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灵飞经》(1/2)
“哥,小荷花和小山哥已经看到我们了,我们快过去。.26dd.Cn”成弦拉着哥哥的袖子,一个劲地朝前走。
“小弦,你看他们在放风筝,我们是不是也给他们露一手?”成昆突然站住了,有些故作神秘地对弟弟说。
成弦瞪大了眼睛,但马上微笑着明白了哥哥的意思。
“哥,你是说我们把师父教的招法露几招出来?”
“没错,每次我们都是在山上、在师父面前才去实践我们学到的武艺,在山下我们从来就没有尝试过,特别是‘乘龙驾云’②那几招,用在这风筝之上,只怕也是十分好玩的。”
“好啊,但是……”成弦转念一想,说道,“师父一直叫我们韬光养晦,不让在外人面前显露自己的武功,这恐怕不好吧?”
“没关系的,我们就是玩玩,又不跟外人打架斗狠,不会有事的,再说师父也不会知道。”
“好吧!我们就把那几招轻功尝试一下。”成弦十分高兴,要哥哥说个正式的玩法。
“师父说过,轻功讲究的是腾挪跌宕、矫捷如鹰的身形,今天我们就在这上面下功夫,跟天上的风筝玩一玩,看看到底是风筝能飞,还是我们二人能翔,你看如何?”
“好啊!”成弦笑道,“哥,师父平日叫我们术有专攻,这轻功一项可是我的专长,你可不要输于我啊。”
“哼,你可不要得意得太早,我们今天就打个小赌,谁能最先踏上飞得最高的那个风筝,谁就算赢,如何?”
“一言为定!”
成弦话音未落,先一步迈了出去。在奔向前方的一瞬间,他的脑海中闪现出这些年在师父的指导下修炼《灵飞经》的一幕一幕……
◎◎◎◎◎◎◎◎◎
为了练好轻功,从他三岁起(他哥哥五岁),师父便为他们制定了轻功的修炼计划,并拿出《灵飞经》等书籍供他们参考,虽然师父从来没有亲身示范过,但是却能把这些书籍中的修炼之法条分缕析,讲解得深入浅出。
那一年的春天,师父从山下找来两根杉树苗,栽种在距离他们居住的洞口百米外的平地上,刚刚栽种的时候,树苗尚不足二尺高,枝叶还有些干枯,师父开始引山泉水浇灌小树苗。一个星期后,小树苗开始冒出绿意,渐渐吐出新芽。
这一天的早晨,师父把他和哥哥集合到了小杉树旁边,神情严肃地说:“从今天起,你们就要开始练习轻功,这门功夫的第一要义是轻身健体、治病防身。世上的武功之道,第一就是自卫,不求自卫,其他便失去了意义,这是最重要也最关键的基础,只有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去寻求武功的更高境界——敌强扶弱,劫富济贫,而最高境界,便是为国为民,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让天下之人少有所乐、壮有所业、老有所养。当然,往古圣人都怀有出世之心,所谓‘功遂身退、道隐无名’,这样的人便可以羽化登仙、御风而行,独来往于天地之间。当然,光凭武艺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此我一直鼓励你们在练功之余也读些书,有了文治武功,方能开万代太平……好了,这些目标现在离你们还太遥远,眼前你们要做的,就是一定要勤加练习强身自卫之法,不可有丝毫懈怠,听到没有!?”
“是,师父!”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很好,现在你们眼前有这两棵杉树……”师父手指着草坪上发出嫩绿色新芽的杉树苗,说道,“它们现在虽然不足二尺,但是以后每天都会增加一寸甚至更多,从今天开始,他们每天都会陪你们练习,直到你们变得身轻如燕。”
说着,师父顿了顿,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他和哥哥,目光犀利、不怒而威。
“请师父指教,您说的‘身轻如燕’要怎么才能练成?您让这两棵小杉树陪我们练功,又是什么意思呢?”哥哥成昆问道。
“问得好!”师父向成昆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从今往后,这两棵小树苗不仅是你们练功的助手,而且也是检验你们功夫是否精进的尺度。”
“用小树苗来检验?”弟弟成弦有些莫名其妙,抓耳挠腮地问道,“这怎么检验呀?”。
“从今天起,你们在每天早起之后,要花一个时辰的时间,跳过小树苗一百次,风雨无阻地持续下去,直到这两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啊?”
“小树苗每天都在长高,而你们每天也需要跳得更高,所以你们一定要勤学苦练,赶上小树苗的速度!”
“哦,明白了!”
“好,现在你们尝试一下。”
两人开始后退,然后陆续向前两步,纵身跃起。
“嘿!”哥哥跳了过去。
“嘿!”成弦也跳了过去。
“好,继续,一百下!”师父喝道。
……
这个功夫堪堪就是童子才能练就的本领,正在少年骨骼和力气成长的最佳时机,趁这个时候勤学苦练,无论是扎实根基,或是锤炼武功,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两兄弟仍在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轻功。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更何况,还是这么严厉的一个师父!
从那时起,成弦便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在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坚持纵身跳过那棵杉树苗,而且风雨无阻。
刚开始尚好,但是当树苗长成了大树,五米……十米……,时间不断流逝,杉树不断地增高,这一练习便成为了苦练。
撞树、摔跤……这些全都成了家常便饭,成弦清楚地记起,当自己的第十条粗布长裤差不多被磨成千疮百孔的布条时,他已能纵身跃上二十米高的杉树树顶。
……
当他们的轻功小有所成的时候,师父便将他们驱赶至山林之间,让他们与猿猴竞走。山间的猿猴每日在山崖间奔走,个个都是来去自如,他们兄弟二人起初只能跟着猿猴在林间亦步亦趋,只求跟上而不被甩掉,但是在师父的督促之下,两人每日都玩命似地追赶山里的猴子……这个过程持续了一年,直到山里再也没有猴子能够跑过他们俩。
这时候,山里的猴子一旦看到这两兄弟,便立刻缩起脖子、再也不跑了,因为它们知道“怪物”来了,再跑也是徒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