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是传奇(1/2)
1912年4月12日。这一天,是了望员弗雷德里克弗利特的幸运日,在从那场史无前例大灾难中生还以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始终记得是自己最先看到了那个大西洋波涛间载沉载浮的黑影。他怀疑的瞪大眼睛,然后敲响了警钟!
“小伙子们又发现了一名疑似卡帕西亚号上的遇难者,都在冰冷的海水里泡了几个小时,他还真是命大啊!“
六副穆迪风风火火的敲了敲门,然后在得到回应之前就推门而入,然后他讪讪的立在门口,迎接他的是两双责难的眼睛和同样沉重的脸色,船长室里除了身为主人的史密斯,还有一名不速之客——也是船员们背后最多非议的对象——白星航运公司的常务董事,布鲁斯伊斯梅先生。
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船长请示了救援遇难者的事项并理所当然获得许可后,穆迪像是在水里被鲨鱼追赶一样退了出去,幸好他没忘了锁门,否则甲板上都能听到六十岁的史密斯老爹不减当年的咆哮声。
“我受够了!”头发斑白的爱德华史密斯差点把心爱的海泡石烟斗倒扣在六分仪上。“你们先是要求我的船要达到26至27节高速,所以在新船上安装了三副螺旋桨而不是通常的双螺旋桨!然后你们告诉我由于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罢工,加煤工作遇到一点挫折,公司不想再推迟处女航的日子,所以从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邮船煤舱里搜刮干净所有煤块而不是优质的白煤!”
“再之后,你,伊斯梅董事命令,在出航第二天,在见鬼的北大西洋上就把速度加快到25节,因为白星公司想得到那个见鬼的蓝飘带奖好来在日暮途穷的卡纳德公司眼前炫耀一下,见鬼的!是谁之前抱怨卡纳德公司只求快速的策略降低了公司声誉的!”
“南安普敦港事件,只不过是个不愉快的小小插曲。”伊斯梅董事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支雪茄烟,谣传董事在英吉皇家军队服役时一度是一个籍籍无名的野战排指挥官。直到在第二次布尔战争的战场上,他偶然同后来声名鹊起的海军少将查尔斯奥特利并肩战斗,在海军情报局策划的一起神秘事件中起过作用。这就是那艘为布尔人和外籍志愿军运送医务人员和药品的博德船失踪事件。这一事件使布尔人的进攻推迟了好几个月,挽救了数千名英吉人和雇佣军士兵性命。
但事实上,那是一场充满血腥味儿行动,船上所有博德医务人员和水手统统失踪。从简单战争数学来看,这是合算,至于它是否道德,那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因此,也许还有别原因,伊斯梅在那以后不久便离开英吉当局公职,到明美新大陆当一名成功投机商人。他在这个同样的以残忍着称行业中获得巨大成功,很快便由一个有钱投机商上升为皮尔庞特摩根所信任的经理人。
由于他非常难得地同时具有忠诚品德和熟悉非常规活动的特长,十年前的1901年,当英吉白星公司被大洋彼岸的财阀摩根下属国际海运公司收购之后,他被任命为常务董事,作为了收购下一个目标卡纳德公司的一环。伊斯梅董事从此藏起他粗野腔调和高度严谨思维方法,摇身一变,扮出一副满身海腥味儿舵手形象。尽管他从未体验过海员生活,但他仍然表演得得心应手,比如现在。
“我的小伙子们都在说,他们以前从来没看到过这么宁静的北大西洋!”常务董事一边点烟一边透过火苗紧盯着史密斯船长的眼睛。“何况为了实验螺旋桨新配置的可靠性,白星公司早在1909年就从自治领海运公司购买了两艘15000吨级的客船——双螺旋桨的梅甘尼克号和三螺旋桨的劳伦铁克号作过了对比实验,三个螺旋桨被证明可以给邮船带来速度上的明显优势。至于蓝飘带奖,泰坦尼克号有这个实力,不是吗?”
“泰坦尼克号全长88275英尺,宽925英尺,吃水线到甲板高度为60英尺,注册吨位46328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规模空前的66000吨!总吨数比她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号都多出1600吨,”伊斯梅流利的背出来一连串数据。“还是说,老史密斯你没有这个自信?”
“你知道我所担心的是什么!“老史密斯恼怒的盯着伊斯梅,在海上,船长就是船的君王,而且他一向讨厌旧大陆佬。“听着,先生!露国的货船缅甸号,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圣殿山号,算上卡纳德公司的卡帕西亚号,这是我们在风平浪静的北大西洋上遇到的第三艘遭逢意外的船只了!谁知道他们见鬼的遇见了什么!而你居然现在才肯告诉我,船上的救生艇只够一半乘客使用!”
“不错泰坦尼克号在原始设计时是要求有32艘救生艇,然而,很显然这样会让甲板显得拥挤,降低头等舱先生们对公司的评价标准,事实上即使是把救生艇的数目降到20也足以容纳1178人,那么,你是指能够搭载超过了1178人的救生艇还不够?”
“可是船上足有超过三千人!包括了891名船员,2200名以上乘客,其中还有不少社会名流!见鬼的!为了以比奥林匹克号更快速度穿越大西洋,泰坦尼克号一开始就选择距离较短的北航线,气温也不断地下降,幸好一路上还算风平浪静,但我这个乐天知命的老头子只想安安稳稳把船开到港口,而不是获得什么大出风头的蓝飘带!我可是打算出完这一趟海就领退休金了,‘我的’小伙子们也有不少回老家结婚了!”
“不用担心,不用担心。”看出这个顽固的老头子是动了真火,常务董事似乎下了什么决定,他十分擅长用最短的时间,对问题的解决途径可能一一作仔细而详尽分析,然后挑拣最简单的一条来排除障碍。他重重的掐灭了雪茄烟,半挡着身子从大衣口袋里抽出了一个文件袋,带着笃定的笑容递给了老船长,似乎深信对方会为里面的东西改变主意。
狐疑的接过袋子,打开后迅速浏览这薄薄的几页纸。
老船长不由自主地轻轻摇摇头。这份白纸黑字的文件第一次使他如此强烈地感到,千万不可打听情报来源。他合上文件夹,把它还给伊斯梅董事。“简直叫人难以置信,先生!“
“爱德华,我知道不说你也明白,但是还得说。你刚才看到东西连哈兰沃尔夫船厂的老板皮尔里勋爵都没有看过,虽然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船厂从1871年起就是白星公司的忠诚合作伙伴,但就是上帝要看也不行,没有摩根先生本人亲自批准,谁都别想看到它,你明白吗?“伊斯梅打着官腔对史密斯这样说,心中充满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是,先生。“史密斯徽微地点点头,象个小学生般低头按着胸口,银色的头发披散开了。
“你这样看就好,“尽可能不让幸灾乐祸的情绪表露出来,伊斯梅遗憾的掸掸烟灰,曾经的军事生涯令他训练有素,能够客观地分析问题。此时,个人好恶几乎不能影响他思考。不过,算起来等的人们也该来了。
“那么,关于加快航速的决定,史密斯船长,你意见如何?”伊斯梅正说着,伴随着礼节性的敲门声,这艘船上两个重量级的人物走了进来。
哈兰沃尔夫船厂的首席造船工程师,托马斯安德鲁。
泰坦尼克号的大副,船长之下的第二人,马克默多克。
“你们来的正好,托马斯,马克,来的正好,我刚给史密斯看过那份情报。”
“哦?”托马斯安德鲁神态自若。
忸怩不安的默多克则默不作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三个人正好把史密斯围在船长室背光的角落里。
“有何高见?先生们,我估计你们对这份情报的真实性毫不怀疑!”史密斯略带讽刺地说道,突然遭到背叛的他充满了挫败感,长出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
“尊敬的‘三位’先生,哪怕是海神波塞冬亲手送交这份情报给我,我也难于相信它真实性。但是,既然各位先生都说它靠得住,并且他们希望听听他意见,那么,我决定还是直言相告!“好吧,反正豁出去吧,史密斯深深地吸一口气,把他的评估和盘托出。“关于年初国会开始了调查某些对摩根财阀涉嫌控制明美财政的指控,我的结论就是,这简直难以令人置信!毕竟当初是摩根家族拯救了美国,不是吗?”
“很好,史密斯船长,”伊斯梅点点头,“你目光敏锐,表现出具有及时的判断力。但是,”他拖长了声音首先,我想听你说说还有什么别可能性,然后我想再就你的分析让大家辩论辩论。“
他环顾了房间里这个临时组成的同盟一圈,然后从容不迫的发言。
“各位先生,现在是1912年,20世纪初期,人类的,由科学与财富主导的新时代!众所周知,在泰坦尼克号船体建造的两年中,各大传媒屡次将该船的宏伟程度广为宣传,这艘船——泰坦尼克号在下水远航前就成了当代的传奇。早在三年前五月份的时候,钢铁铸造庞然大物的下水仪式已经是盛况空前,众多观众蜂拥而至,入场券的收入被捐给了当地的一家儿童医院。”
“我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此次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更多得是摩根先生宏大计划的一部分,摩根先生已经组织起一个庞大的、跨大西洋的航运业财阀辛迪加联合,这日后必将被证明是一场金融盛宴!也将使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泰坦尼克号、奥林匹克号、巨人号,这三艘史无前例的巨船,将成为无可争议的大西洋航线霸主!而作为这一七大新兴财阀联合的旗舰,泰坦尼克号,必将永远为大洋两岸人们所记得,成为永不沉没的传奇!”
“想想吧先生们,几十年、上百年后,当人们提到这一艘梦想之船——啊哦!天上的主啊,泰坦尼克!而你们的子孙正在一边,带着神秘的微笑,轻描淡写的说上一句,那时候我的曾祖父或祖父正在那艘船上……想想吧,先生们,自从博德佬路德声称‘因信称义’以来,再未曾有人活着封圣,而你们却如此幸运,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成为传奇……”常务董事的煽动还在继续。
“各位先生,最明显的可能性用不着我们多去考虑。在七大财阀的辛迪加联合之下,一切破坏这一伟大创举的举措将无所遁形。何况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指控,事实上摩根家族和家族的朋友们本来从布尔战争和美西战争以来就可以那样去做,但我们没有去做。常务董事尽量控制着说话声音,表现出一种以理服人态度。“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的这艘超豪华大船能够不光是在吨位和舒适程度上,而且在速度上首屈一指,那么不仅是各位与有荣焉,对于下一步公司注资卡纳德公司的行动也大有裨益,相信摩根先生会很满意于各位为财阀所作的贡献。那么当此之时,获得蓝飘带奖……”
“不好意思,我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性,董事先生。”史密斯船长扬着头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这可能是个假情报,旨在给我们的航行制造不信任,从而破坏这个财阀联合。这一点,我无法判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