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纯朴村民(1/2)
待两人从风筝上悠悠落下地面之后,一帮孩童立刻围拢上来,将两人围在中央,叽叽喳喳地闹开了锅。
“你们这是什么功夫啊?”
“好厉害啊!”
“你们的师父还收徒弟吗?”
“偶像耶!”
……
两兄弟显得有些羞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得谦虚地向各位同龄的朋友拱拱手。这时,他们看见李家兄妹也走了过来,便立刻摆脱了这群孩子,向他们迎了过去。
“小山哥,小荷花!”成弦和哥哥异口同声地喊道。
“小昆,小弦!”李小山高兴地打着招呼。
“小昆哥哥,小弦哥哥!”小荷花欢快地跳了过来,拉着他们俩的手摇晃不停,“你们又有好久没有下山来看我了。”
“我们这不是来了吗?”
“想不到你们的武功这么厉害了,要不是我还要在学堂里读书,早就去跟你们练功了。”小荷花嘟着小嘴,说个不停。
四个人在一起亲热的样子,就仿佛是同胞兄妹一般。
小荷花刚满十周岁,容貌秀丽,生性活泼,双肩上垂着两个细长辫子,一路说说笑笑。哥哥王小山今年十五岁,与成昆同年但稍长几个月,高大俊秀,跟活泼好动的妹妹相比,他显得有些少年老成。
这时的天际早已是红日西沉,晚霞映透了远方的长天,夜晚也快要来临。四人在河堤上闲庭信步,开心地闲聊,仿佛忘却了时间。
“咕咕…”成弦的肚子空空如也,发出了饥饿的讯号。
“哈哈,成弦哥哥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是不是?”小荷花走过去,伸出小手拍了拍成弦的肚皮,呵呵打趣到。
“妹妹别说笑了,我们还是早点回家吃饭去吧。”李小山在前面带路,招呼成昆成弦两兄弟到自己家中吃晚饭。
不一会,四人便来到了李家门外,经过荷塘上的木板桥,便到了李家农舍的庭院里。宁大婶正在厨屋内,早就把一桌子菜摆了出来,此时正在添置碗筷,李大叔则在厨屋门口收拾着今天用过的渔网等打渔工具,抬眼一看,四人正好走到门边。
“他们回来了,准备开饭。”李大叔笑着说。
宁大婶也走了出来,把四人迎了进去,“快吃饭吧”。
“大叔,大婶,又麻烦你们了。”成昆成弦兄弟颇懂礼貌,每次他们下山,李家兄妹和大叔大婶都要招呼他们来家里吃饭,这让从小便如孤儿一般的两兄弟心里十分温暖。
“看你俩说的,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里,不要那样拘礼。”宁大婶用做饭的裙布擦了擦手,接着把成昆成弦两兄弟按坐在了椅子上,叫他们赶紧吃饭。
“你们师父还真是客气,每次都让你们带那么多果子给我们,我们哪里吃得了那么多。”宁大婶看着他们俩端着碗吃得津津有味,心里也很高兴。
这顿饭宁大婶炖了一只土鸡,还有李大叔从河里打回来的一条大个的鳊鱼,此刻都在餐桌上冒着热气,香喷喷地让人垂涎欲滴。
“成昆哥哥,成弦哥哥,你们快吃呀!”小荷花也在一旁劝他们夹菜,接着便是李小山,然后又是他们的爹爹李大叔:
“年轻人,多吃点,多吃才能有力气练功……”说着,又看向小荷花兄妹俩:“还有你们两个,吃饱饭了好好念书,知道吗!
李大叔看着这几个逐渐长大的孩子们,心里十分欣慰。
似乎很久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了,成弦和哥哥吃得津津有味,每人都吃下了满满两大碗米饭,这才放下了碗筷,抹了抹嘴。
“吃饱了吗?”宁大婶问。
“吃饱了!”
“小荷花,去给两位哥哥倒茶喝去。”宁大婶转身对两兄弟说道,“你们两兄弟好不容易下山一趟,好好玩一玩,休息休息。”
“小荷花,不用了,我们俩今天还得上街一趟。”成昆又转身对大叔大婶说道,“大叔大婶,这次师父让我们带两口袋果子下山,一袋子是他老人家专门交代要送到您家里的,另一袋子他让我俩拿去换一点纸墨给他带回去。”
“你师父还是那个习惯,不怎么说话,却总是写字,可惜一笔好字…”李大叔叹道,“就凭他那一手好书法,就是到了省城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我们也很羡慕,可是师父很少教我们写字。”弟弟成弦说道,“我师父说写字作文章不过是雕虫小技,一字不慎就可能累及全家,当今文祸日烈,一定要当心祸从口中出、灾从笔端生……”
哥哥成昆连忙打断弟弟道,“小弦不要妄自下结论,师父只是偶尔有些感叹,他可从来没有丢弃过练字读书,要不然就不会叫我们读诸子百家的书,也不会每次都让我们给他换纸墨回去,我们还是先回镇上吧,天已经快黑了,陈大伯该要收摊了。”
“我也要去!”小荷花在一旁说道,一脸的天真。
“你一个小姑娘家,怎么老像个拖油瓶似的。”宁大婶皱着眉,面有愠色。
“我去送送成昆哥哥和成弦哥哥嘛…”
“快去把碗刷了,别耽误两位哥哥的时间。”
“啊?怎么又是我刷碗呀,哥怎么不去刷?”
“肩挑手抬的力气活都是你哥做的,你一个姑娘家,不从小学做家务活怎么行?小心以后婆家都找不到。”
“我还这么小,娘你都说些什么呀!”
“小怎么了?现在就得打好基础!”
宁大婶说着,一家人都笑了,成氏兄弟也在一旁微笑,一边用眼神望着嘟着小嘴的小荷花。
“大叔大婶,小山哥,小荷花,那我俩就先告辞了,小荷花,等你们学堂放假了跟我们上山摘果子吃去。”
“好吧,成昆成弦哥哥,你们俩可别忘了我呀,下次还要来看小荷花,一定哦!”
“一定来!”
小荷花依依不舍地看着两兄弟跨过自家门前的小木桥、上了大路,向镇子上走去。
李大叔远远地望着兄弟俩,眼神凝重,又大声说了一句,“叫你师父有空也下山来俺家坐坐。”
“好的大叔,你们保重。”
……
“小荷花,快去刷碗呀!”宁大婶又在招呼了。
成氏兄弟遥遥听见,开心地笑了。
◎◎◎◎◎◎◎◎◎
时值春分,天气温暖清爽,傍晚已经不像冬季那般短暂,此刻晚霞已退,夜色已经降临,再过半个时辰就该到了掌灯时分。李家农舍在一大片农田的包围中,步行到村中集市不过片刻功夫,不一会,兄弟俩便扛着一袋枇杷、沙柚等新鲜果子,来到了陈大伯的杂货铺门前。
“陈大伯,我们俩又来打扰了。”哥哥成昆拱了拱手,谈吐之间礼数周全。
“打扰什么,欢迎欢迎!”大伯正在收拾纸笔摊,看见两兄弟来了,又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你们又给我送新鲜果子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师父交代我们,给大伯的果子都要是最好的,我俩在山上整整摘了一天,这些都是最新鲜的。”
“你们师父还真是客气。”陈大伯一边帮成昆把袋子从肩上卸了下来,一边招呼他们在一旁的板凳上坐下,“先喝口水吧,这次你们来得正好,我刚从县城里购置了一批笔墨纸砚,你们挑点带给你师父。”
“谢谢大伯!”
“别客气,对了,今天有个外乡人到集市上打听你师父,你们知道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