的事。他却不知道此时他正想着的皇后娘娘却在焦急的等待着这边的消息面上极力保持着镇定,但是内里却是如坐针毡,而他大哥长孙无忌此时就坐在他的对面闭目养神。不一会儿一个太监匆匆进来正准备跟皇后耳语,长孙无忌忽然起身拉住那小太监问道:“陆信如何说的?”小太监一脸诧异的望着皇后,太后赶紧朝小太监点点头。
小太监又看看长孙无忌颤颤巍巍的道:“陆大人陆大人拒绝了。”皇后一听便愣在当场,一脸丧气的坐下;长孙无忌心中暗叹一口气,面无表情的问道:“陆信如何答话的,一个字都不漏的跟我说!”小太监心中十分紧张,但是长孙无忌的如刀双眼紧紧地盯着他,把他吓得不敢迟疑便把自己听到的话原原本本的说给长孙无忌听。长孙无忌听完又看了看小太监问道:“完了?”小太监赶紧答道:“一字不差,大人!”
长孙无忌一挥手,待让小太监领诺诺而退转头望着皇后:“妹子,看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了。”皇后杏眼一睁,带着询问的意思望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声轻笑:“你在宫中可能不知道,前日陆信和蜀王在万春楼为了一个青楼女子争风吃醋,最后陆信成了那女子的入幕之宾,后来李恪带人到陆府想挽回面子,结果被展云打得鼻青脸肿。这两人的仇可算是结深了,这件事也算是个好消息。”皇后闻言面色一松,总算有个那事情了,蜀王李恪少年英武,弓马娴熟,她心里一直有些忌惮,从这两件事看来蜀王恃才傲物弱点很明显,以后防备起来就容易多了。
不过长孙无忌马上话锋一转:“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啊,好一股愣劲儿,他悍然拒婚十有**是为了那青楼女子,先是得罪李恪,后又得罪陛下,还真是豁得出去啊。他将那万春楼的头牌姑娘赎身出来安置在城东侯府,那个生意人家里的钱比国库的还多,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很难想象陆信身后还有这样的助力啊。言归正传,既然陆信这小子两边不靠,今后就是个不可控之力,我们只能想办法将他逐出长安城,而且这小子浑身透着不对劲,还是等太子登基之后再让他回来吧。他的才学我还是很欣赏的,以后太子还得多仰仗。”皇后并不了解这些情况,此时也没主意,便问道:“大哥你有办法把他赶出长安?”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对了你在陛下面前一定要表现出如释重负的样子,一门心思的为高阳找个豪门子弟的驸马,千万不能让陛下看出破绽!”皇后缓缓点点头。
陆信回陆府的路上一直盘算着皇帝会不会知道落英的事情,如果被皇帝知道的话那就玩大了,这是什么?这是打皇帝的脸啊,自己再得宠但是做出这种事情也是皇帝不能忍受的,是怎么样呢?轻则赶出长安永不录用,重则关入天牢充军发配。这几日一直忙着落英的事情脑子也变慢了,也怪时间太过紧迫,一时之间也很难想到万全之策。正想着,两人已经回到宅子,一进前厅,扁玉、颜青和吕言都等在厅中,陆信定定神快步走到主位上坐下。三人见他面色不善也都不敢乱说话,就连平日最疯癫的吕言今日也乖乖的坐着,陆信走下坐下之后也没开口,还在凝眉苦想,半晌之后颜青见一直这样也不是办法便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大师兄,陛下找你什么事啊?”陆信这才回过神来,低眉一叹:“陛下让我做驸马,娶高阳公主!”众人皆是一惊,两个姑娘都用手捂住嘴巴,意外得不行。
还是颜青最先反应过来:“你拒绝了?”陆信点点头:“是啊,大嫂我已经给你们找好了,但不会是公主!”众人见他这种语气说话也知道不能改变他的决定了,所以颜青只能问道:“那你怎么跟陛下说的?”陆信无奈又是一叹,把跟皇帝说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就盯着颜青,虽然师兄弟五人的关系都一样,但是遇到这样的大事还是要听颜青的意见,他这个三弟虽是个男子,但是心细如尘,所思所想总能更加稳妥。颜青思索片刻,抬头也看着陆信:“大师兄怎么不直接说早有婚约呢?这样简单干脆,你那番话虽然入情入理,但是一旦被陛下知道落英姑娘的事情就糟了!”陆信点点头:“之前我也想过,但是如果陛下问我是哪家姑娘,我只能继续乱编,用谎言去支持另一个谎言,日后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翻出来来后就会后患无穷。”
“那你那番说辞不也是乱编的?”颜青不解的问道。
“其实不是,只是两个理由中的其中一个,我只不过是避实击虚吧了。只要陛下不知道落英的事情就不会有什么大事,我想陛下日理万机也无心管这些事情。我们刚到长安也没有得罪什么人,想来也无碍吧。”陆信暗暗鼓励自己道。
颜青不像陆信那般乐观,反而一脸担忧的道:“大师兄,你忘了长孙无忌吗?”
“长孙无忌!对啊,太子招揽不成,长孙无忌这个人外表礼贤下士,内心里却是个嫉贤妒能的人,尚公主这件事未必没有他的意思,落英的事情完全说不上隐蔽,如果他要查的话肯定查得到,如果他向陛下进谗就糟了!”陆信顿时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